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思福专利>正文

一种多气室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122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气室内胎,属于运输领域,包括内胎和气门嘴,特征是内胎设置多个气室,各气室交界部位设置共用进气阀,其上设进气分管,气门嘴设进气分孔,气门嘴与共用进气阀之间连接有分隔气道的共用进气主管,进气分管、进气分孔、分隔气道之设置数量,均与内胎气室设置数量相对应,本新型杜绝了车辆高速行驶中因轮胎被扎漏气而发生的交通事故,解除了驾驶员在恶劣天气和人烟稀少地段补换轮胎的困难和忧虑。(*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气室内胎,属于运输领域,特别涉及车辆内胎的结构。车辆行驶中轮胎被扎突然漏气,是驾驶员最讨厌的故障之一,也是交通肇事的一大隐患,近年来虽有一些解决办法诸如:内胎中设防扎垫片、充填堵漏胶、双内胎双气门嘴等,但以上办法不是对所有车辆都有效的措施,或者只能临时应付,不经补胎或换轮胎就不能正常行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行驶中轮胎被扎漏气后,不用换、补轮胎,仍能正常行驶的一种多气室内胎。一种多气室内胎,包括内胎和气门嘴,其内胎里依据使用车型和载重量设置有多个气室,各气室交界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共用进气阀,其上设置进气分管的数量与气室的数量相对应,气门嘴底部设置进气分孔的数量也与气室的数量相对应,气门嘴与共用进气阀之间连接一根与进气分孔数量相对应的具有分隔气道的共用进气主管。本技术为车辆的安全和正常行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杜绝了车辆高速行驶中因轮胎被扎漏气而发生的交通事故,解除了驾驶员在恶劣天气中和人烟稀少的地段被换轮胎的困难和忧虑。图1:重型车辆多气室内胎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轻型车辆多气室内胎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内胎共用进气主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内胎气门嘴剖示图结合附图详述其实施例:-->1.多气室内胎,包括内胎1和气门嘴2,内胎1里依据使用车型和载重量设置有多个气室3,如重型车辆轮胎之内胎可设8个气室,其中心部位设置有共用进气阀4,其上设置8个进气分管5,如图1,气门嘴2设置8个进气分孔6,如图4,气门嘴2与共用进气阀4之间连接一根有8个分隔气道8的共用进气主管7,如图3。2.轻型车辆多气室内胎气室3的设置可以是在内胎1的外圆即接触地面部位设5个,内圆部位设1个,如图2,其进气分管5、进气分孔6、分隔气道8的设置数量均与气室3相对应,即6个,总之气室3设置的数量是依据使用车型和载重量,在内胎外径周长每2-10厘米处设置1个。轮胎充气时,由气门嘴2通过共用进气主管7的分隔气道8及共用进气阀4上的进气分管5,分别向各气室3同时充气,充足后封闭气门嘴2即可,车辆行驶中一旦轮胎被扎漏气,只能出现其中一个气室漏气,其它气室就会挤过来充填已漏气气室的位置,而不影响整个轮胎的充气程度,车辆照常行驶,除非一半以上的气室被扎漏气,才需更换轮胎或修补内胎,给驾驶员带来极大的方便与安全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气室内胎,包括内胎(1)和气门嘴(2),其特征在于内胎(1)里依据使用车型和载重量设置有多个气室(3),各气室(3)交界之中心部位设置有共用进气阀(4),其上设置的进气分管(5)之数量与气室(3)的数量相对应,气门嘴(2)底部设置的进气分孔(6)也与气室(3)的数量相对应,气门嘴(2)与共用进气阀(4)之间连接一根与进气分孔(6)数量相对应的具有分隔气道(8)的共用进气主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气室内胎,包括内胎(1)和气门嘴(2),其特征在于内胎(1)里依据使用车型和载重量设置有多个气室(3),各气室(3)交界之中心部位设置有共用进气阀(4),其上设置的进气分管(5)之数量与气室(3)的数量相对应,气门嘴(2)底部设置的进气分孔(6)也与气室(3)的数量相对应,气门嘴(2)与共用进气阀(4)之间连接一根与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福
申请(专利权)人:李思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