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才三专利>正文

一体式免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33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体式免充气轮胎,属于车辆配件领域。现有免充气胎片组合式轮胎为双层结构,内胎需串接安装后才能使用,装配麻烦,使用成本高;串接安装对胎片加工要求高,位置偏差会造成相邻胎片插接不到位,内胎不能保持设定规则形状,影响轮胎的正常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式免充气轮胎,包括环形轮胎本体,其外侧为胎冠,内侧为胎座,所述轮胎本体由若干单元体沿周向连接构成,单元体上部为胎冠,底部为胎座,相邻单元体的胎冠和胎座部分延伸连接在单元体之间形成间隔腔,单元体内设有通孔连通两侧的间隔腔,所述单元体连接构成的免充气轮胎为一体成型制得,所述轮胎较现有免充气胎片组合式轮胎结构简化,使用前无需拼装连接,换修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免充气轮胎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配件
,特别是一种无需充气使用的一体式免充 气轮胎。
技术介绍
常见车辆上用的充气轮胎由外胎包充气内胎,使用前内胎要充气,充气 内胎在使用中易扎破,车辆行驶中突然暴胎更会引发交通事故,存在安全隐 患。故申请人在先申请了一种无需充气即可使用的免充气胎片组合式轮胎(申请号200610053262. X),该轮胎结构包括钢圈、外胎和内胎,所述内胎由沿 钢圈排列的复数个胎片串接而成,胎片两侧设有可插接配合的连接孔和连接 件。这种轮胎还是内、外双层结构,内胎需串接安装后才能使用,装配麻烦, 使用成本高;串接安装对胎片加工质量要求高,连接孔和连接件位置有偏差 会造成相邻胎片插接不到位,内胎不能保持设定规则形状,影响内胎组装和 轮胎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在先申请免充气轮胎 的技术缺陷,提供一体式免充气轮胎,所述轮胎较现有免充气胎片组合式轮 胎结构简化,使用前无需拼装连接,维修更换更快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式免充气轮胎,包括环形轮胎本体,其外侧 为胎冠,内侧为胎座,其特征是所述轮胎本体由若干单元体沿周向连接构成, 单元体上部为胎冠,底部为胎座,相邻单元体的胎冠和胎座部分延伸连接在 单元体之间形成间隔腔,单元体内设有通孔连通两侧的间隔腔,所述单元体 连接构成的免充气轮胎为一体成型制得。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原有胎片插接串连安 装带来的缺点,无需外胎,轮胎形状规则用时稳定性好,结构更为简化,维修和更换很便捷;利用单元体上的通孔和单元体之间的间隔腔内储存空气满 足轮胎工作弹性需要。此外,该轮胎可采用高弹性的塑料或聚胺脂橡胶等材 料用浇制或压制脆酥吹塑工艺制成,工作弹性更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元体两侧设有肋条在单元体隔出环绕通孔的弧形隔槽。 通过肋条分隔轮胎内腔,增强轮胎整体弹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弧形隔槽内设有加强筋将弧形隔槽分隔成若干沿周向环绕 通孔的分隔槽。加强筋的作用是增加支撑强度,同时依靠若干密布的分隔槽 进一步缓解轮胎工作时的挤压变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元体内胎座上方设有加强筋分隔出若干并列的平行隔 槽,平行隔槽可增强胎座弹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隔槽内开有形变孔,所述形变孔导通单元体两侧的分隔 槽。通过开设形变孔减少轮胎制造用料,降低成本;形变孔有助于提高轮胎弹性,提高足够变形空间,避免轮胎工作时变形过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元体内设有和轮胎本体截面相配的弧形金属网。内设金 属网可以增加轮胎支撑强度,提供更高强度和弹性以满足大载重车辆使用要 求,同时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胎座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定位凸棱。轮胎和轮毂装配时, 两侧凸棱可用于压紧轮毂,增加摩擦力避免轮胎在使用时相对轮毂移位打滑。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相邻单元体胎冠和胎座连接处内凹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 作用是使轮胎和轮毂接触的安装处形成连续间隔的防滑条纹,避免车轮运动中轮胎和轮毂之间的相对滑动;安装槽和轮毂表面形成的空隙可以满足轮胎 变形需要,吸收轮胎受到的挤压冲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胎冠或胎座上开有透气孔使间隔腔和外界相通。