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真寿专利>正文

自转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046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转车,该自转车的驱动装置由控制杆、油压驱动装置、齿条和小齿轮构成。控制杆用于将使脚蹬垂直运动的脚踏力第1次增加,控制杆设在柜架上;油压驱动装置将上述控制杆增加的第一变换力第二次使其增加;齿条和小齿轮将上述油压驱动装置的第二次变换力转换成转动运动。自转车的水上推进装置由浮力材料和水车构成。水车随着上述小齿轮的转动而动作。(*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转车,特别是涉及利用控制杆原理和帕斯卡原理仅以人的脚踏力就可以在陆地和水上行走的自转车。一般的自转车在陆上是通过人的脚踏力作为驱动搬运的手段,这种车构造简单,安装也容易,但存在的问题是即使与其它的载物车连接,其载物的数量和重量也是有限制的;或者,在装载比较重的货物出发或上坡道的场合,由于需要比较大的推进力,即使安装了由链轮和链条组成的变速装置,仅以人的脚踏力来驱动也是困难的。但是,即使是水,陆两用的自转车,即备有可装卸的浮力材料和水上推进手段的水陆两用自转车,也如众所周知,只是单纯作为休闲用,而将现有的自转车,原样不动地在水上装载重物使其推进也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本技术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提供一种水陆两用自转车为目的,自转车设有控制杆和油压驱动装置,通过增加最初的脚踏力、驱动轮子或水车,使这种自转车无论在陆上还是在水上装载重物,都能顺利地进行推进。达到上述目的这种自转车的驱动装置,由控制杆、油压驱动装置、浮力材料和水车组成。所述控制杆设在框架上,第一次将脚蹬的脚踏力增加;所述油压驱动装置将从上述控制杆增加的第一次变速力进行第二次脚踏力增加;将上述油压驱动装置产生的第二次的变换力变换成转动运动齿条和小齿轮,构成自转车的推进装置,所述浮力材料使自转车的框架浮起;水车随着上述小齿轮的转动而动作。也就是说,本技术提出一种自转车,其特征在于,该自转车包含控制杆、油压驱动装置、齿条和小齿轮,所述控制杆用于第一次增加脚蹬的脚踏力;所述油压驱动装置将上述控制杆增加的第一次变换力增加为第二变换力;齿条和小齿轮通过上述油压驱动装置将第二次变换力变换成转动运动。其中,上述油压驱动装置由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构成,所述第一油缸在第一控制杆的第一变换力的作用下进行伸缩动作;所述第二油缸通过第一油缸的伸缩动作而使驱动力增加,上述第一油缸包含第一活塞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活塞通过第一活塞棒连接于控制杆的作用孔;所述第一弹簧设于第一油缸内部,用于复原第一活塞;上述第二油缸包含第二活塞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连动,第二弹簧装置在第二活塞的第二活塞棒的周围,用于复原第二活塞。其中,包含浮力材料、水车轴和水车;浮力材料用于浮起上述框架并覆盖框架;水车轴对应上述小齿轮的转动而转动;水车固定在水车轴的两端。其中包含凸轮杆和凸轮;凸轮杆设在上述控制杆的近端上面,与近端部接触;凸轮将接触于凸轮杆远端部的电机转矩变换为往返运动后转递到凸轮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自转车的遮阳膜和盖板分离场合的斜视图。图2是除去遮阳膜和盖板的本技术的斜视图。图3是图2的平面图。图4A是本技术自转车的驱动装置的动作图,脚踏上没加脚踏力场合的侧面图。图4B是驱动装置动作图,是脚踏力加在脚蹬上,控制杆和油压驱动装置被驱动场合的侧面图。图5A是本技术的自转车的补助动力动作图,是凸轮没有动作的状态图。图5B是补助动力动作图,是通过电机转动,凸轮位置一边变化、凸轮杆、控制杆台及油压驱动装置一边被驱动的状态图。图6A是凸轮杆前端的连接装置与控制杆连结或分离的状态图,凸轮杆通过连接装置与控制杆连接的状态;图6B是图连接装置离开控制杆的状态图。以下参考图面详细说明本技术自转车的一个实施例。图1及图2是本技术自转车的分解斜视图及除去遮阳膜45的斜视图。