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箱体式微波硫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979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箱体式微波硫化装置,包括矩形炉腔;位于炉腔上方的出气窗,以及位于出气窗外侧的热继电器;位于炉腔左右两侧面的磁控管,以及磁控管和炉腔之间的功率放大器和矩形波导;位于炉腔上侧的炉门,以及位于炉门开口中部的联锁微动开关;位于炉腔前壁的观察窗口;位于炉腔内部的模具及充气胶囊;位于模具下方的中空转台;贯穿转台的充气轴以及倾斜插入充气轴轴下方的气门嘴和滚珠式卡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轮胎微波硫化的优越性,设计了一种轮胎箱体式微波硫化装置,该装置能够大大缩短轮胎硫化时间,有效降低能量损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此外,该装置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箱体式微波硫化装置
本技术应用于轮胎生产研发领域,具体地说,是设计一种利用微波加热方式实现轮胎硫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硫化是轮胎成品质量优劣的关键性因素。当前传统硫化方式,主要依靠热传导,不可避免存在能耗高、效率低、污染环境的问题。而微波加热是通过使电子、离子移动或缺陷偶极子极化而被吸收转变为热量。在工业作业中,相较传统硫化方式硫化周期短,可实现即用即热的效果,效率高,能耗小。因此,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1945年美国雷声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微波的热效应,两年后他们即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微波加热食品的“雷达炉”。 日本采用2450MHz、5_10KW的微波加热设备对轮胎进行一次加热,升温到硫化温度后用热风保温,硫化3-4吨重量的轮胎。 美国采用915MHz、50KW的喇叭天线作为辐射加热器,利用程序控制对大型轮胎进行旋转扫描,使加热均匀,硫化时间缩短1/3。此外,在《翻新汽车轮胎方法》的美国专利中有一种利用微波对翻新轮胎胎面进行硫化的方法。 我国最早在1985年自国外引进第一条生产线后,相继仿造和改造了多条采用微波硫化橡胶工艺的设备,在各地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箱体式微波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矩形炉腔;位于炉腔上方的出气窗,以及位于出气窗外侧的热继电器;位于炉腔左右两侧的磁控管,以及磁控管和炉腔之间的功率放大器和矩形波导;位于炉腔上侧的炉门,以及位于炉门开口中部的联锁微动开关;位于炉腔内部的轮胎定型模具及充气胶囊;位于模具下方的中空转台;贯穿转台的充气轴以及斜插入充气轴下方的气门嘴和卡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箱体式微波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矩形炉腔;位于炉腔上方的出气窗,以及位于出气窗外侧的热继电器;位于炉腔左右两侧的磁控管,以及磁控管和炉腔之间的功率放大器和矩形波导;位于炉腔上侧的炉门,以及位于炉门开口中部的联锁微动开关;位于炉腔内部的轮胎定型模具及充气胶囊;位于模具下方的中空转台;贯穿转台的充气轴以及斜插入充气轴下方的气门嘴和卡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箱体式微波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炉腔,其内壁均匀涂覆金属铜,除在其上方设有出气窗、左右两侧设有波导、底端有充气轴外,其余部分均封闭,其棱边设计为圆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箱体式微波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窗,呈窗栅形,其外侧配置热继电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箱体式微波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管以及功率放大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张伟陈海龙梁云李庆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