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旭专利>正文

随动旋转钢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516 阅读:5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动旋转钢圈,该钢圈包括外层钢圈、内层钢圈、盖帽、外顶块、内顶块、轴承以及连接螺栓;所述的内顶块一侧面固定在内层钢圈上,另一侧面固定在轴承内圈上;所述的外层钢圈安装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的外顶块一侧面固定在轴承内圈的另一侧;所述的盖帽安装在外顶块的另一侧面,通过连接螺栓与内层钢圈连接;所述的盖帽背面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卡簧,所述的外层钢圈上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凹槽,所述的卡簧和凹槽位置对应;所述的内层钢圈成“]”形;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小于内层直径;所述的内层钢圈开口端朝向中心线方向有折边;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大于内层钢圈折边内缘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舒适、安全、检测、美观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轮用钢圈,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随动旋转功能的汽车车轮用钢圈。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钢圈是汽车极其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因此近年来,人们一直不断地从不同的结构、材质等方面寻求改善钢圈导热性、强度分布、噪音以及外形等性能的方法。传统的钢圈因其强度不高,无法做成镂空孔洞结构,这使得内装的刹车装置散热极为不佳,长久行驶下,刹车装置、轮轴及轮胎必然产生高温,使得各构件的功效下降,严重时甚至完全失灵、损坏;近年来推出的以铝合金材料来制成的钢圈因其强度较高大多制成了镂空孔洞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空气流通加快,便于带走内部刹车装置、轮轴装置的热量,这有益于减少燃油损耗、提高行车安全性;然而,当车处于颠簸行驶时,轮胎钢圈易轻微变形但不易察觉。而且单层的钢圈结构较为单调,长时间内一直没有改观,同时在吸收震动和弹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的一种随动旋转钢圈,其安装在轮胎外侧,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随动旋转钢圈,包括外层钢圈、内层钢圈、盖帽、外顶块、内顶块、轴承以及连接螺栓;所述的内顶块一侧面固定在内层钢圈上,另一侧面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的外层钢圈安装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的外顶块一侧面固定在轴承内圈的另一侧;所述的盖帽安装在外顶块的另一侧面,通过连接螺栓与内层钢圈连接。所述的内层钢圈成“]”形,其开口端朝向中心线方向有折边;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小于内层直径;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大于内层钢圈折边内缘直径;该钢圈还包括一夹子,连接内层钢圈和汽车轮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随动旋转钢圈,包括外层钢圈、内层钢圈、盖帽、外顶块、内顶块、轴承;所述的内顶块一侧面固定在内层钢圈上,另一侧面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的外层钢圈安装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的外顶块一侧面固定在轴承内圈的另一侧;所述的盖帽安装在外顶块的另一侧面;所述的内层钢圈、内顶块、轴承内圈、外顶块和盖帽依次焊接;所述的盖帽背面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卡簧,所述的外层钢圈上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凹槽,所述的卡簧和凹槽位置对应。所述的内层钢圈成“]”形,其开口端朝向中心线方向有折边;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小于内层直径;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大于内层钢圈折边内缘直径;该钢圈还包括一夹子,连接内层钢圈和汽车轮胎。本技术的一种随动旋转钢圈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舒适能够更好地吸收震动和弹力,增加行车的舒适度;2.安全风轮式结构,更好地提高了散热性,增加轮胎的内部构件的寿命;3.检测外层钢圈自主转动的结构,易于及时察觉轮胎钢圈的变形;4.美观双层结构,易于利用色彩和形状的变化对比,进行个性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随动旋转钢圈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随动旋转钢圈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随动旋转钢圈的盖帽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介绍,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随动旋转钢圈,包括外层钢圈1、内层钢圈2、盖帽4、外顶块11、内顶块10、轴承3以及连接螺栓12,内顶块10一侧面固定在内层钢圈2上,另一侧面固定在轴承3的内圈上,外层钢圈1安装固定在轴承3的外圈上,外顶块11固定在轴承3的内圈另一侧,盖帽4安装在外顶块11的外侧面,通过四个连接螺栓12与内层钢圈2连接。