框架2的前端与车把50和前轮49连接成一体,可以随左右轴转动,四角筒形的浮力材料65,覆盖框架2的外部,在框架2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3。在上述框架2的下端前方,设置贯通浮力材料65的从动轴6,从驱动装置3产生的动力加在从动轴6上,在从动轴6的左右轴上设有从动轮4,与从动轴6结合,一体转动,从动轮4的半径大至使上述浮力材料65与地面不接触,同时,在框架2的下端后方设置不加动力的、贯通浮力材料65的后轮轴7,后轮轴7的左右侧,结合与上述从动轮4的半径相同的后轮9,浮力材料65与后轮轴7和驱动轴5贯通部分以与密封垫一样的防水构造处理。本技术的自转车驱动装置由传递人的脚踏力的一对脚蹬11,分别变换脚踏力的一对控制杆10、油压驱动装置17、使变换的脚踏力转换成转动运动的一对齿条15和小齿轮16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连结小齿轮16的驱动轴5与驱动链轮31和速度变换装置(没有图示)结合形成一体,在从动轴6上,以驱动链轮31和链条33与传动的从动链轮32一体结合。大约弯曲成90度形状的控制杆10以杆轴8为中心可以进行轴转动,在上述控制杆10的远端部安装脚蹬11,在上述控制杆10的近端部,作用孔13设在长度方向,在控制杆10的所定位置和框架2之间,连结用于使控制杆10复原的控制杆弹簧37。以增加在脚蹬11的脚踏力为目的,设置了控制杆10,所以,如果满足了脚蹬11和杆轴8之间的距离比作用孔13和杆轴8之间的距离大的条件,可以设置各种各样形状的控制杆10。油压驱动装置17如图4所示,由第一油缸19和第二油缸20组成,第一油缸19随着控制杆10的第一次变换力而伸缩动作,第二油缸20使随着第一油缸19的伸缩使驱动力增加。上述第一油缸19包含通过第一活塞棒21将控制杆10连接于作用孔13的第一活塞,和用于将第一活塞25复原的设在第一油缸19内部的第一弹簧27;上述第二油缸20包含与第一活塞25连动并销接于齿条15的第二活塞26,使第二活塞26复原的在第二活塞26的第二活塞棒22周围形成的第二弹簧28。第一油缸19的上部设置油罐18,第一活塞25和第二活塞26之间充满油68,设在长度方向的作用孔13通过连接销52与第一活塞棒21结合,对应于控制杆10的往返运动,连接销52在作用孔13内部滑动。第一油缸19和第二油缸20通过支持杆36与框架2结合。在与第二活塞26连接的第二活塞棒22的一端连接棘齿构造的齿条15和销,在齿条15的下端部连接棘轮构造的小齿轮16,通过加在脚蹬11的脚踏力,齿条15只限进行直线运动,小齿轮16进行转动。齿条15的上段弹性结合板簧34,可以防止脚踏力传递时齿条15的浮向上方。以下,齿条15及小齿条16作为其它的实施例,齿条15和小齿轮16以通常的构造组装,对应齿条15的直线运动,小齿轮16转动运动的场合,可在小齿轮16内部形成传递时顺针方向转动运动的棘齿构造。在图1和图2所示的框架2的上端部设置贯通浮力材料65的水车轴55,水车56结合在水车轴55左右,形成一体,传递脚踏力的驱动轴5与水车的驱动链轮53和速度变换装置(没有图示)结合形成一体,上述水车轴55与水车驱动链轮54结合形成一体。作为补助动力手段,电机58和传递电机转动运动的凸轮轴60设置在框架2的内侧,将电机58的转动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的一对凸轮61以一定的间隔、相互成180°的角度与凸轮轴60一体设置,以设于框架2的所定位置的凸轮杆轴63为中心,安装轴转动的凸轮杆62,凸轮杆62的远端部设于凸轮61的上端,在凸轮杆62的近端部,设有连结装置64,该连结装置64与靠近脚蹬11的控制杆10的上端可以密接或分离。图6A、6B所示为有关连接装置64的实施例,连接装置64对应凸轮杆62的动力,将必要的动力传递到控制杆10,或者遮断该动力,在凸轮杆62的近端,插入连接螺钉72,在连接螺钉72的一端,结合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转车,其特征在于,该自转车包含:控制杆(10)、油压驱动装置(17)、齿条(15)和小齿轮(16),所述控制杆(10)用于第一次增加脚蹬(11)的脚踏力;所述油压驱动装置(17)将上述控制杆(10)增加的第一次变换力增加为第二变换 力;齿条(15)和小齿轮(16)通过上述油压驱动装置(17)将第二次变换力变换成转动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寿
申请(专利权)人:李真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