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分姿态协调仿人智能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6465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阻尼控制的方法,它是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在线提取汽车行驶中车身的运动姿态信号,运用仿人智能控制的方法将汽车的运动姿态划分为八种,对汽车运动姿态的特征信息提取,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模态进行控制,并根据路面至车身的传递特性在各谐振频率处具有最小的幅频特性来确定控制参数,从而使汽车获得良好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本控制方法是通过对天棚阻尼控制和比例微分控制的综合,形成的一种多模态多控制器的仿人智能控制,算法比较简单,采用的传感器较少,能够方便地应用到现有汽车半主动悬架上,实现实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减振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阻尼仿人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自1973年美国的D.A.Crosby和D.C.Karnopp提出半主动概念以来,各国学者不断致力于半主动可控装置和控制算法的研究,其中采用磁流变液的半主动装置,不断被应用于汽车,而由于半主动系统通常是强非线性的,应用受到限制。从简单的天棚阻尼控制到复杂的智能控制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不断被应用于仿真和道路试验研究,而在实际车辆上得到运用的是天棚阻尼控制。天棚阻尼控制算法简单,合理选择参数就能够很好地抑制车身的垂直振动,提高平顺性能。但是这种平顺性能的提高是以操纵稳定性的降低为代价的,在某些工况下是不可以接受的。依赖于模型的最优控制以及鲁棒控制,由于所需测量的状态比较多,增加了软硬件的复杂程度,应用也受到了限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的智能控制方法也被应用于汽车的半主动减振控制,但这些方法常常是建立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之上,控制的规则严重依赖于专家的经验,与实际的工况有较大的差异,并且由于算法复杂,目前还主要停留在仿真实验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磁流变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分姿态协调仿人智能控制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在线提取车身的运动姿态信号;(2)运用仿人智能控制的方法,确定运动姿态;(3)对不同的运动姿态采用不同的控制模态;   (4)确定控制参数以使垂直振动、俯仰和侧倾运动在各谐振频率处具有最小的传递特性,进而调节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从而使汽车获得良好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闵余淼陈伟民李祖枢廖昌荣黄尚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