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纳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68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3:17
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墨水包(82),所述墨水包(82)由片材部件构成,并能够在内部容纳墨水;流路部件(268),所述流路部件(268)贯穿所述片材部件并被跨设在墨水包(82)的外侧和内部之间,并且具有能够将墨水从墨水包(82)的内部导出到外侧的流路;以及过滤器(223),所述过滤器(223)在墨水包(82)的内部被设置在流路部件(268)上,流路部件(268)和所述片材部件被接合,所述流路延伸到与作为接合部的端部(85D)相比更靠墨水包(82)的内侧的位置处,所述端部(85D)是所述片材部件之中被与流路部件(268)接合的位置,在流路部件(268)中,过滤器(223)被设置在与所述接合部相比更靠墨水包(82)的内侧的部位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墨水包(82),所述墨水包(82)由片材部件构成,并能够在内部容纳墨水;流路部件(268),所述流路部件(268)贯穿所述片材部件并被跨设在墨水包(82)的外侧和内部之间,并且具有能够将墨水从墨水包(82)的内部导出到外侧的流路;以及过滤器(223),所述过滤器(223)在墨水包(82)的内部被设置在流路部件(268)上,流路部件(268)和所述片材部件被接合,所述流路延伸到与作为接合部的端部(85D)相比更靠墨水包(82)的内侧的位置处,所述端部(85D)是所述片材部件之中被与流路部件(268)接合的位置,在流路部件(268)中,过滤器(223)被设置在与所述接合部相比更靠墨水包(82)的内侧的部位上。【专利说明】液体容纳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容纳容器等。
技术介绍
作为容纳液体的容器的液体容纳容器的一个,有应用到喷墨式记录装置中的墨盒。在这样的墨盒中,将墨水封入由具有可挠性的片材部件等构成的袋状的包内后,将该包容纳到由合成树脂等构成的壳体中。在这样的包中,以往已知有:在用于将包内的墨水导出到喷墨记录装置的供应口部配置过滤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的包。 【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1- 148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 1120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般来说,如上所述的包多数情况是通过贴合具有可挠性的片材部件来构成为袋状。当贴合片材部件时,可以采用熔敷等接合方法。通过以熔敷等来贴合片材部件,由此提高袋状的包的密封性。熔敷通常对熔敷的对象物进行加压或加热。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包中,过滤器与袋状的包的熔敷区域重叠。在该构成中,可以想到:当熔敷包时,与熔敷有关的加压或加热会波及到过滤器。当与熔敷有关的加压或加热波及过滤器时,有时会因过滤器损伤而阻碍墨水的供应。如上所述,在以往的液体容纳容器中,存在阻碍液体的供应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作为以下的形态或应用例来实现。 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由具有可挠性的片材部件构成为袋状,并且能够在所述容纳部的内部容纳液体;流路部件,所述流路部件贯穿所述片材部件并被跨设在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和所述容纳部的内部之间,并具有能够将所述液体从所述容纳部的内部导出到所述容纳部的外侧的流路;以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在所述容纳部的内部被设置在所述流路部件上,所述流路部件和所述片材部件被接合,所述流路延伸到与接合部相比更靠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位置处,所述结合部是到所述片材部件之中被与所述流路部件接合的位置,在所述流路部件中,所述过滤器被设置在与所述接合部相比更靠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部位上。 在该应用例的液体容纳容器中,流路延伸到与片材部件和流路部件的接合部相比更靠容纳部的内侧的位置处,该流路能够将液体从容纳部的内部导出到容纳部的外侧。并且,过滤器被设置在与接合部相比更靠容纳部的内侧的部位上。由此,过滤器与接合部错开,因此容易避免与片材部件和流路部件的接合有关的压力作用到过滤器。因此,容易避免过滤器损伤。其结果是,容易避免从容纳部的内部向外侧的液体导出被阻碍的情况。 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部件由多个部件构成,所述多个部件包括露出到所述容纳部的外侧的第一流路部件和被容纳在所述容纳部的内部的第二流路部件,所述过滤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路部件上。 在该应用例中,流路部件由包含第一流路部件和第二流路部件的多个部件构成。并且,过滤器被设置在第二流路部件上。由此,例如,在液体容纳容器中,在采用省略过滤器的构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连同第二流路部件也一起省略的构成。这样,在采用过滤器的构成和省略过滤器的构成中,能够使除了第二流路部件之外的构成相同。 