盖帽4的背面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卡簧5,外层钢圈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和卡簧5尺寸配合的凹槽6;内层钢圈2固定在汽车轮胎8上;内层钢圈2成“]”形,其开口端朝向中心线方向有折边7,而外层钢圈1的直径小于内层钢圈2的直径,但是大于内层钢圈2折边7内缘直径,以使得外层钢圈1旋转时其与内层钢圈2间的间隙不可见。将内层钢圈2与汽车轮胎8固定在一起,在车轮转动的时候,卡簧5会进入外层钢圈1的凹槽6内,以带动外层钢圈1可旋转钢圈同车轮一同转动。当车轮转速骤减或者停车后,由于惯性作用外层钢圈1继续按车轮滚动方向旋转,此时卡簧5长斜面与凹槽6的阻力很小,不影响外层钢圈1的转动,外层钢圈1克服较小的阻力使卡簧5滑出凹槽6且继续转动;当车继续开动时,卡簧5重新进入凹槽6,带动外层钢圈1随汽车轮胎8同步转动,不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本技术的外层钢圈1和内层钢圈2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颜色效果,其搭配可以更好地体现美感,在实际中,外层钢圈1做成镂空孔洞结构,其转动效果犹如风叶,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内层钢圈2和内部装置的散热;而在车轮转速骤减或者停车时,外层钢圈1的转动还能够更好地吸收震动和弹力,增加行车的舒适度。在本技术中,还可以设置一夹子9,用于连接紧固内层钢圈2和汽车轮胎,进一步地防止内层钢圈2在车轮停止转动时的旋转。在本技术中,内层钢圈2、内顶块10、轴承3内圈、外顶块11和盖帽4依次焊接,达到同样效果。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已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了详尽说明。对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构成对本技术专利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权利要求1.一种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该钢圈包括外层钢圈、内层钢圈、盖帽、外顶块、内顶块、轴承以及连接螺栓;所述的内顶块一侧面固定在内层钢圈上,另一侧面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的外层钢圈安装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的外顶块一侧面固定在轴承内圈的另一侧;所述的盖帽安装在外顶块的另一侧面,通过连接螺栓与内层钢圈连接;所述的盖帽背面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卡簧,所述的外层钢圈上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凹槽,所述的卡簧和凹槽位置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钢圈成“]”形,其开口端朝向中心线方向有折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小于内层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大于内层钢圈折边内缘直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该钢圈还包括一夹子,连接内层钢圈和汽车轮胎。6.一种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该钢圈包括外层钢圈、内层钢圈、盖帽、外顶块、内顶块、轴承;所述的内顶块一侧面固定在内层钢圈上,另一侧面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的外层钢圈安装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的外顶块一侧面固定在轴承内圈的另一侧;所述的盖帽安装在外顶块的另一侧面;所述的内层钢圈、内顶块、轴承内圈、外顶块和盖帽依次焊接;所述的盖帽背面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卡簧,所述的外层钢圈上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凹槽,所述的卡簧和凹槽位置对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钢圈成“]”形,其开口端朝向中心线方向有折边。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小于内层直径。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钢圈直径大于内层钢圈折边内缘直径。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该钢圈还包括一夹子,连接内层钢圈和汽车轮胎。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随动旋转钢圈,该钢圈包括外层钢圈、内层钢圈、盖帽、外顶块、内顶块、轴承以及连接螺栓;所述的内顶块一侧面固定在内层钢圈上,另一侧面固定在轴承内圈上;所述的外层钢圈安装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动旋转钢圈,其特征在于:该钢圈包括外层钢圈、内层钢圈、盖帽、外顶块、内顶块、轴承以及连接螺栓;所述的内顶块一侧面固定在内层钢圈上,另一侧面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的外层钢圈安装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的外顶块一侧面固定在轴承内圈的另一侧;所述的盖帽安装在外顶块的另一侧面,通过连接螺栓与内层钢圈连接;所述的盖帽背面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卡簧,所述的外层钢圈上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凹槽,所述的卡簧和凹槽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
申请(专利权)人:马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