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711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种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包含:涡轮增压装置,其一侧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排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气压泵的输出端连接,气压泵中的气体通过该涡轮增压装置流入进气管路,气动发动机内的多余废气通过所述的排气管路流入该涡轮增压装置中实现增压。其优点是:对现有冲击式气动扳手做出改进,通过涡轮增压装置增压,使输送至扳手进气管路的气压增大,使得在一次拧紧过程中输送至扳手气动发动机的气压保持恒定,从而使之具备扭矩控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种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包含:涡轮增压装置,其一侧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排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气压泵的输出端连接,气压泵中的气体通过该涡轮增压装置流入进气管路,气动发动机内的多余废气通过所述的排气管路流入该涡轮增压装置中实现增压。其优点是:对现有冲击式气动扳手做出改进,通过涡轮增压装置增压,使输送至扳手进气管路的气压增大,使得在一次拧紧过程中输送至扳手气动发动机的气压保持恒定,从而使之具备扭矩控制性能。【专利说明】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扳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规格、型号的拧紧扳手如液压扳手、气动扳手、电动扳手在产品的装配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拧紧扳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 其中,气动扳手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通过气动发动机驱动工作机构(敲击单元)完成螺纹拧紧工作,具因具有较电动扳手更高的扭矩输出、较液压扳手更低的成本消耗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许多行业;其缺点是作用到螺纹紧固件上的扭矩大小难以控制,究其原因是由于气压泵中的气压在一次拧紧过程中会自动下降,而扭矩值又是以气压泵进到气动扳手中的气压大小来控制的,因此,目前大部分的冲击式气动扳手都不具备定扭矩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对现有冲击式气动扳手做出改进,使得在一次拧紧过程中输送至扳手气动发动机的气压保持恒定,从而使之具备扭矩控制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与外部气压泵相连;所述的气动扳手包含扳机、进气管路、排气管路、与该进气管路的输出端和排气管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的气动发动机、以及与所述气动发动机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敲击单元,所述进气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气压泵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动扳手还包含: 涡轮增压装置,其一侧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排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气压泵的输出端连接,气压泵中的气体通过该涡轮增压装置流入进气管路,气动发动机内的多余废气通过所述的排气管路流入该涡轮增压装置中实现增压。 上述的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中:所述的涡轮增压装置包含:固定在同轴两端的涡轮室以及增压室;所述涡轮室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该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的排气管路连接;所述增压室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气口,其另一端设有出气口 ;所述的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的气压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出气口与所述的进气管路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中:在所述的进气管路上设有气动三元件,以保证进入气动发动机的气体气压稳定。 上述的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中:所述的敲击单元外依次套有扭转弹簧以及外圈。 上述的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中:还包含设在所述扳机上的报警灯,该报警灯为一使用电池的可视计时器,其通过输出扭矩所对应的时间数据定时,扳机启动时清零并计时,当到达设定时间,蜂鸣并亮灯。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涡轮增压装置增压,使输送至扳手进气管路的气压增大,并通过气动三元件对气压进行稳压;同时当气动扳手的输出扭矩达到设定值时,能够实现自动切断进气以及自动报警的功能,实用性更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涡轮增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与外部气压泵I相连;所述的气动扳手包含扳机、进气管路32、排气管路31、与该进气管路32的输出端和排气管路3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的气动发动机3、以及与所述气动发动机3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敲击单元4,所述进气管路32的输入端与所述气压泵I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气动扳手还包含:涡轮增压装置2,其一侧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路32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排气管路31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气压泵I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涡轮增压装置2包含:固定在同轴两端的涡轮室24以及增压室25 ;所述涡轮室24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 21,该第一进气口 21与所述的排气管路连接;所述增压室25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气口 22,其另一端设有出气口 23 ;所述的第二进气口 22与所述的气压泵I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出气口 23与所述的进气管路32的输入端连接;气压泵I中的气体通过该增压室流入进气管路32,气动发动机3内的多余废气通过所述的排气管路31流入涡轮室进行增压,使从气压泵I中输送来的下降气压增大。 在所述的进气管路32上设有气动三元件6,其由过滤器、调压阀、油雾器组成,其中调压阀起到稳压作用以保证进入气动发动机3的气体气压稳定,使之转速不变而定扭。 所述的敲击单元4外依次套有扭转弹簧以及外圈,正常工作时,气动发动机3驱动外圈、扭转弹簧以及敲击单元4共同转动,再通过敲击单元4上的转子5将力矩传递给螺栓紧固件;若转子5受到大于扭转弹簧所能承受的最大力矩时,敲击单元4打滑,无法转动,不传递扭矩给螺栓紧固件,以实现气动扳手控制扭矩的功能。 所述的气动扳手还包含设在其扳机上的报警灯,该报警灯为一使用电池的可视计时器,其通过输出扭矩所对应的时间数据进行定时,扳机启动时清零并计时,当到达设定时间,蜂鸣并亮灯以让操作工人知道此时气动扳手的输出扭矩已满足要求,可关闭气阀。 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与外部气压泵(I)相连;所述的气动扳手包含扳机、进气管路(32)、排气管路(31)、与该进气管路(32)的输出端和排气管路(3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的气动发动机(3)、以及与所述气动发动机(3)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敲击单元(4),所述进气管路(32)的输入端与所述气压泵(I)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扳手还包含: 涡轮增压装置(2),其一侧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路(32)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排气管路(31)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气压泵(I)的输出端连接,气压泵(I)中的气体通过该涡轮增压装置(2)流入进气管路(32),气动发动机(3)内的多余废气通过所述的排气管路(31)流入该涡轮增压装置(2)中实现增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轮增压装置(2)包含:固定在同轴两端的涡轮室(24)以及增压室(25); 所述涡轮室(24)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21),该第一进气口(21)与所述的排气管路连接; 所述增压室(25)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气口(22),其另一端设有出气口(23);所述的第二进气口(22)与所述的气压泵(I)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出气口(23)与所述的进气管路(32)的输入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进气管路(32)上设有气动三元件(6),以保证进入气动发动机(3)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增压式气动扳手,其与外部气压泵(1)相连;所述的气动扳手包含扳机、进气管路(32)、排气管路(31)、与该进气管路(32)的输出端和排气管路(3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的气动发动机(3)、以及与所述气动发动机(3)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敲击单元(4),所述进气管路(32)的输入端与所述气压泵(1)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扳手还包含:涡轮增压装置(2),其一侧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路(32)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排气管路(31)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气压泵(1)的输出端连接,气压泵(1)中的气体通过该涡轮增压装置(2)流入进气管路(32),气动发动机(3)内的多余废气通过所述的排气管路(31)流入该涡轮增压装置(2)中实现增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媛媛董达善梅潇刘海洋王鹏翔于昌阳苏振峰何倩梁朝宽孙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