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晓光专利>正文

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012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设在轮胎内、给轮胎自动补气、并能稳定轮胎气压的一种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其设计方案是,结构中分稳压和自动充气两部分,稳压部分中阀体成“┻”形,在它的孔内设有压力调节螺栓、弹簧、气针,气针座上设有排气孔,在气针两侧的吸气孔内设有逆止阀;自动充气部分中在活塞上设有的斜角沟槽内装有气环,气环左、右移动、形成斜角定向密封,活塞杆内孔与吸气孔相通,与气缸缸体轴向滑动的活塞杆支撑套连接二通拉杆用连接器将气缸固定在轮胎内壁上,橡胶管将两部分中的吸气孔连接构成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车辆行驶更安全、可靠,克服了因气压过高易产生爆胎的不安全因素,使轮胎的压力控制在正常水平,延长了轮胎的寿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设在轮胎内的、可给轮胎自动补充气体、并能稳定轮胎气压的一种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胎在运转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气压不足的现象,每当轮胎气压不足,就要通过空气压缩机给其补充气体,否则就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也影响车胎的使用寿命。为克服经常用空气压缩机补充气体的麻烦,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本专利技术人在申请号200520091542·0,名为“轮胎动充气器”的专利申请中,实现了给轮胎的自动充气,但对于因天气变化、或地面不平、或在超重的情况下产生轮胎内气压过高,易发生爆胎的不安全因素还没有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气压过高、轮胎易发生爆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即能给轮胎自动充气、又能保证轮胎气压稳定的一种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其设计方案是,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的结构分稳压和自动充气两部分,稳压部分中的阀体设计成“”形,在它的心孔内设有压力调节螺栓、弹簧、气针,气针座上设有排气孔,在气针两侧阀体的吸气孔内设有逆止阀;自动充气部分中在气缸内的活塞上设有斜角沟槽,斜角沟槽内设有气环,利用气环的左、右移动、斜角定向密封,完成吸气、排气过程,在气缸内还设有与气缸缸体轴向滑动的活塞杆支撑套,活塞杆支撑套连接二通拉杆将气缸的一端固定在轮胎内壁上,二通拉杆的吸气孔通过橡胶管与稳压部分中的吸气孔连接成为一体。本技术的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与有技术相比,可使车辆行驶更安全、更可靠,它除了具有车辆在行驶中自动充气的功能,又克服了因气压过高、易产生爆胎的不安全因素,使轮胎的压力始终控制在正常水平,有利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结构中采用的活塞斜角线密封技术,密封效果好。稳压部分也可以单独使用,控制轮胎不超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中稳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中自动充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活塞斜角定向密封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3,本技术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由稳压和自动充气两部分构成,其稳压部分的结构(见图1)是在“”形的阀体1的上口外设有护罩2,在阀体1与护罩2之间设有一层用于防尘的过滤网3,护罩2下方的压帽4将阀体1固定在轮毂上,在阀体1的心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气门芯5、压力调节螺栓6、弹簧7、气针8、气针座9,设在气针座9中心的排气孔10,在气针座9与阀体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11,在气针8两侧阀体的吸气孔12内各设有一个逆止阀13。自动充气部分的结构(见图2),在气缸16右端心孔内设有气针17、在心孔的两侧设有与心孔相通的排气孔18,在气缸16的活塞21上开有4个斜角沟槽,在与斜角沟槽斜边对应处设有进气孔22,活塞杆的内孔与进气孔22相通,在斜角沟槽内设有气环23,在气缸16内还设有一个与气缸缸体轴向滑动的活塞杆支撑套24,在活塞杆支撑套24的右侧也设有斜角沟槽,在斜角沟槽内设有气环25,在斜角沟槽的斜边对应处设有排气孔26,活塞杆支撑套24与二通拉杆28螺纹连接,二通拉杆28的吸气孔29与活塞杆的内孔相通,在活塞杆支撑套24与二通拉杆28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27,连接器19呈“工”形它的上部与气缸16和二通拉杆28端头的内槽勾连,下部通过橡胶板31将其固定在轮胎内壁的两侧上,用压帽20固牢。