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6341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升压器分别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蒸汽发生器、丙烯槽车、丙烯储罐相连,升压器的中心线处设置导流管,导流管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相连,丙烯槽车与丙烯储罐通过共同的管线与升压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改进了目前丙烯的加压卸车、输送物料方式,节约了能源;消除了安全隐患,达到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停用丙烯泵可消除震动,稳定生产负荷,使流量计计量更加准确,保证盘点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本技术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升压器分别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蒸汽发生器、丙烯槽车、丙烯储罐相连,升压器的中心线处设置导流管,导流管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相连,丙烯槽车与丙烯储罐通过共同的管线与升压器相连。本技术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改进了目前丙烯的加压卸车、输送物料方式,节约了能源;消除了安全隐患,达到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停用丙烯泵可消除震动,稳定生产负荷,使流量计计量更加准确,保证盘点准确性。【专利说明】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丙烯卸车、丙烯储罐发料时均需开加压泵。压力不足时,还要增开丙烯压缩机,通过丙烯气相给丙烯储罐进行加压,压力控制不稳定,给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且丙烯压缩机及发料泵为皮带传动,会因产生静电而存在安全隐患,在《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液化烃类物料输送不允许使用皮带传动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改进目前丙烯的加压卸车、输送物料方式,节约能源,解决安全隐患,便利操作,稳定生产负荷。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升压器分别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蒸汽发生器、丙烯槽车、丙烯储罐相连,升压器的中心线处设置导流管,导流管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相连,丙烯槽车与丙烯储罐通过共同的管线与升压器相连。 所述升压器材质为普通A3碳钢。 所述导流管直径为108mm,壁厚为8mm。 本技术所述的升压器内增加了导流管,区别于常规换热器,其作用为:一是防止换热器发生气阻现象,使换热均匀;二是对导流管内液体进行局部预热,减少了列管焊口因过高温差而涨缩泄漏的风险。 所述升压器的上部设置进料管,导流管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通过进料管相连。 所述升压器的上部设置蒸汽进口,蒸汽进口位于进料管下方,蒸汽进口连接蒸汽发生器。 所述升压器顶部设置丙烯出口,丙烯槽车与丙烯储罐通过共同的管线与丙烯出口相连。 升压器底部设置备用丙烯进口,丙烯进口通过管线与导流管相连。 所述蒸汽发生器输出的为低压蒸汽,蒸汽温度为140°C,压力为0.2-0.3Mpa。 所述升压器丙烯出口的压力为恒定值1.0-1.5Mpa,丙烯出口压力与蒸汽进口压力通过调节阀实现自控调节。 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工作时,丙烯通过液态丙烯输送装置从进料管进入升压器中的导流管,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进口向升压器内部输送蒸汽,丙烯经蒸汽加热升温至30°C左右,压力升至1.0Mpa以上,升压后的丙烯蒸汽经过列管气化后进入升压器顶部,再经过丙烯出口一部分分流至丙烯槽车进行卸车,一部分进入丙烯储罐对丙烯储罐加压,向车间输送物料。 在升压器工作不稳定、发生气阻时,手动开启备用丙烯进口处的阀门,液态丙烯从备用丙烯进口进入升压器中的导流管后继续汽化升压,保持系统压力稳定。 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改进了目前丙烯的加压卸车、输送物料方式,节约了能源;消除了安全隐患,达到《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停用丙烯泵可消除管线震动,稳定生产负荷,使流量计计量更加准确,保证盘点准确性。本技术实现了每年节约设备维修成本5万元;节约电能188,580元(22KW*24小时/天*350天*0.6元+37KW*10小时/天*350天*0.6元),共计节约23.86万元。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升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态丙烯输送装置;2、蒸汽发生器;3、升压器;4、丙烯槽车;5、丙烯储罐;6、丙烯出口 ;7、排气口 ;8、备用丙烯进口 ;9、导淋口 ;10、疏水口 ;11、导流管;12、列管;13、蒸汽进口 ; 14、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升压器3分别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1、蒸汽发生器2、丙烯槽车4、丙烯储罐5相连,升压器3的中心线处设置导流管11,导流管11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I相连,丙烯槽车4与丙烯储罐5通过共同的管线与升压器3相连。 所述升压器3材质为普通A3碳钢。 所述导流管11直径为108mm,壁厚为8mm。 所述升压器3的上部设置进料管14,导流管11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I通过进料管14相连。 所述升压器3的上部设置蒸汽进口 13,蒸汽进口 13位于进料管14下方,蒸汽进口13连接蒸汽发生器2。 所述升压器3顶部设置丙烯出口 6,丙烯槽车4与丙烯储罐5通过共同的管线与丙烯出口 6相连。 升压器3底部设置备用丙烯进口 8,丙烯进口 8通过管线与导流管11相连。 所述蒸汽发生器2输出的为低压蒸汽,蒸汽温度为140°C,压力为0.25Mpa。 所述升压器3丙烯出口 6的压力为恒定值1.2±0.2Mpa,丙烯出口 6压力与蒸汽进口 13压力通过调节阀实现自控调节。 所述升压器3上还设置常规的排气口 7、导淋口 9、疏水口 10、列管12,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常规设置就可以实现。 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工作时,丙烯通过液态丙烯输送装置I从进料管14进入升压器3中的导流管11,蒸汽发生器2通过蒸汽进口 13向升压器3内部输送蒸汽,丙烯经蒸汽加热升温至30°C,压力升至1.1Mpa,升压后的丙烯蒸汽经过列管12气化后进入升压器3顶部,再经过丙烯出口 6 —部分分流至丙烯槽车4进行卸车,一部分进入丙烯储罐5对丙烯储罐5加压,向车间输送物料。 在升压器3工作不稳定、发生气阻时,手动开启备用丙烯进口 8处的阀门,液态丙烯从备用丙烯进口 8进入升压器3中的导流管11后继续汽化升压,保持系统压力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升压器(3)分别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I)、蒸汽发生器(2)、丙烯槽车(4)、丙烯储罐(5)相连,升压器(3)的中心线处设置导流管(11),导流管(11)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I)相连,丙烯槽车(4)与丙烯储罐(5)通过共同的管线与升压器(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升压器(3)材质为普通A3碳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导流管(11)直径为108mm,壁厚为8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升压器(3)的上部设置进料管(14),导流管(11)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I)通过进料管(14)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升压器(3)的上部设置蒸汽进口(13),蒸汽进口(13)位于进料管(14)下方,蒸汽进口(13)连接蒸汽发生器⑵。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升压器(3)顶部设置丙烯出口(6),丙烯槽车(4)与丙烯储罐(5)通过共同的管线与丙烯出口(6)相连。7.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汽化加压卸车输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升压器(3)分别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1)、蒸汽发生器(2)、丙烯槽车(4)、丙烯储罐(5)相连,升压器(3)的中心线处设置导流管(11),导流管(11)与液态丙烯输送装置(1)相连,丙烯槽车(4)与丙烯储罐(5)通过共同的管线与升压器(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将顺孙晓爱姚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