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及绝缘线芯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359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装置及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及绝缘线芯的生产工艺,包括安装于机头上的第一模芯,第一模芯用于生产第一导体,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导体上的第二模芯,第二模芯固定在第二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第二模芯随第二导体向机头移动并进入到第一模芯的内部,第二模芯的外壁与第一模芯的内壁贴合,形成第一整体模具。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模具及生产工艺既节省了大规格导体的停机线,又节省了小规格导体的起机线,不浪费原材料,使得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更好,且生产出的绝缘线芯质量好,整个生产线稳定性高,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装置及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及绝缘线芯的生产工艺,包括安装于机头上的第一模芯,第一模芯用于生产第一导体,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导体上的第二模芯,第二模芯固定在第二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第二模芯随第二导体向机头移动并进入到第一模芯的内部,第二模芯的外壁与第一模芯的内壁贴合,形成第一整体模具。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模具及生产工艺既节省了大规格导体的停机线,又节省了小规格导体的起机线,不浪费原材料,使得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更好,且生产出的绝缘线芯质量好,整个生产线稳定性高,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及绝缘线芯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装置及工艺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中压电缆绝缘线芯连续生产过程的模具及工艺。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力传输工具,每根或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几根或几组导线围绕着一个中心扭成一束,拧扭成一束的电缆外面整包覆有高度绝缘的绝缘层。 根据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所能够承受的电压值的不同,将电缆分为低压电缆、中压电力电缆、高压电缆、超高压电缆以及特高压电缆,其中低压、中压电缆一般在35千伏以下,高压电缆在35千伏至110千伏之间,超高压电缆在275千伏至800千伏,特高压电缆一般在1000千伏以上。 现有技术中的中压电缆绝缘线芯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三层共挤技术。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一般生产一个型号规格的电缆的绝缘线芯需要配备一种规格导体的模具,同时,一个生产线上要生产不同规格型号的电缆的绝限线芯需要将之前使用的模具换下,更换上新规格导体的模具才能进行新的型号电缆绝线芯的生产。 由于现有技术中工艺的缺陷,一条生产线上需要生产不同规格的电缆绝缘时,需要根据电缆绝缘线芯的不同更换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模具,每更换一次模具还要重新对设备和材料进行加热,整个过程需要好几个小时,更换模具完成之后还需要重新再新的模具规格下增加一次起机线和尾巴线。在上述过程中会产生200多米的废线,整个过程既花费了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既不环保又损害了生产厂家的经济利.、 Mo 因此,市场亟需一种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及绝缘线芯的生产工艺,能够在生产不同型号绝缘线芯过程中连续生产不停机,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该模具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不同规格的绝缘线芯时,需要停机后更换不同模具后才能继续进行生产,造成的生产效率低、原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绝缘线芯的生产工艺,在生产绝缘线芯的过程中使用上述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能够连续生产不同型号的绝缘线芯而不用停机更换模具,生产工艺更加简单,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更好。 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包括安装于机头上的第一模芯,所述第一模芯用于生产第一导体,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导体上的第二模芯,所述第二模芯固定在所述第二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所述第二模芯随所述第二导体向所述机头移动并进入到所述第一模芯的内部,所述第二模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模芯的内壁贴合,形成第一整体模具。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模芯,所述第三模芯固定在所述第三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所述第三模芯随所述第三导体向所述机头移动并进入到所述第二模芯的内部,所述第三模芯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模芯的内壁贴合,形成第二整体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模芯和第三模芯为两端开口且中空的圆台结构;所述第二模芯沿其轴线方向壁厚相等;所述第三模芯沿其轴线方向壁厚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芯和第三模芯的壁厚为0.5mm-0.7mm。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芯和第三模芯的长度为15mm-2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模芯的母线与其轴线的夹角同所述第一模芯的内壁与其轴线的夹角相等;所述第三模芯的母线与其轴线的夹角同所述第二模芯的母线与其轴线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模芯的大口端的端面与其内壁之间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圆弧倒角;所述第三模芯的大口端的端面与其内壁之间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圆弧倒角。 一种绝缘线芯的生产工艺,应用上述的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进行生产,在第一导体的尾部进入机头之前,将第二模芯套在第二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并进行固定后,将所述第二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体的尾部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模芯随所述第二导体一起移动进入第一模芯内部,在所述第一模芯的阻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模芯与所述第二导体脱离,所述第二模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模芯内壁贴合,形成第一整体模具,所述第二整体模具用于对所述第二导体进行生产;在所述第二导体进入到所述机头之前,根据所述第二导体的截面面积对所述第二导体进入所述机头的线速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在第二导体的尾部进入机头之前,将第三模芯套在第三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并进行固定后,将所述第三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体的尾部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模芯随所述第二导体一起移动进入所述第二模芯内部,在所述第一整体模具的阻力作用下,所述第三模芯与所述第三导体脱离,所述第三模芯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模芯的内壁贴合,形成第二整体模具,所述第二整体模具用于对所述第三导体进行生产; 在所述第三导体进入到所述机头之前,根据所述第三导体的截面面积对所述第三导体进入所述机头的线速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所述第三模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三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并配合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绝缘线芯的生产方法对绝缘线芯进行生产加工,当需要生产不同规格的绝缘线芯时不需要将生产线停下更换模具,只需要在第一导体进入到机头之前将第二模芯套接在第二导体上并将第二导体焊接在第一导体的尾部,第二模芯随着第二导体进入到第一模芯中,在第一模芯的阻力作用下,第二模芯与第二导体脱离,第二模芯的外壁与第一模芯的内壁相贴合,构成第一整体模具,第一整体模具接着对第二导体进行加工生产,同时根据第二导体的截面面积对第二导体进入机头的线速度进行调节。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模具和生产方法,由于不需要停机进行模具的更换,因此节省了更换模具的时间,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中的模具结构简单,不增加生产设备投资,可操作性强。 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模具及生产工艺既节省了大规格导体的停机线,又节省了小规格导体的起机线,不浪费原材料,使得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更好,且生产出的绝缘线芯质量好,整个生产线稳定性高,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出的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导体;2、第二导体;3、第二模芯;4、第一模芯;5、绝缘层; I’、第一导体;2’、第二导体;3’、第二模芯;4’、第一模芯;5’、绝缘层;6’、第三模芯;7’、第三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绝缘线芯生产过程的模具,包括安装于机头上的第一模芯,所述第一模芯用于生产第一导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第二导体上的第二模芯,所述第二模芯固定在所述第二导体进入机头的一端;所述第二模芯随所述第二导体向所述机头移动并进入到所述第一模芯的内部,所述第二模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模芯的内壁贴合,形成第一整体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吟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华意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