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973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本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安装架相垂直的调节杆,所述的安装架上开有供调节杆纵向移动的T形长槽,所述的调节杆的一端设有与T形长槽相适应的T形移动块,所述的T形移动块下端设有直接接触丝束且对丝束具有下压力的下压件,所述的下压件和调节杆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能将调节杆纵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对丝束张力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纺丝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本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安装架相垂直的调节杆,所述的安装架上开有供调节杆纵向移动的T形长槽,所述的调节杆的一端设有与T形长槽相适应的T形移动块,所述的T形移动块下端设有直接接触丝束且对丝束具有下压力的下压件,所述的下压件和调节杆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能将调节杆纵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对丝束张力进行调节。【专利说明】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
本技术属于纺丝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合成纤维纺丝成形后,长丝必须按照一定规律卷绕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容量的卷装,短纤维则要有条不紊地盛放在条桶内,以便输送到下道工序去进一步加工,或者是以半成品的卷装供外厂使用,牵伸装置是其中的关键。丝束在牵伸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松动,与导丝盘接触不紧密,发生脱离导丝盘的现象。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张力架,所述张力架设有纱线依次经过的瓷眼、预张力机构、导纱瓷眼、从动轮、可旋转的张力机构和导丝轮,所述张力机构包括可旋转的壳体、张力轮和张力轮轴,所述壳体内装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端面磁极交替分布,所述张力轮通过轴承与张力轮轴连接,所述张力轮靠近永磁体这一侧设有可导磁的磁材,所述壳体上设有刻度盘,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卡槽,所述张力架上设有可限位的弹簧。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结构较为复杂,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不利于工业化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对丝束张力进行调节的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安装架相垂直的调节杆,所述的安装架上开有供调节杆纵向移动的T形长槽,所述的调节杆的一端设有与T形长槽相适应的T形移动块,所述的T形移动块下端设有直接接触丝束且对丝束具有下压力的下压件,所述的下压件和调节杆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能将调节杆纵向定位的定位结构。现有技术中相互平行设置的导丝盘上的丝束容易发生脱离的现象,本技术设置在导丝盘之间,调节杆可沿着T形长槽纵向移动,下压件对丝束具有向下的压力,能够通过移动位置来灵活调节丝束张力,使得导丝盘与丝束接触紧密,避免发生丝束脱离导丝盘的现象。 在上述的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中,所述的弹性体包括小弹簧,所述的小弹簧一端作用于下压件,另一端作用于调节杆。小弹簧起到一个浮动缓冲的作用,避免丝束的张力过大,利于丝束的卷绕牵伸。 在上述的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中,所述的下压件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形且端部向上,所述的小弹簧绕着下压件的内壁周向均匀排列。丝束受到的缓冲力较为均匀。 在上述的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中,所述的下压件上开有供丝束滑过且对丝束具有下压作用的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与丝束的横向走向相一致。防止丝束脱离下压件,稳定性高。 在上述的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横向设在安装架上的定位板,所述的调节杆上固定有插于定位板中的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若干调节螺母。方便调节杆的定位。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T形移动块和T形长槽的下侧壁之间且能够支撑调节杆的弹性定位结构。 在上述的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中,所述的弹性定位结构包括大弹簧,所述的大弹簧一端与T形长槽的下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作用于T形移动块。当作业时,T形移动块受到丝束向上的力,大弹簧对T形移动块具有向下的拉力,能够灵活调节丝束的张力,不作业时,大弹簧对T形移动块具有向上的支撑力。 在上述的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中,所述的调节杆上连接有能够驱动调节杆纵向移动的驱动电机。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的优点在于:第一,调节杆可沿着T形长槽纵向移动,下压件对丝束具有向下的压力,能够通过移动位置来灵活调节丝束张力,使得导丝盘与丝束接触紧密,避免发生丝束脱离导丝盘的现象。第二,小弹簧起到一个浮动缓冲的作用,避免丝束的张力过大,利于丝束的卷绕牵伸,小弹簧绕着下压件的内壁周向均匀排列,丝束受到的缓冲力较为均匀。第三,环形槽防止丝束脱离下压件,稳定性高。第四,定位板方便调节杆的定位。第五,大弹簧能够灵活调节丝束张力,当作业时,T形移动块受到丝束向上的力,大弹簧对T形移动块具有向下的拉力,不作业时,大弹簧对T形移动块具有向上的支撑力,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下压件和小弹簧的放大图。 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架1、调节杆2、T形长槽3、Τ形移动块4、下压件5、小弹簧6、环形槽7、定位板8、调节螺栓9、调节螺母10、大弹簧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或4所示,本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架I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安装架I相垂直的调节杆2,安装架I上开有供调节杆2纵向移动的T形长槽3,调节杆2的一端设有与T形长槽3相适应的T形移动块4,T形移动块4下端设有直接接触丝束且对丝束具有下压力的下压件5,下压件5和调节杆2之间设有弹性体,安装架I上设有能将调节杆2纵向定位的定位结构。现有技术中相互平行设置的导丝盘上的丝束容易发生脱离的现象,本技术设置在导丝盘之间,调节杆2可沿着T形长槽3纵向移动,下压件5对丝束具有向下的压力,能够通过移动位置来灵活调节丝束张力,使得导丝盘与丝束接触紧密,避免发生丝束脱离导丝盘的现象。 其中,弹性体包括小弹簧6,小弹簧6—端作用于下压件5,另一端作用于调节杆2,小弹簧6起到一个浮动缓冲的作用,避免丝束的张力过大,利于丝束的卷绕牵伸。下压件5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形且端部向上,小弹簧6绕着下压件5的内壁周向均匀排列,丝束受到的缓冲力较为均匀。下压件5上开有供丝束滑过且对丝束具有下压作用的环形槽7,环形槽7与丝束的横向走向相一致,防止丝束脱离下压件5,稳定性高。定位结构包括横向设在安装架I上的定位板8,调节杆2上固定有插于定位板8中的调节螺栓9,调节螺栓9上螺纹连接有若干调节螺母10,方便调节杆2的定位。调节杆2上连接有能够驱动调节杆2纵向移动的驱动电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T形移动块4和T形长槽3的下侧壁之间且能够支撑调节杆2的弹性定位结构。弹性定位结构包括大弹簧11,大弹簧11 一端与T形长槽3的下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作用于T形移动块4,当作业时,T形移动块4受到丝束向上的力,大弹簧11对T形移动块4具有向下的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丝机牵伸装置的张力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架(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安装架(1)相垂直的调节杆(2),所述的安装架(1)上开有供调节杆(2)纵向移动的T形长槽(3),所述的调节杆(2)的一端设有与T形长槽(3)相适应的T形移动块(4),所述的T形移动块(4)下端设有直接接触丝束且对丝束具有下压力的下压件(5),所述的下压件(5)和调节杆(2)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的安装架(1)上设有能将调节杆(2)纵向定位的定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