结构中是将两个自动充气部分分别固定在轮胎内的对称位置上,将稳压部分安装在气嘴位置上,橡胶管14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在气嘴位置的稳压部分中阀体1两侧的吸气孔12和自动充气部分的二通拉杆28上的吸气孔29连接,并用压帽15、压帽30固牢,使两部分连接成整体。其工作原理是当给轮胎充气后,如果气压超出所设定范围,稳压部分工作,排出多余的气体至正常气压,用气门芯5封口,轮胎内的气体处于饱和时,自动充气部分中的活塞21静止不动。当轮胎内的气体不足时,着地部位轮胎的侧面在重力的作用下被挤压变形,向外扩张产生拉力,这时二通拉杆28被拉动、带动活塞21向左运动,气环23受压力的推动向右靠近,离开斜角密封的斜面,空气进入右气室完成吸气,活塞两侧一端吸气,一端排气,同时进行。当自动充气部分随轮胎转至离开地面时,轮胎的侧面向内收缩,使活塞21向右移动,气环23受气体的推动靠紧斜面形成线密封,压缩空气从排气孔18排出。如补充气体超出规定范围时,此时超压气体就会把稳压部分中的气针8顶开,气体通过排气孔10进入吸气孔12,通过与吸气孔12连接的橡胶管14,使自动充气部分内、外气体压力相等而停止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它包括有阀体(1)、护罩(2)、过滤网(3)、压帽(4)、(15)、(20)、(30)、气门芯(5)、密封胶圈(11)、(27)、橡胶管(14)、气缸(16)、连接器(19))、活塞(21)、橡胶板(3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在稳压部分中 形阀体(1)心孔内、在气门芯(5)下方依次设有的压力调节螺栓(6)、弹簧(7)、气针(8)、气针座(9),在气针座(9)中心上设有的排气孔(10),在气针(8)两侧阀体(1)的吸气孔(12)内设有的逆止阀(13),还包括有自动充气部分中的在气缸(16)右端心孔内设有的气针(17),心孔两侧的排气孔(18),在气缸(16)内的活塞(21)上开有的斜角沟槽,在斜角沟槽的斜边对应处设有的吸气孔(22),设在斜角沟槽内的气环(23),在气缸(16)内的与气缸缸体轴向滑动的活塞杆支撑套(24),在活塞杆支撑套(24)的斜角沟槽内设有的气环(25),在活塞杆支撑套(24)的斜角沟槽的斜边对应处设有的排气孔(26),和与活塞杆支撑套(24)螺纹连接着的二通拉杆(28),及二通拉杆(28)上的吸气孔(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橡胶管(1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稳压部分的吸气孔(12)和自动充气部分的吸气孔(2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活塞杆带有与吸气孔(22)相通的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19)呈“工”形,它的上部与气缸(16)和二通拉杆(28)端头的内槽勾连,下部通过橡胶板(31)将其固定在轮胎内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设在轮胎内、给轮胎自动补气、并能稳定轮胎气压的一种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其设计方案是,结构中分稳压和自动充气两部分,稳压部分中阀体成“┻”形,在它的孔内设有压力调节螺栓、弹簧、气针,气针座上设有排气孔,在气针两侧的吸气孔内设有逆止阀;自动充气部分中在活塞上设有的斜角沟槽内装有气环,气环左、右移动、形成斜角定向密封,活塞杆内孔与吸气孔相通,与气缸缸体轴向滑动的活塞杆支撑套连接二通拉杆用连接器将气缸固定在轮胎内壁上,橡胶管将两部分中的吸气孔连接构成整体。本技术使车辆行驶更安全、可靠,克服了因气压过高易产生爆胎的不安全因素,使轮胎的压力控制在正常水平,延长了轮胎的寿命。文档编号B60C23/12GK2878111SQ20062008948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祝晓光 申请人:祝晓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自动充气稳压器,它包括有阀体(1)、护罩(2)、过滤网(3)、压帽(4)、(15)、(20)、(30)、气门芯(5)、密封胶圈(11)、(27)、橡胶管(14)、气缸(16)、连接器(19))、活塞(21)、橡胶板(3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在稳压部分中“┻”形阀体(1)心孔内、在气门芯(5)下方依次设有的压力调节螺栓(6)、弹簧(7)、气针(8)、气针座(9),在气针座(9)中心上设有的排气孔(10),在气针(8)两侧阀体(1)的吸气孔(12)内设有的逆止阀(13),还包括有自动充气部分中的在气缸(16)右端心孔内设有的气针(17),心孔两侧的排气孔(18),在气缸(16)内的活塞(21)上开有的斜角沟槽,在斜角沟槽的斜边对应处设有的吸气孔(22),设在斜角沟槽内的气环(23),在气缸(16)内的与气缸缸体轴向滑动的活塞杆支撑套(24),在活塞杆支撑套(24)的斜角沟槽内设有的气环(25),在活塞杆支撑套(24)的斜角沟槽的斜边对应处设有的排气孔(26),和与活塞杆支撑套(24)螺纹连接着的二通拉杆(28),及二通拉杆(28)上的吸气孔(2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祝晓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