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105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辅助安装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结构包括有连接座,以及用于放置雷达支架的安装导杆,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自适应调整组件,所述自适应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前后方向上自适应的第一调整机构、用于上下方向自适应的第二调整机构和用于左右方向自适应的第三调整机构,所述安装导杆的前端呈锥状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雷达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安装孔或安装导杆损坏的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本技术涉及辅助安装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周边均需设置有雷达探头,通过雷达探头的探测告知驾驶员周围的障碍物情况,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雷达探头通过雷达支架固定于车辆前后保险杠的安装孔处,因此需要先将雷达支架安装至安装孔。 现有技术中的雷达支架的安装由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进行安装,而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设置于机械手的前端,其包括有用于放置雷达支架的安装导杆,以及连接座,所述安装导杆通过连接座连接于机械手。在雷达支架安装过程中,由于保险杆多为弧形结构设置,且汽车在放置时无法每次都放置至相同的位置,因此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上的安装导杆与安装孔难免会出现错位,安装导杆不能完全对准安装孔,然而,如果强制将雷达支架安装至安装孔容易导致安装孔或安装导杆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雷达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安装孔或安装导杆损坏的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包括有连接座,以及用于放置雷达支架的安装导杆,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自适应调整组件,所述自适应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前后方向自适应的第一调整机构、用于上下方向自适应的第二调整机构和用于左右方向自适应的第三调整机构,所述安装导杆的前端呈锥状结构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和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机构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与所述安装导杆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活动杆、第一弹簧,以及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杆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活动杆、第二弹簧,以及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活动杆贯穿所述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三固定块开口的上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块开口的下部,所述第四固定块于第三固定块开口的上部和下部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活动杆在间隙处均外套有所述第二弹簧。 其中,所述第三调整机构包括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活动杆、第三弹簧,以及第五固定块和第六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与所述第五固定块连接,所述第六固定块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五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块的开口处,所述第三活动杆贯穿所述第五固定块,所述第三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开口左右方向的一侧,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开口左右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六固定块于第五固定块开口左右方向的两侧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三活动杆在间隙处均外套有所述第三弹簧。 其中,所述第四固定块和第五固定块一体设置。 其中,所述安装导杆通过连接板件与所述第六固定块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该安装对准装置上的安装导杆上放置有雷达支架,然后由机械手将该安装对准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其中所述安装导杆前端将移动至安装孔,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安装导杆完全对准所述安装孔,第二种情况下是安装导杆与安装孔出现轻微的错位。 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下可顺利地将雷达支架安装至安装孔,同时安装孔及安装导杆均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对于上述第二种情况,此时由于安装导杆的前端为锥状结构设置,因此所述安装导杆的前端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所述安装导杆顺利进入所述安装孔,在此过程中,当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安装孔出现左右方向的偏移时,所述五固定块与所述第六固定块之间将通过第三活动杆进行适应性调整,当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安装孔出现上下方向的偏移时,所述三固定块与所述第四固定块之间将通过第二活动杆进行适应性调整,当所述安装导杆于所述安装孔出现前后方向的偏移时,所述第一活动杆将在所述第一活动块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也能顺利地将雷达支架安装至安装孔,同时确保安装孔及安装导杆均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综上,本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雷达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损坏安装孔或安装导杆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中自适应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1-连接座、21-第一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23-第三固定块、24-第四固定块、25-第五固定块、26-第六固定块、31-第一活动杆、41-第一弹簧、42-第二弹簧、43-第三弹簧、5-连接板件、6-安装导杆、7-雷达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本技术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连接座I,以及用于放置雷达支架7的安装导杆6,所述安装导杆6与所述连接座I之间设置有自适应调整组件,所述自适应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前后方向自适应的第一调整机构、用于上下方向自适应的第二调整机构和用于左右方向自适应的第三调整机构,所述安装导杆6的前端呈锥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和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机构与所述连接座I连接,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与所述安装导杆6连接。 图1中X轴方向为前后方向,y轴方向为左右方向,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 具体的,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活动杆31、第一弹簧41,以及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一活动杆31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21,并在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第一弹簧4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和所述第二固定块22之间。 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活动杆,以及第三固定块23和第四固定块24,所述第三固定块23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2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23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四固定块24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块23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活动杆贯穿所述第四固定块24,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三固定块23开口的上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块23开口的下部,所述第四固定块24于第四固定块24开口的上部和下部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活动杆在间隙处均外套有所述第二弹簧42。 所述第三调整机构包括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活动杆,以及第五固定块25和第六固定块26,所述第四固定块24与所述第五固定块25连接,所述第六固定块26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五固定块25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块26的开口处,所述第三活动杆贯穿所述第五固定块25,所述第三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26开口左右方向的一侧,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26开口左右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六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包括有连接座,以及用于放置雷达支架的安装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自适应调整组件,所述自适应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前后方向自适应的第一调整机构、用于上下方向自适应的第二调整机构和用于左右方向自适应的第三调整机构,所述安装导杆的前端呈锥状结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包括有连接座,以及用于放置雷达支架的安装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自适应调整组件,所述自适应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前后方向自适应的第一调整机构、用于上下方向自适应的第二调整机构和用于左右方向自适应的第三调整机构,所述安装导杆的前端呈锥状结构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和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机构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与所述安装导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活动杆、第一弹簧,以及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杆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活动杆、第二弹簧,以及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惠卿
申请(专利权)人:必诺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