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减振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阻尼仿人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自1973年美国的D.A.Crosby和D.C.Karnopp提出半主动概念以来,各国学者不断致力于半主动可控装置和控制算法的研究,其中采用磁流变液的半主动装置,不断被应用于汽车,而由于半主动系统通常是强非线性的,应用受到限制。从简单的天棚阻尼控制到复杂的智能控制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不断被应用于仿真和道路试验研究,而在实际车辆上得到运用的是天棚阻尼控制。天棚阻尼控制算法简单,合理选择参数就能够很好地抑制车身的垂直振动,提高平顺性能。但是这种平顺性能的提高是以操纵稳定性的降低为代价的,在某些工况下是不可以接受的。依赖于模型的最优控制以及鲁棒控制,由于所需测量的状态比较多,增加了软硬件的复杂程度,应用也受到了限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的智能控制方法也被应用于汽车的半主动减振控制,但这些方法常常是建立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之上,控制的规则严重依赖于专家的经验,与实际的工况有较大的差异,并且由于算法复杂,目前还主要停留在仿真实验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分姿态协调仿人智能控制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在线提取车身的运动姿态信号;(2)运用仿人智能控制的方法,确定运动姿态;(3)对不同的运动姿态采用不同的控制模态; (4)确定控制参数以使垂直振动、俯仰和侧倾运动在各谐振频率处具有最小的传递特性,进而调节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从而使汽车获得良好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闵,余淼,陈伟民,李祖枢,廖昌荣,黄尚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