透气孔可 以使间隔腔和外界连通,借助空气流动带走车辆行驶中轮胎产生的热量,避 免轮胎发热变软甚至变形,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当透气孔开设在胎冠上时 直接和外界空气流通,当透气孔开设在胎座上时通过轮胎和轮毂内凹安装面 之间形成的空隙和外界空气流通。此外,也可通过在轮胎上沿周向安装多个 气门作普通充气轮胎使用,当气门芯拔出时轮胎借助气管和外界通气成为免充气轮胎,本专利技术即成为充气和免充气两用轮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胎冠和胎座开有横向透气孔使间隔腔和外界相通,轮胎本 体两侧开有若干等距间隔的平行盲孔。透气孔可以使隔腔和外界连通,让空 气流动带走车辆行驶中轮胎产生的热量,避免轮胎发热变软甚至变形,提高 车辆行驶安全性;盲孔作用是减少用料、增加轮胎弹性。本专利技术通过整体成型制造的一体式免充气轮胎避免了现有胎片组合式轮 胎需要逐个串接安装胎片带来的缺陷,没有外胎,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 要求,轮胎形状规则使用时稳定性好,维修和更换也很方便。此外轮胎本体 的胎冠顶面还可以设置多条凸起的胎趾形成防滑条纹,增大轮胎和底面摩擦 力,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示意图。 图2:图1的A — A向视图。 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示意图。图4:图3的B—B向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示意图。图6:图5的C一C向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示意图。图8:图7的D—D向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示意图。图10:图9的E—E向视图。图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示意图。图12:图11的F—F向视图。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示意图。图14:图13的G—G向视图。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示意图。图16:图15的H—H向视图。图中l.胎趾、2.胎冠、3.胎座、4.形变孔、5.加强筋、6.分隔槽、7.肋条、8.通孔、9.间隔腔、IO.弧形隔槽、ll.透气孔、12.隔槽、13.定位凸 棱、14.金属网、15.盲孔、16.安装槽、1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 2所示, 一体式免充气轮胎,包括整体成型制得的环形 轮胎本体,轮胎本体由若干单元体沿周向连接构成,单元体上部为胎冠2,底 部为胎座3,胎冠顶面设有多条凸起的胎趾1形成防滑条纹,相邻单元体的胎 冠和胎座部分延伸连接在单元体之间形成间隔腔9,胎冠2和胎座3上开有透 气孔11使间隔腔9和外界相通,所述单元体内设有通孔8连通两侧的间隔腔, 单元体两侧设有肋条7在单元体隔出环绕通孔8的弧形隔槽,弧形隔槽内设 有加强筋5将弧形隔槽分隔成若干沿周向环绕通孔8的分隔槽6,分隔槽6内 开有形变孔4,形变孔导通单元体两侧的分隔槽6。安装使用时将轮胎套置在 轮毂上,胎冠朝外,胎座朝内紧贴轮毂安装面。实施例2如图3 4所示, 一体式免充气轮胎,包括整体成型制得的环形 轮胎本体,轮胎本体由若干单元体沿周向连接构成,单元体上部为胎冠2,底 部为胎座3,胎冠顶面设有多条凸起的胎趾1形成防滑条纹,相邻单元体的胎 冠和胎座部分延伸对接在两单元体之间形成间隔腔9,胎冠2上开有透气孔 11使间隔腔9和外界相通。安装使用时将轮胎套置在轮毂上,胎冠朝外,胎 座朝内紧贴轮毂安装面。实施例3如图5 6所示, 一体式免充气轮胎,包括整体成型制得的环形 轮胎本体,轮胎本体由若干单元体沿周向连接构成,单元体上部为胎冠2,底 部为胎座3,胎冠顶面设有多条凸起的胎趾1形成防滑条纹,相邻单元体的胎 冠和胎座部分延伸对接在两单元体之间形成间隔腔9,胎冠2上开有透气孔 11使间隔腔9和外界相通,单元体内设有通孔8连通两侧的间隔腔,单元体 两侧设有肋条7在单元体隔出环绕通孔8的弧形隔槽,弧形隔槽内设有加强 筋5将弧形隔槽分隔成若干沿周向环绕通孔8的分隔槽6,单元体内胎座3上 方设有加强筋5分隔出若干并列的平行隔槽12,单元体内设有和轮胎本体截 面相配的弧形金属网14,胎座3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定位凸棱13。安装使用时将轮胎套置在轮毂上,胎冠朝外,胎座朝内紧贴轮毂安装面,此时定位凸 棱紧贴轮毂两侧内壁。实施例4如图7 8所示, 一体式免充气轮胎,包括整体成型制得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式免充气轮胎,包括环形轮胎本体,其外侧为胎冠(2),内侧为胎座(3),其特征是所述轮胎本体由若干单元体沿周向连接构成,单元体上部为胎冠(2),底部为胎座(3),相邻单元体的胎冠和胎座部分延伸连接在单元体之间形成间隔腔(9),单元体内设有通孔(8)连通两侧的间隔腔,所述单元体连接构成的免充气轮胎为一体成型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才三
申请(专利权)人:许才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