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使用于张紧器的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6679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使用于张紧器的阻尼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阻尼机构不能提供非对称阻尼的问题,提出了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的特征是:包括:推块,阻尼块,以及圆形壁的阻尼机构腔体;推动结构中的高阻尼推动面和阻尼块的高阻尼抵触面相抵,推动结构中的低阻尼推动面和阻尼块的低阻尼抵触面相抵;高阻尼抵触面距旋转轴心线的距离小于低阻尼抵触面距旋转轴心线的距离;阻尼装置包括相对于旋转轴心线而言的倾斜设置,倾斜设置为七者中的任意一者;推块与阻尼块轴向相抵并推动阻尼块和阻尼机构腔体相抵。有益效果是:能提供非对称阻尼的摩擦力,等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到发动机
,公开了一种新型使用于张紧器的阻尼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阻尼机构不能提供非对称阻尼的问题,提出了技术方案。技术装置的特征是:包括:推块,阻尼块,以及圆形壁的阻尼机构腔体;推动结构中的高阻尼推动面和阻尼块的高阻尼抵触面相抵,推动结构中的低阻尼推动面和阻尼块的低阻尼抵触面相抵;高阻尼抵触面距旋转轴心线的距离小于低阻尼抵触面距旋转轴心线的距离;阻尼装置包括相对于旋转轴心线而言的倾斜设置,倾斜设置为七者中的任意一者;推块与阻尼块轴向相抵并推动阻尼块和阻尼机构腔体相抵。有益效果是:能提供非对称阻尼的摩擦力,等等。【专利说明】—种新型使用于张紧器的阻尼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发动机张紧器使用的阻尼机构,更加具体地讲涉及到一种新型使用于张紧器的阻尼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中,由于发动机运转造成的皮带振动是不被希望的;皮带振动所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振动造成舒适性下降,另一方面造成附件轮系整体寿命降低。所以,张紧器需要通过阻尼机构来减少振动。 在皮带远离张紧轮方向上(即张紧器卸载方向),为了保持张紧器的顺应性和为了保持皮带有足够的张力,期望在这个方向的阻尼值尽可能的小。 运转中的发动机如果突然减速,电机等转动惯量较大的附件会拉紧皮带松边,驱使张紧器向加载方向运动,使皮带变短,并驱动皮带向曲轴运动,造成皮带在曲轴上打滑,产生异响等不良现象。而如果张紧器在加载方向上有足够的阻尼力,会明显抑制这种情况发生。 运转中的发动机如果突然加速,由于电机等转动惯量较大的附件的作用,曲轴会拉紧紧边皮带,使之变短,并驱动松边皮带向电机运动,使松边更松,长度增加,造成皮带在电机上打滑。而如果张紧器在卸载方向上阻尼力足够小,会即时响应松边皮带的增长,并保持皮带有足够张力,从而明显抑制了皮带打滑情况发生。 综合以上情况,希望张紧器在加载方向上有较大的阻尼,而在卸载方向上阻尼足够小。 现有自动式张紧器,虽然大多都带有阻尼机构,用于阻尼皮带振动,但是这些张紧器的阻尼机构,绝大多数都是对称阻尼,即在张紧器加载和卸载方向上的阻尼值都是一样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阻尼机构不能提供非对称阻尼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新型使用于张紧器的阻尼装置,包括:推块,阻尼块,以及圆形壁的阻尼机构腔体; 所述的阻尼块包括:高阻尼抵触面,低阻尼抵触面,以及位于外侧的摩擦面; 阻尼块的摩擦面与所述阻尼机构腔体的圆形壁表面形状吻合,该两个面命名为第一组工作面,该两个面具有共同的旋转轴心线并且该两个面构成摩擦工作面; 围绕旋转轴心线,阻尼块的摩擦面与阻尼机构腔体的圆形壁表面发生相对的来回摩擦转动; 高阻尼抵触面距旋转轴心线的距离小于低阻尼抵触面距旋转轴心线的距离; 所述的推块包括推动结构,推动结构包括高阻尼推动面和低阻尼推动面; 推动结构中的高阻尼推动面和阻尼块的高阻尼抵触面相抵,该两个面命名为第二组工作面; 推动结构中的低阻尼推动面和阻尼块的低阻尼抵触面相抵,该两个面命名为第三组工作面; 所述阻尼块的内侧和所述的推块,该两者的相邻之处命名为第四组工作面;所述的相邻是相抵相邻或者所述的相邻是间隙相邻; 所述的阻尼装置包括倾斜设置;所述的倾斜,其相对于旋转轴心线而言;所述的倾斜设置,其为以下七者中的任意一者: a.第二组工作面倾斜设置;b.第三组工作面倾斜设置;c.相抵相邻的第四组工作面倾斜设置;d.第二组工作面倾斜设置,以及第三组工作面倾斜设置;e.第二组工作面倾斜设置,以及相抵相邻的第四组工作面倾斜设置;f.第三组工作面倾斜设置,以及相抵相邻的第四组工作面倾斜设置;g.第二组工作面倾斜设置,第三组工作面倾斜设置,以及相抵相邻的第四组工作面倾斜设置; 所述的推块与所述的阻尼块轴向相抵并推动阻尼块摩擦面和阻尼机构腔体的圆形壁相抵。 2.