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尚明专利>正文

一种水陆两用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9135 阅读:5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灵活方便地从陆地摩托车快速改装成可在水面上行驶的水上摩托艇的水陆两用摩托车,包括前、后车架、踏板、前、后轮支架、座鞍,座鞍的下部安装一主驱动电机,还包括一对舱板、四个压脚、一螺旋桨、一牵引机构及一传动机构。前轮为一钢圈和轮毂之间密封的封闭式车轮;一对舱板分别可折翻地安装在踏板的两侧面上;四个压脚成对地并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和后轮支架的两侧;主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一主驱动带轮并虚套一副驱动带轮,主驱动带轮和副驱动带轮之间设有离合器;后轮通过一连接在主驱动带轮上的主传动带驱动;螺旋桨通过牵引机构连接在座鞍的后方,该螺旋桨依次通过副驱动带轮及传动机构驱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摩托车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上的出行代步工具已发展的越来越快,不光有更多的私家汽车,更有性 能优良的摩托车和自行车。尤其是自行车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靠人体自踩的自行车已发 展成为电力助动车和液气助动车,使人们的出行更方便省力。但是这些摩托车、电力助动车 和气动助动车只能在陆地上骑行。若像近期发生的有些地区被暴雨侵袭后,使整个地区都 变成泽国,这时的上述代步工具根本无法使用,只能像一具废铁泡在水里。因此亟待有一种 既能在陆地上骑行,又能在水面上骑行的水陆两用自行车。近几年虽有一种专为水上运动 项目设计的水陆两用自行车。但是这种水陆两用自行车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出入 水陆时需要进行组件的拆装;或是在水面上行驶时转弯不灵活而造成倾覆;或是在水面上 行驶时不够稳定,不安全;这些缺陷造成水陆两用自行车在应用上得到了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陆两用摩托车,它能灵活 方便地从陆地摩托车快速改装成可在水面上行驶的水上摩托艇。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陆两用摩托车,包括前、后车架、踏板、前、后 轮支架、龙头、方向把手、座鞍及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陆两用摩托车,包括前、后车架、踏板、前、后轮支架、龙头、方向把手、座鞍及前、后车轮,后车架内或踏板下设有电池组或油箱,座鞍的下部安装一主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用摩托车还包括一对舱板、四个压脚、一螺旋桨、一牵引机构及一传动机构,所述前轮为一钢圈和轮毂之间密封的封闭式车轮;所述一对舱板分别可折翻地安装在所述踏板的两侧面上;所述四个压脚成对地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前车架的两侧竖杆和所述后轮支架的两侧竖杆上;在所述舱板翻下后,所述四个压脚转到所述舱板的上表面以使所述舱板处于水平状态;所述主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一主驱动带轮并虚套一副驱动带轮,所述主驱动带轮和副驱动带轮之间设有离合器;所述后轮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用摩托车,包括前、后车架、踏板、前、后轮支架、龙头、方向把手、座鞍及 前、后车轮,后车架内或踏板下设有电池组或油箱,座鞍的下部安装一主驱动电机,其特征 在于,所述两用摩托车还包括一对舱板、四个压脚、一螺旋桨、一牵引机构及一传动机构,所述前轮为一钢圈和轮毂之间密封的封闭式车轮;所述一对舱板分别可折翻地安装在所述踏板的两侧面上;所述四个压脚成对地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前车架的两侧竖杆和所述后轮支架的两 侧竖杆上;在所述舱板翻下后,所述四个压脚转到所述舱板的上表面以使所述舱板处于水 平状态;所述主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一主驱动带轮并虚套一副驱动带轮,所述主驱动带轮和 副驱动带轮之间设有离合器;所述后轮通过一连接在所述主驱动带轮上的主传动带驱动;所述螺旋桨通过所述牵引机构连接在所述座鞍的后方,该螺旋桨依次通过所述副驱动 带轮及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传动轴及一起落杆,所述螺旋桨的后端、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及所 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尚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