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部件和所述第二流路部件的连接处被所述接合部覆盖。 在该应用例中,第一流路部件和第二流路部件的连接处被接合部覆盖。由此,容易避免容纳部内的液体从第一流路部件和第二流路部件的连接处流入到流路中、即不经由过滤器而流入到流路中的情况。 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遍及所述流路部件的周围,当平视由所述接合部围绕的区域时,所述第二流路部件和所述过滤器被收纳在所述区域内。 在该应用例中,第二流路部件和过滤器被收纳在由接合部围绕的区域内,因此容易将容纳部的厚度抑制得小。 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过滤器的外形的多个表面之中面积最大的最大面与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外形的多个面之中面积最大的面平行。 根据该应用例,通过沿着构成容纳部的外形的多个面之中面积最大的面来使过滤器变大,能够在将容纳部的厚度抑制得小的同时扩大过滤器的面积。 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部件上设置有比所述过滤器突出到外侧的凸部。 在该应用例中,一旦通过容纳部内的液体被消耗而容纳部内的液体量减少,则有时随着液体的消耗量容纳部逐渐被压扁。当容纳部被压扁时,片材部件变得容易接触到过滤器。如果片材部件接触到过滤器,则容纳部内的液体变得难以通过过滤器。由此,容易阻碍从容纳部的内部向外侧的液体的导出。对此,在该液体容纳容器中,通过比过滤器更向外侧突出设置的凸部,容易在片材部件和过滤器之间确保间隙。由此,容易避免过滤器被片材部件覆盖。其结果是,容易避免从容纳部的内部向外侧的液体的导出被阻碍的情况。 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所述凸部,多个所述凸部被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周围。 在该应用例中,设置有多个凸部,因此在片材部件和过滤器之间更容易确保间隙。其结果是,更容易避免从容纳部的内部向外侧的液体的导出被阻碍的情况。 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凸部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凸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在与正交于所述过滤器的所述最大面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贯穿所述一个凸部。 在该应用例中,在至少一个凸部上设置有通孔,因此即使片材部件接触到凸部,也经由通孔容易确保液体的流路。其结果是,更容易避免从容纳部的内部向外侧的液体的导出被阻碍的情况。 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部件中,在比所述过滤器的所述最大面的区域靠外侧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在与所述最大面交叉的方向上贯穿所述流路部件。 在该应用例中,在流路部件上设置有开口部,因此容易确保在与最大面交叉的方向上贯穿流路部件的液体的流路。其结果是,更容易避免从容纳部的内部向外侧的液体的导出被阻碍的情况。 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所述开口部, 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被使用时的姿势下,作为所述多个开口部之中的一个的第一开口部在铅垂方向上比所述过滤器位于下方,作为所述多个开口部之中的另一个的第二开口部在铅垂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开口部位于上方。 在该应用例中,在液体容纳容器被使用时的姿势下,作为多个开口部之中的一个的第一开口部在铅垂方向上比过滤器位于下方,作为多个开口部之中的另一个的第二开口部在铅垂方向上比第一开口部位于上方,因此即使由于墨水中所含的顔料等的沉降而在容纳部内部的墨水中产生了浓度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混合来自位于下方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容纳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由具有可挠性的片材部件构成为袋状,并且能够在所述容纳部的内部容纳液体;流路部件,所述流路部件贯穿所述片材部件并被跨设在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和所述容纳部的内部之间,并具有能够将所述液体从所述容纳部的内部导出到所述容纳部的外侧的流路;以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在所述容纳部的内部被设置在所述流路部件上,所述流路部件和所述片材部件被接合,所述流路延伸到与接合部相比更靠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位置处,所述接合部是所述片材部件之中被与所述流路部件接合的位置,在所述流路部件中,所述过滤器被设置在与所述接合部相比更靠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部位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濑宏唐泽政弘青木雄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