所述的阻尼块,数量大于或等于I个; 阻尼块为两个的或更多的,则推块的推动结构包括推动分结构;推动分结构的数量和阻尼块的数量一致;每一推动分结构中均包括:高阻尼推动面,以及低阻尼推动面;每一阻尼块均包括:高阻尼抵触面,低阻尼抵触面,以及位于外侧的摩擦面。 3.所述的阻尼块呈扇面形状,所述的扇面形是指纸折扇展开后的纸面形状;该扇面形状包括内侧的小圆弧面和外侧的大圆弧面以及两个侧面;所述的两个侧面,其一个侧面中的局部区域与推块的高阻尼推动面相抵触,并且此局部区域在径向上距离旋转轴心线为近;所述的两个侧面,其另一个侧面中的局部区域与推块的低阻尼推动面相抵触,并且此局部区域在径向上距离旋转轴心线为远。 4.所述的阻尼块,其外侧为大的圆弧形,其内侧为小的圆弧形,其两侧如下; 所述的两侧,其一侧呈两线段,即:径向的直线在外,斜线在内;前述两线,直线是低阻尼抵触面,斜线构成避让区域; 所述的两侧,其另一侧呈两线段,S卩:斜线在外,径向的直线在内;前述两线,直线是高阻尼抵触面,斜线构成避让区域。 5.所述的阻尼块呈扇面形,所述的扇面形是指纸折扇展开后的纸面形状,即所述的阻尼块,其外侧为大圆弧形,其内侧为小圆弧形,其两侧为收拢的直线; 低阻尼推动面和高阻尼抵触面均为突起的结构面; 阻尼块的一侧,它与低阻尼推动面以面面接触方式相抵,并且相抵处离外侧大圆弧近而离内侧小圆弧远;阻尼块的另一侧,它与高阻尼推动面以面面接触方式相抵,并且相抵处离外侧大圆弧远而离内侧小圆弧近。 6.所述的张紧器包括底座、摇臂和中心轴;所述摇臂的端部设有端盖; 所述的阻尼机构腔体设置在摇臂端部;所述的中心轴,其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其身部与摇臂端部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推块和端盖均固定连接; 所述的推块和所述的端盖合并制造为一体,或者所述的推块和所述的端盖分体制造。 7.所述的张紧器包括底座、摇臂和中心轴; 所述的阻尼机构腔体设置在摇臂中,所述的推块和所述的底座,该两者合并制造为一体,或者该两者分体制造;所述的中心轴,其一端与摇臂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推块和底座固定连接。 8.所述的张紧器包括底座、摇臂和中心轴; 所述的阻尼机构腔体设置在底座中;所述的推块和所述的摇臂,该两者合并制造为一体,或者该两者分体制造;所述的中心轴,其一端与摇臂和推块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 9.所述的张紧器包括底座、摇臂和中心轴。 10.所述的阻尼装置包括中心轴;中心轴,其与推块固定连接,其与阻尼机构腔体转动连接。 11.所述的阻尼装置包括中心轴;中心轴,其与推块转动连接,其与阻尼机构腔体固定连接。 12.所述的张紧器包括底座、摇臂和中心轴;所述的阻尼机构腔体设置在摇臂端部;所述的推块位于在阻尼机构腔体的底部;所述的中心轴,其从下到上分别连接的情况有:与底座固定连接,与摇臂端部转动连接,与推块固定连接。 13.所述圆形壁的阻尼机构腔体被置换成圆锥台形壁的阻尼机构腔体。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技术技术阻尼机构能提供非对称阻尼的摩擦力,并且非对称系数值较高;此夕卜,使用本技术技术提升现有技术的张紧器,难度低,原有的生产设备不需要进行较多改造。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技术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使用于张紧器的阻尼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推块,阻尼块,以及圆形壁的阻尼机构腔体;所述的阻尼块包括:高阻尼抵触面,低阻尼抵触面,以及位于外侧的摩擦面;阻尼块的摩擦面与所述阻尼机构腔体的圆形壁表面形状吻合,该两个面命名为第一组工作面,该两个面具有共同的旋转轴心线并且该两个面构成摩擦工作面;围绕旋转轴心线,阻尼块的摩擦面与阻尼机构腔体的圆形壁表面发生相对的来回摩擦转动;高阻尼抵触面距旋转轴心线的距离小于低阻尼抵触面距旋转轴心线的距离;所述的推块包括推动结构,推动结构包括高阻尼推动面和低阻尼推动面;推动结构中的高阻尼推动面和阻尼块的高阻尼抵触面相抵,该两个面命名为第二组工作面;推动结构中的低阻尼推动面和阻尼块的低阻尼抵触面相抵,该两个面命名为第三组工作面;所述阻尼块的内侧和所述的推块,该两者的相邻之处命名为第四组工作面;所述的相邻是相抵相邻或者所述的相邻是间隙相邻;所述的阻尼装置包括倾斜设置;所述的倾斜,其相对于旋转轴心线而言;所述的倾斜设置,其为以下七者中的任意一者:a.第二组工作面倾斜设置;b.第三组工作面倾斜设置;c.相抵相邻的第四组工作面倾斜设置;d.第二组工作面倾斜设置,以及第三组工作面倾斜设置;e.第二组工作面倾斜设置,以及相抵相邻的第四组工作面倾斜设置;f.第三组工作面倾斜设置,以及相抵相邻的第四组工作面倾斜设置;g.第二组工作面倾斜设置,第三组工作面倾斜设置,以及相抵相邻的第四组工作面倾斜设置;所述的推块与所述的阻尼块轴向相抵并推动阻尼块摩擦面和阻尼机构腔体的圆形壁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香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