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芯和具有其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093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芯和具有其的电池,极芯由卷绕基片呈S形折叠形成,所述卷绕基片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极片插入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形成的腔体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极芯,通过采用卷绕基片呈S形折叠形成,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可形成为层叠设置的S形,从而使极芯内部所储藏的电流输出更稳定,电流容量发挥更充分,极芯的循环性能好并且耐高温;同时极芯制备更方便,尺寸更易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芯和具有其的电池,极芯由卷绕基片呈S形折叠形成,所述卷绕基片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极片插入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形成的腔体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芯,通过采用卷绕基片呈S形折叠形成,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可形成为层叠设置的S形,从而使极芯内部所储藏的电流输出更稳定,电流容量发挥更充分,极芯的循环性能好并且耐高温;同时极芯制备更方便,尺寸更易于控制。【专利说明】极芯和具有其的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极芯和具有其的电池。
技术介绍
聚合物超窄电池内的极芯采用常规圆圈式的卷绕结构,并且制备时通过拉伸模具使铝塑复合膜形成与极芯匹配的凹槽成型壳,再将将卷绕极芯套入裁切好的电池壳,套完后再对其三边进行热封形成。该种绕圈式的结构使极耳的尺寸不易控制,极耳胶片易发生重叠甚至极耳胶片会超出电池本体。 当极耳胶片发生重叠时,电池在顶封时,胶片PP与铝塑膜PP层的热封强度会有所减弱,从而增大了电池顶封漏液的风险;当极耳胶片超出电池本体时,电池在侧封过程中,极耳胶片会与侧封发生重叠,使侧封厚度偏差较大,增大了电池侧封漏液的风险。 因此,电池,特别是聚合物电池的极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易于制备且性能好的极芯。 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极芯的电池。 根据本技术的极芯,由卷绕基片呈S形折叠形成,所述卷绕基片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极片插入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形成的腔体内。 根据本技术的极芯,通过采用卷绕基片呈S形折叠形成,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膜可形成为层叠设置的S形,该折叠式卷绕结构可使极芯内部所储藏的电流输出更稳定,电流容量可得到充分发挥,极芯的循环性能好并且耐高温;同时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为连续结构,制备更方便,并且更易于控制尺寸,提高了极芯的生产质量和性能。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极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由一个极片从中部弯折形成。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膜覆盖在第二极片的内侧。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膜包括上隔膜、下隔膜和中间隔膜,所述上隔膜设置在第二上极片与第一极片之间,所述下隔膜设置在第二下极片与第一极片之间,所述中间隔膜设置在第二极片的中间连接部与第一极片的顶端之间。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隔膜、下隔膜和中间隔膜由一片隔膜从中部弯折形成。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片。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极芯的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绕设在所述极芯的外周以固定所述极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膜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极片的长度,所述隔膜的一端伸出所述腔体并缠绕在所述极芯的外周以形成所述固定圈。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极片的尾端缠绕在所述极芯的外周以形成所述固定圈。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圈为绕设在所述极芯的外周的胶带。 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电池,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极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卷绕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卷绕基片的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卷绕基片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技术第五个实施例的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极芯100 ; 第一极片10 ;第一引出端11 ;第一敷料层12 ;第一极耳导电柱13 ; 第二极片20 ;第二引出端21 ;第二敷料层22 ;第二极耳导电柱23 ; 隔膜30 ; 固定圈40 ; 连接件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芯100。 如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芯100由卷绕基片呈S形折叠形成。卷绕基片包括第一极片10、第二极片20以及隔膜30,隔膜30设在第一极片10与第二极片20之间。第二极片20包括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相连形成腔体,第一极片插入该腔体内。 第一极片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敷料层12,第一极片10具有第一引出端11。第二极片20的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相连形成腔体,腔体可折弯形成为至少一个层叠设置的S形。第二极片20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敷料层22,第二极片20具有第二引出端21,第一极片10设在腔体内,并且沿腔体的折弯方向延伸。隔膜30设在第一极片10与第二极片20之间,隔膜30与第一极片10和第二极片20之间分别填充有电解液。 隔膜30可隔开第一极片10与第二极片20,防止第一极片10与第二极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芯,其特征在于,由卷绕基片呈S形折叠形成,所述卷绕基片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上极片、第二下极片和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极片插入所述第二上极片、所述第二下极片和所述中间连接部形成的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声本刘善文张兆华蔡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