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061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其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所述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有一用于承托板簧座的中部支座,该中部支座内设有一用于从中部支座两侧对称涨撑板簧座的两侧板的内涨装置;所述中部支座左右两侧底板上分别设有一用于往下压紧板簧座的支承板边缘的压臂装置;且所述中部支座一侧角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对板簧座的侧边安装孔定位的定位销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针对板簧座钻孔及支承面铣平加工进行针对性的夹紧定位,保证钻孔及支承面铣平加工精度符合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其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所述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有一用于承托板簧座的中部支座,该中部支座内设有一用于从中部支座两侧对称涨撑板簧座的两侧板的内涨装置;所述中部支座左右两侧底板上分别设有一用于往下压紧板簧座的支承板边缘的压臂装置;且所述中部支座一侧角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对板簧座的侧边安装孔定位的定位销组件。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针对板簧座钻孔及支承面铣平加工进行针对性的夹紧定位,保证钻孔及支承面铣平加工精度符合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紧定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板簧座进行钻孔加工及其支承面进行铣面加工的夹紧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挂车的板簧座是一种固定在车轴上用于安装板簧的汽车零部件,如图1和2所示,板簧座I结构包括支承板11及由支承板11两侧一体向下延伸的两侧板12,所述支承板11的一侧角向外延伸出有一侧边安装孔13,且所述支承板的四个角设有四个用于安装U型螺旋的通孔14,支承板11的中部设有一个中心定位孔15。板簧座I在铸造出来时为一半成品,需要对支承板11的支承面111进行铣平加工,以及对中心定位孔15和四个用于安装U型螺旋的通孔14进行钻孔加工。而现有对板簧座I这种二次再加工(铣平、钻孔)均是采用人工配合简单的工具定位,这样靠人工经验操作使得支承面111铣平时容易出现倾斜难以保持水平精度,同时通孔14及中心定位孔15的位置精度也难以符合要求,造成废品率高,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专门针对板簧座钻孔及支承面铣平加工的夹紧定位工装,保证钻孔及支承面铣平加工精度符合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所述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有一用于承托板簧座的中部支座,该中部支座内设有一用于从中部支座两侧对称涨撑板簧座的两侧板的内涨装置;所述中部支座左右两侧底板上分别设有一用于往下压紧板簧座的支承板边缘的压臂装置;且所述中部支座一侧角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对板簧座的侧边安装孔定位的定位销组件。 具体地,所述中部支座包括有安装在底板上的两侧支撑侧边及连接在两侧支撑侧边的上部托板,所述上部托板与两侧支撑侧边之间构成安装腔,所述两侧支撑侧边对称设有与安装腔相通的内涨出口槽。 进一步具体,所述内涨装置包括: 内涨气缸,其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安装腔入口对应的底板上; 内涨推拉杆,其纵向安装在安装腔内,所述内涨推拉杆内设有内涨斜面槽,该内涨推拉杆一端与内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两内涨块,其对称安装在两侧内涨出口槽,且所述内涨块设有与内涨斜面槽相适配的内涨斜面凸缘。 优选地,所述压臂装置为旋转臂油缸装置;所述旋转臂油缸装置包括: 基座,其固定在底板上; 旋转油缸,其安装在基座上; 旋转压臂,其安装在旋转油缸的旋转杆上。 进一步具体,所述定位销组件包括: 定位销支座,其固定在底板上; 定位销,其纵向安装在定位销支座的上部。 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组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其使空间分布更紧凑,节约加工时间,在其中一组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进行卸料和装料时,另一组可以继续进行加工。 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针对板簧座钻孔及支承面铣平加工进行针对性的夹紧定位,保证钻孔及支承面铣平加工精度符合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板簧座俯视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板簧座侧视图。 图3为本技术所述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截面结构简化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所述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的俯视图。 图6为本技术所述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是专门对板簧座I钻孔及支承面111铣平加工进行针对性的夹紧定位,其配合铣床使用,可实现精确的板簧座I钻孔及支承面111铣平加工。 本技术所述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包括一底板2,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组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3,这样设计使空间分布更紧凑,节约加工时间,在其中一组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3进行卸料和装料时,另一组可以继续进行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3包括有一用于承托板簧座I的中部支座31,具体地,所述中部支座31包括有安装在底板2上的两侧支撑侧边311及连接在两侧支撑侧边311的上部托板312,所述上部托板312与两侧支撑侧边311之间构成安装腔313,所述两侧支撑侧边311对称设有与安装腔313相通的内涨出口槽314。 进一步,上述中部支座31内设有一用于从中部支座两侧对称涨撑板簧座I的两侧板12的内涨装置32 ;所述内涨装置32包括:内涨气缸321、内涨推拉杆322及两内涨块323。所述内涨气缸321通过气缸座324安装在安装腔313入口对应的底板2上;所述内涨推拉杆322纵向安装在安装腔313内,且内部设有内涨斜面槽3221,该内涨推拉杆322 —端与内涨气缸32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两内涨块323对称安装在两侧内涨出口槽314,且所述内涨块323设有与内涨斜面槽3221相适配的内涨斜面凸缘3231。当内涨气缸321驱动内涨推拉杆322往前推时,内涨推拉杆322驱动两内涨块323同步伸出内涨出口槽314,由里往外涨撑板簧座I的两侧板12,从而使板簧座的两侧板12与中部支座31的中线距离相等且两侧板12与水平方向保持垂直(保证板簧座支承面铣平加工时,支承面保持水平),此时板簧座I与中部支座31的中线对中,为后续板簧座I的支承面111铣平加工及钻孔加工提供精确的基准参考。当内涨气缸321驱动内涨推拉杆322往回拉时,内涨推拉杆322驱动两内涨块323同步回缩于内涨出口槽314,从而放松对板簧座两侧板12的涨紧。 所述中部支座31左右两侧底板2上分别设有一用于往下压紧板簧座I的支承板11边缘的压臂装置33 ;进一步,所述压臂装置33为旋转臂油缸装置,该旋转臂油缸装置包括:基座331、旋转油缸332及旋转压臂333。所述基座331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旋转油缸332安装在基座331上;所述旋转压臂333安装在旋转油缸332的旋转杆上。所述旋转油缸332的旋转杆在旋转的同时会往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压臂333在旋转的同时往下压,实现对板簧座I的支承板11边缘的往下压紧。 所述中部支座31 —侧角的底板2上设有一用于对板簧座I的侧边安装孔13定位的定位销组件34。具体地,所述定位销组件34包括:定位销支座341及定位销342。所述定位销支座341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定位销342纵向安装在定位销支座341的上部。其作用是,对板簧座I放置在中部支座31时进行预定位,同时防止板簧座I在铣平加工时出现纵向移动,影响加工精度。 以下通过具体应用原理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使用时,所述底板2已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板簧座铣面钻孔工装,包括一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所述板簧座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有一用于承托板簧座的中部支座,该中部支座内设有一用于从中部支座两侧对称涨撑板簧座的两侧板的内涨装置;所述中部支座左右两侧底板上分别设有一用于往下压紧板簧座的支承板边缘的压臂装置;且所述中部支座一侧角的底板上设有一用于对板簧座的侧边安装孔定位的定位销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赵福森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