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的是用于陆地和水上两用的运载工具-水陆两用摩托车。目前,有水陆两用坦克,水陆两用汽车,但是没有水陆两用摩托车。而无论是海域、水库、湖泊,现有小型运载工具是小型人力船和动力船,而在陆地上小型运载工具为二轮或三轮摩托车。如果研究出即能在陆地上行驶而在水域上也能行驶的两用摩托车用于旅游、水上运输、水域养殖和水产品捕捞等作业,则具有广阔的市场和较为实用的意义。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即能在水上行驶又能在路上行驶的水陆两用摩托车。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方案是,在一个壳形车体上两侧安装上两个上浮翼,在两上浮翼的下侧分别安装两个支柱,在支柱下面分别安装上两个车轮,两车轮之间用轴连接,在轴外面包扁平轴套做为下后浮翼,在轴套的中间位置装有伞型齿轮,在伞形齿轮的上面安装有动力转动轴,转动轴与安置在车体后端的发动机相连。在伞形齿轮的一侧安装有螺旋浆轴和螺旋浆。在摩托车的前部安装有车把和把轴,把轴的下面为前轮支架,在前轮支架上安装有导向前轮。采用本技术方案制成的水陆两用摩托车,驾驶员坐在车体内部,在陆地行走时,前轮为导向轮,在水中行走时,前轮为方向舵。与后轴相连的螺旋桨,当车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陆两用摩托车,在车体(1)前端安装有方向把(7a),在方向把(7a)下面安装有前轮支架(7b),在前轮支架(7b)上安装有前轮(7),在车体(1)内安装有坐(9),在车体(1)内后部安装有发动机(2),发动机(2)通过动力输出轴(6f)和动力输出轴锥齿轮(6e)将动力通过伞齿轮(6c)传动给后车轮轴(6b)上,在后车轮轴(6b)两端分别安装有后车轮(6),其特征是:在车体(1)后部两侧分别安装了浮体(3),浮体(3)通过上后浮翼(3a)与车体(1)相连,在上后浮翼(3a)后端分别安装有水平舵(10),在上后浮翼(3a)两侧下面分别安装有后轮支架(6a),后轮支架(6a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