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063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该阵列基板表面包括有效显示区,有效显示区内设置多个第一像素,阵列基板上设有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有效显示区内;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级移位寄存单元,多级移位寄存单元沿阵列基板的纵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之间设有第二像素。上述阵列基板的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阵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内,可以减小阵列基板上位于有效显示区一侧或两侧的边缘区域的宽度,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并且,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像素,使得有效显示区内栅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仍可用于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该阵列基板表面包括有效显示区,有效显示区内设置多个第一像素,阵列基板上设有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有效显示区内;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级移位寄存单元,多级移位寄存单元沿阵列基板的纵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之间设有第二像素。上述阵列基板的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阵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内,可以减小阵列基板上位于有效显示区一侧或两侧的边缘区域的宽度,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并且,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像素,使得有效显示区内栅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仍可用于显示。【专利说明】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具体地,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刻蚀工艺将栅极驱动电路(Gate-driver IC)制备在阵列基板(Array)上,即 GOA (Gate-driver On Array),这样可以减少栅极驱动电路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减少屏幕边框的宽度,有助于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图1为现有的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的阵列基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阵列基板I包括有效显示区(Active Area) 2和位于有效显示区两侧的边缘区域3。其中,有效显示区2上排列有多行像素6,用以显示。边缘区域3设有栅极驱动电路4和信号线5 ;具体地,信号线5向栅极驱动电路4发出信号,栅极驱动电路4根据该信号向阵列基板上的多个栅极线依次加载电压。 在上述阵列基板I中,由于栅极驱动电路4和信号线5设置在边缘区域3上,这使得边缘区域3需具有一定的宽度,因而限制了边缘区域3的宽度的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得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无法进一步降低边框的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其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的有效显示区内,从而降低了阵列基板的边缘区域的宽度,有助于实现窄边框。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其表面包括有效显示区,所述有效显示区内设置多个第一像素,所述阵列基板上设有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有效显示区内;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级移位寄存单元,多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沿所述阵列基板的纵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之间设有第二像素。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上还设有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的一侧或两侧;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的边缘,且与所述边缘区域相接。 其中,所述移位寄存单元与和该移位寄存单元对应的第二像素的高度之和,与和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对应的一行所述第一像素的高度相等。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包括第一黑矩阵和第二黑矩阵,所述第一黑矩阵设置于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上方,所述第二黑矩阵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栅极线上方。 其中,所述黑矩阵还包括第三黑矩阵,所述第三黑矩阵连接于所述第一黑矩阵和第二黑矩阵之间,且其高度沿由所述第一黑矩阵向第二黑矩阵方向递减。 其中,所述第三黑矩阵的高度沿由所述第一黑矩阵向第二黑矩阵方向以线性方式递减。 其中,所述第三黑矩阵的高度沿由所述第一黑矩阵向第二黑矩阵方向以阶梯方式递减。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信号线,且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一侧或两侧的边缘区域,且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单元连接,用以向所述移位寄存单元提供信号。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内,且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单元连接,用以向所述移位寄存单元提供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线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并排设置。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阵列基板,其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阵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内,可以减小阵列基板上位于有效显示区一侧或两侧的边缘区域的宽度,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并且,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像素,使得有效显示区内栅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仍可用于显示。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其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可以减小阵列基板上位于有效显示区一侧或两侧的边缘区域的宽度,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并且使栅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仍可用于显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的阵列基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阵列基板上的黑矩阵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信号线设置在有效显示区内的阵列基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阵列基板;2:有效显示区;3:边缘区域;4:栅极驱动电路;5:信号线;6:像素; 10:阵列基板;11:有效显不区;12:边缘区域;13移位寄存单兀;14:彳目号线;15:黑矩阵;110:第一像素;111:第二像素;150:第一黑矩阵;151:第二黑矩阵;152:第三黑矩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阵列基板10的表面包括有效显示区(Active Area) 11和边缘区域12。有效显示区11内设置多个第一像素110,该多个第一像素110沿阵列基板10的横向和纵向依次设置,即沿阵列基板10的横向,多个第一像素110可分为多行,沿阵列基板10的纵向,多个第一像素110可分为多列(多列像素未示出)。边缘区域12位于有效显示区11的一侧或两侧。阵列基板10上设有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有效显示区11内;具体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级移位寄存单元13,具体地,每级移位寄存单元与一行第一像素相连;多级移位寄存单元13沿阵列基板10的纵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13之间设有第二像素111。 在本实施例中,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有效显示区11内,使得边缘区域12内无需设置栅极驱动电路,从而可以减小边缘区域12的宽度,有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并且,在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13之间设置第二像素111,使栅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仍可用于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边缘区域12设置有信号线14,该信号线14与栅极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单元13连接,用以向移位寄存单元13提供信号。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位于有效显示区11的边缘,且与边缘区域12相接,这样设置可以减小制备栅极驱动电路的工艺难度,更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其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阵列基板10的有效显示区11内,可以减小阵列基板10上位于有效显示区11 一侧或两侧的边缘区域12的宽度,从而有助于实现窄边框。并且,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13之间设置有第二像素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其表面包括有效显示区,所述有效显示区内设置多个第一像素,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设有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有效显示区内;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级移位寄存单元,多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沿所述阵列基板的纵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单元之间设有第二像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星林允植韩承佑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