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5630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其包括设于罐体内的且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滚筒,该滚筒包括具有若干渗水孔的筒体,及设于该筒体内的螺旋轴,该螺旋轴上具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分布由所述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依次为送料段、中压缩段、集料段,所述中压缩段上的叶片为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结合集料段,对充满在集料段上的杂物形成尽可能大的挤压力,将杂物中的水分挤出并由渗水孔流入罐体内,以此来降低固体杂物中的含水量,进而避免排料过程中水分流入地面,以保证吸污车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其包括设于罐体内的且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滚筒,该滚筒包括具有若干渗水孔的筒体,及设于该筒体内的螺旋轴,该螺旋轴上具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分布由所述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依次为送料段、中压缩段、集料段,所述中压缩段上的叶片为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该技术通过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结合集料段,对充满在集料段上的杂物形成尽可能大的挤压力,将杂物中的水分挤出并由渗水孔流入罐体内,以此来降低固体杂物中的含水量,进而避免排料过程中水分流入地面,以保证吸污车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专利说明】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吸污车
,具体涉及一种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主要用于吸污车将从下水道、化粪池中吸入的污水经滚筒中的网孔排入罐体后,并将遗留在滚筒内的固体杂物,如卫生巾、餐巾纸、骨头、小石块、塑料瓶、粪便等经螺旋轴上的叶片,由滚筒筒体左端出料口,同时通过控制液压油缸来开启盖板,让固体杂物排出至料槽中滑下,最终进入集装桶内运送至垃圾处理场。 现有的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分为三段:送料段、封闭段、集料段,在集料段中无叶片,主要用于收集存放固体杂物;且送料段、封闭段中的螺旋叶片螺距为等螺距。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杂物中如纸类、布类等吸收了大量水分,不能在筒体内将水分挤压,在排料过程中,大量水分流入地面,严重影响环境的清洁卫生; 2、在排料过程中,集料段的固体杂物不能完全排尽,最后需人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降低了螺旋输送过程中杂物的含水量,保证了吸污车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其包括设于罐体内的且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滚筒,该滚筒包括具有若干渗水孔的筒体,及设于该筒体内的螺旋轴,该螺旋轴上具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分布由所述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依次为送料段、中压缩段、集料段,所述中压缩段上的叶片为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变螺距螺旋叶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第三螺旋叶片、第四螺旋叶片,该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第三螺旋叶片、第四螺旋叶片之间的螺距比为9:8:7:6。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段上的螺旋叶片采用大螺距铰刀排列,其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之间的螺距比为10:9。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段上的螺旋叶片采用等径、双螺旋、大螺距的螺旋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段上的螺旋叶片与所述第四螺旋叶片之间的螺距比为5:2。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与所述筒体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0mm。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的叶片外径与所述螺旋轴的轴径比为2?2.8。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结合集料段,对充满在集料段上的杂物形成尽可能大的挤压力,将杂物中的水分挤出并由渗水孔流入罐体内,以此来降低固体杂物中的含水量,进而避免排料过程中水分流入地面,以保证吸污车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另外,通过送料段、集料段上的大螺距螺旋叶片来提供吸污车的输送速度;缩小螺旋叶片与筒体之间的间隙,提高螺旋叶片对筒体内的杂物的排净率;将叶片外径与轴径之间的轴径比降低,改善了螺旋轴的受理情况与叶片加工情况,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 一种如图1所述的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其包括设于罐体I内的且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滚筒,该滚筒包括具有若干渗水孔的筒体2,及设于该筒体2内的螺旋轴3,该螺旋轴3上具有螺旋叶片4,所述螺旋轴3上的螺旋叶片4分布由所述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依次为送料段10、中压缩段20、集料段30,所述中压缩段20上的叶片4为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 本技术通过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结合集料段30,对充满在集料段30上的杂物形成尽可能大的挤压力,将杂物中的水分挤出并由渗水孔流入罐体I内,以此来降低固体杂物中的含水量,进而避免排料过程中水分流入地面,以保证吸污车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具体地,在罐体I上的出料口处设端盖,该端盖由液压气缸进行控制启闭。工作时,端盖关闭,所述中压缩段20的螺旋叶片4以每段按1.15的螺距比进行组合,从而使得中压缩段20上的螺旋叶片4的总压缩比为1.5,在集料段30充满的情况下,将产生沿杂物流动相同方向的挤压力,将杂物中的水分挤出,通过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使得挤压力尽可能达到最大,进而使得杂物中的水分尽可能被挤压出,并通过渗水孔进入至罐体内。而本图例中,所述变螺距螺旋叶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旋叶片1、第二螺旋叶片 I1、第三螺旋叶片II1、第四螺旋叶片IV,该第一螺旋叶片1、第二螺旋叶片I1、第三螺旋叶片 II1、第四螺旋叶片IV之间的螺距比为9:8:7:6,具体到尺寸比如该第一螺旋叶片1、第二螺旋叶片I1、第三螺旋叶片II1、第四螺旋叶片IV的螺距分别为270mm、240mm、210mm、180mm。当集料段30内的杂物达到一定压力时,可在集料段30内设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压力,并由该压力传感器传送信号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气缸打开端盖,由集料段30内的铰刀将杂物输送出筒体2外。 所述集料段30上的螺旋叶片4采用等径、双螺旋、大螺距的螺旋叶片,具体螺距比如所述集料段30上的螺旋叶片4与所述第四螺旋叶片IV之间的螺距比为5:2。本图例中该集料段30上的螺旋叶片4与所述第四螺旋叶片IV螺距分别为300mm、180mm,用以提高设备的输送速度。 而送料段10,同样的,该送料段10上的螺旋叶片4采用大螺距铰刀排列,其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I之间的螺距比为10:9,具体至尺寸如所述送料段10上的螺旋叶片4与第一螺旋叶片I的螺距分别为300mm、270mm,也用以提高设备的喂入量,提高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 将所述螺旋轴3上的螺旋叶片与所述筒体2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0mm,使得螺旋轴3上的螺旋叶片4能将筒体2内的杂物尽可能清除干净,以减少人工清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最后,所述螺旋轴3上的螺旋叶片4的叶片外径与所述螺旋轴3的轴径比为2?2.8,以改善螺旋轴3的受力情况及螺旋叶片4的加工情况。较之传统的叶片外径与轴径之比为4来说,在高压情况下,叶片受力较小,在相同的制造工艺及工况来说,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污车螺旋分离装置,包括设于罐体(1)内的且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滚筒,该滚筒包括具有若干渗水孔的筒体(2),及设于该筒体(2)内的螺旋轴(3),该螺旋轴(3)上具有螺旋叶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3)上的螺旋叶片(4)分布由所述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依次为送料段(10)、中压缩段(20)、集料段(30),所述中压缩段(20)上的叶片(4)为螺距逐渐变小的变螺距螺旋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科杜光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