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704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包括框架、陶片支撑架和若干以高温发泡材料烧结成形的多孔陶瓷片,所述多孔陶瓷片规则排布在框架内,由陶片支撑架将上述排布好的多孔陶瓷片固定在框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采用并列的多孔陶瓷片之间形成通风走道的结构,通风走道可作为喷淋液体快速渗透湿帘的淋水通道,并为水汽热交换提供场所,同时可降低过流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冷却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主要用于蒸发冷却空调机、蒸发冷却空调扇。
技术介绍
湿帘(又称填料、水帘)作为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空调机的运行效果。直接蒸发冷却空调用的湿帘要求具有如下特点:比表面积大,吸水能力强;抗腐蚀,不易滋生细菌;湿挺性好,长期与水接触不会塌陷;阻燃性好,电气故障不易引起火灾;环境友好,无毒无害。填料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种,常用的有机材质主要为纸帘,无机材质主要有玻璃纤维和铝帘。纸质湿帘具有吸湿性能好、比表面积大、易于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但纸帘的湿挺性、防菌性、防霉性和阻燃性等特性较差,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玻璃纤维湿挺性好、防腐和阻燃性好,但质脆易碎,运输和安装过程容易破损。铝帘湿挺性好、防腐和阻燃性好,但吸湿性较差、冷却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 为克服上述纸帘、玻璃纤维和铝材水帘的种种缺陷,业界提出采用多孔陶瓷代替上述材质。多孔陶瓷是一种经高温烧成、体内具有大量彼此相通或闭合宏孔结构的陶瓷材料,目前研制生产的所有陶瓷材料均可通过适当的工艺支撑陶瓷扩孔体。郭兴忠、朱林、杨辉等人在《中国陶瓷工业》期刊发表的“淀粉为造孔剂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 一文中公开了以微米碳化硅基体,氧化铝和氧化钇为烧结助剂,淀粉为造孔剂,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所制备的多孔陶瓷直接用于蒸发空调填料,但结构上存在过流阻力大大高于常规湿帘产品的问题,另外,上述发泡添加剂价格昂贵,和生料原材料制备多孔陶瓷会导致成本过高,难于实现商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由片状多孔陶瓷规则排列成具有贯通走道、过流阻力小、热交换效果好的多孔陶瓷湿帘。 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包括框架、陶片支撑架和若干多孔陶瓷片,所述多孔陶瓷片呈片状,并且规则排布在框架内,陶片支撑架将上述排布好的多孔陶瓷片固定在框架上。 所述框架内可以设有若干用来置放多孔陶瓷片的卡位,可以方便的排布多孔陶瓷片。 所述多孔陶瓷片是由含高温气化物质如碳化硅、氧氯化镁、硫酸盐、碳酸盐等的陶瓷抛光废渣、污泥、粉煤灰、煤矸石等原材料烧制成的规整形的多孔陶瓷体,经过打磨切割成多孔陶瓷片,多孔陶瓷片的表面及内部为相通或闭合的宏孔结构,该多孔陶瓷片具有的宏孔结构处于微米或毫米级。 所述框架内设有若干用来置放多孔陶瓷片的卡位所述框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或其他多边体。所述多孔陶瓷片间隔排列,形成可供空气与水汽通过的通风走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陶瓷体内外分布宏孔结构,具有很好的吸附和释放水的功能;相比较微孔的多孔陶瓷,本专利技术的多孔陶瓷片的宏孔结构能很快地释放水,使水蒸汽快速离开陶瓷片;本专利技术的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采用并列的多孔陶瓷片之间形成通风走道的结构,通风走道可作为喷淋液体快速渗透湿帘的淋水通道,并为水汽热交换提供场所,同时可降低过流阻力。另一方面,所述的多孔陶瓷片表面分布宏孔结构,当水喷淋于表面,孔蓄积水分,形成水膜,水膜吸收空气中热量,使气温下降。通过大量的开放孔隙吸收喷淋水,形成水膜,水膜与空气充分接触并进行热质交换,使空气温度下降,达到降温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的立体图。 图2为专利技术的未放置多孔陶瓷片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框架1,多孔陶瓷片列2,陶片支撑架3,通风走道4,多孔陶瓷片5,卡位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请结合图1,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的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是规整形状,该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包括框架1、陶片支撑架3和若干多孔陶瓷片5。所述多孔陶瓷片5是以陶瓷抛光废渣材料、污泥等带高温发泡杂质的固体废弃物(可掺混部分粘土),经过定型、干燥后,于1000-1500°C的窑炉中烧结而成多孔陶瓷,上述制备多孔陶瓷的工艺为现有工艺,例如可以采用由吴庆波、刘立强等人在《粉煤灰综合利用》期刊中发表的文献“用粉煤灰和赤泥为原料制备多孔陶瓷的研究”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上述多孔陶瓷。再通过打磨、切割等加工成规整形状的片状陶瓷片。材料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单,大大降低材料成本。也可用如粉煤灰、煤矸石、粘土等带有高温发泡杂质的原材料直接烧结形成多孔陶瓷片5。 上述多孔陶瓷片5应用于框架I内可形成叠片型的多孔陶瓷湿帘,其中框架I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或其他多边体,也可根据系统需要采取不规则方框。 在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图2是本实施例的未放置多孔陶瓷片时的立体图。采用长方体的框架1,其底面上设有若干卡位6,该卡位6依据框架I的形状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卡位6以平行设置为例。将多孔陶瓷片5规则的安置在上述卡位6上后,陶片支撑架3将上述呈片状的多孔陶瓷片5固定在方形框架I内,且在相邻两个多孔陶瓷片5之间留有通风走道4,多个相邻放置的多孔陶瓷片5组成多孔陶瓷片列2。 针对其他形状框架I的实施例,采取适应相应框架I的不同长度的上述陶片支撑架3和多孔陶瓷片5。 本专利技术的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采用并列的多孔陶瓷片之间形成通风走道的结构,通风走道可作为喷淋液体快速渗透湿帘的淋水通道,并为水汽提供热交换场所,同时可降低过流阻力。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陶片支撑架和若干多孔陶瓷片,所述多孔陶瓷片呈片状,并且规则排布在框架内,陶片支撑架将上述排布好的多孔陶瓷片固定在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陶片支撑架和若干多孔陶瓷片,所述多孔陶瓷片呈片状,并且规则排布在框架内,陶片支撑架将上述排布好的多孔陶瓷片固定在框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型多孔陶瓷湿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设有若干用来置放多孔陶瓷片的卡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型多孔陶瓷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涛熊祖鸿郭华芳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