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004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接管,所述接管利用快速接头与外部管道相连,所述快速接头包括沿所述接管周向均布的至少2个径向卡口和沿所述外部管道周向、对应于所述径向卡口设置的径向卡舌,所述卡舌卡设于卡口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接管与外部管道利用快速接头连接,连接或分离快速,节约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接管,所述接管利用快速接头与外部管道相连,所述快速接头包括沿所述接管周向均布的至少2个径向卡口和沿所述外部管道周向、对应于所述径向卡口设置的径向卡舌,所述卡舌卡设于卡口内。本专利技术的接管与外部管道利用快速接头连接,连接或分离快速,节约时间,提高装配效率。【专利说明】冷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器。
技术介绍
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 最常见的是管式冷却器,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2692771U公开了一种冷却器,由管箱、 筒体、封盖组成,该管箱连接于该筒体的上端部,该筒体下端部与封盖连接,该管箱被一个 隔板分隔成进料区和出料区,该进料区设有一个进料口,而该出料区设有一个出料口,该进 料口与该出料口位于该筒体同一端。借此,使待冷却液从筒体的一端进入筒体内,经过热交 换,最后又从该端出来,使待冷却液的总行程至少为该筒体长度的两倍,使冷却剂与待冷却 液的接触时间更长,增加换热效率。但是由说明书附图可知,冷却剂的接管的口部为法兰 结构,法兰上设有复数个螺栓孔,接管与外部设备连接或分离时,需要安装或拆卸较多的螺 栓,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装配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器,通过结构的改进,接管与外部管道连接或分离快 速,节约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 两端分别设有一接管,所述接管利用快速接头与外部管道相连,所述快速接头包括沿所述 接管周向均布的至少2个径向卡口和沿所述外部管道周向、对应于所述径向卡口设置的径 向卡舌,所述卡舌卡设于卡口内。通过上述结构,接管与外部管道连接或分离快速,节约时 间,提高装配效率。 上述的冷却器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筒体上、下端的管箱和封盖,所述筒体内设 有4组管束,所述管箱被丄形隔板分隔成进料区、第一缓冲区和出料区,所述封盖被丨形隔 板分隔成第二缓冲区和第三缓冲区,第一组所述管束的进、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料区和 第二缓冲区,第二组所述管束的进、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缓冲区和第一缓冲区,第三组 所述管束的进、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缓冲区和第三缓冲区,第四组所述管束的进、出口 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三缓冲区和出料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筒体的外径为小194臟,每一组所述管束由23根直径为 小12mm、长度为650mm的铜管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区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区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径向卡口和径向卡舌的数量均为4。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管设于所述筒体的侧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箱利用法兰与所述筒体的上端连接。所述封盖利用法兰 与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1)冷却水自进料口进入冷却器,在4组管束内经两个循环后自出料口流出,构成 4流程的冷却器; (2)待冷却液压油自冷却器简体的一端接管进入冷却器,流动于4组管束的外侧, 与管束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自冷却器简体的另一端接管流出冷却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专利技术的接管与外部管道利用快速接头连接,连接或分离快速,节约时间,提高 装配效率。 2.本专利技术为4流程冷却器,所用冷却水少,冷却效果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去除管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管箱的主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封盖的主视图; 其中:1、管箱;10、丄形隔板;11、进料区;12、第一缓冲区;13、出料区;2、筒体; 20、接管;200、径向卡口;3、封盖;30、丨形隔板;31、第二缓冲区32、第三缓冲区;4、外部管 道;40、径向卡舌;5、管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冷却器,包括管箱1、筒体2和封盖3,所述管箱1利 用法兰与所述筒体2的上端连接,所述封盖3利用法兰与所述筒体2的下端连接。 所述筒体2的两端侧方分别设有一接管20,所述接管20利用快速接头与外部管道 4相连,所述快速接头包括沿所述接管20周向均布的4个径向卡口 200和沿所述外部管道 4周向、对应于所述径向卡口 200设置的径向卡舌40,所述卡舌40卡设于卡口 200内。 如图2所示,所述筒体2内设有4组管束5,所述管箱1被丄形隔板10分隔成进 料区11、第一缓冲区12和出料区13,所述进料区11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区13设有出料 口,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所述封盖3被丨形隔板30分隔成第二缓冲区31和第三缓冲区32,第 一组所述管束5的进、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料区11和第二缓冲区31,第二组所述管束5 的进、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缓冲区31和第一缓冲区12,第三组所述管束5的进、出口端 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缓冲区12和第三缓冲区32,第四组所述管束5的进、出口端分别连通所 述第三缓冲区32和出料区13。 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2的外径为194mm,每一组所述管束5由23根直径为 小12mm、长度为650mm的铜管组成。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1)冷却水自进料口进入冷却器,在4组管束内经两个循环后自出料口流出,构成 4流程的冷却器; (2)待冷却液压油自冷却器筒体的一端接管进入冷却器,流动于4组管束的外侧, 与管束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自冷却器筒体的另一端接管流出冷却器。 本专利技术的接管与外部管道利用快速接头连接,连接或分离快速,节约时间,提高装 配效率。本专利技术为4流程冷却器,所用冷却水少,冷却效果好。 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冷却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接管,所述接管利 用快速接头与外部管道相连,所述快速接头包括沿所述接管周向均布的至少2个径向卡口 和沿所述外部管道周向、对应于所述径向卡口设置的径向卡舌,所述卡舌卡设于卡口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筒体上、下端的 管箱和封头,所述筒体内设有4组管束,所述管箱被丄形隔板分隔成进料区、第一缓冲区和 出料区,所述封盖被I形隔板分隔成第二缓冲区和第H缓冲区,第一组所述管束的进、出口 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料区和第二缓冲区,第二组所述管束的进、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缓 冲区和第一缓冲区,第H组所述管束的进、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缓冲区和第H缓冲区, 第四组所述管束的进、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第H缓冲区和出料区。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径为4 194mm,每一组所 述管束由23根直径为长度为650mm的铜管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区设有进料口,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接管,所述接管利用快速接头与外部管道相连,所述快速接头包括沿所述接管周向均布的至少2个径向卡口和沿所述外部管道周向、对应于所述径向卡口设置的径向卡舌,所述卡舌卡设于卡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泰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威泰尔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