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从华专利>正文

车用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18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轮胎,在传统轮胎的环管形气腔(1)内增加一层环形中间层(2),使单一气腔隔离成两个气腔,该车用轮胎有两根供气管(3,4),供气管(3)穿过中间层(2),与中间层(2)连为一体,当使用供气管(3)时,气体充入中间层(2)与轮胎外侧(1a)间的气腔,中间层(2)向轮胎的内侧(1b)靠拢,若轮胎的外侧(1a)漏气或爆胎,可改用供气管(4)充气,中间层(2)向轮胎的外侧(1a)靠拢,取代外侧起作用。车用轮胎漏气或爆胎时,不必马上修补或更换。该轮胎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及重型机动车,该轮胎可为内胎或无内胎的充气轮胎。(*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轮胎本技术涉及车用轮胎。常规的车用轮胎只有一个气腔,如果在行驶中漏气、爆胎,则需要将穿孔的轮胎立即修补或更换。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新型轮胎,轮胎漏气或爆胎后,不用立即修补或更换,只需重新充气就能继续行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传统的轮胎环管形气腔内增加一层环形中间层,中间层使轮胎单一气腔隔离成两个气腔,中间层是在轮胎制造过程中,用相同的橡胶材料制作而成,该轮胎还包括两根供气管,其中一根供气管穿过中间层,与中间层连为一体,该供气管给轮胎外侧与中间层间的气腔充气。另一根供气管可给轮胎内侧与中间层构成的气腔充气。使用一供气管时,就将该供气管插入气门嘴。本技术的目的也可这样实现,在传统的轮胎环管形气腔内增加一层环形中间层,中间层使轮胎单一气腔隔离成两个气腔,中间层是在轮胎制造过程中,用相同的橡胶材料制作而成,该轮胎还包括两根供气管,其中一根供气管穿过中间层,与中间层连为一体,该供气管给轮胎外侧与中间层构成的气腔充气。另一根充气管可给轮胎内侧与中间层构成的气腔充气。该车用轮胎可以有两个气门嘴,-->所述两个供气管分别插上一个气门嘴。本技术因增加了中间层,使轮胎有两个气腔,当采用与中间层连在一起的供气管充气时,气体进入外侧与中间层构成的气腔,中间层向内侧靠拢。当轮胎的外侧漏气、爆胎时,立即排除障碍(如钉子或碎玻璃片),使用另一供气管充气,气体进入中间层与内侧构成的气腔,中间层向外侧靠拢,取代了漏气、爆胎的外侧,由此可见车用轮胎漏气或爆胎后不必马上修补或换胎,充气后就可继续使用。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图1为一个气门嘴的车用轮胎的剖视图。图2为两个气门嘴的车用轮胎的剖视图。图3为与中间层为一体的供气管充气后轮胎的A-A截面图。图4为使用另一供气管充气后轮胎的A-A截面视图。图1中的一种车用轮胎,由环管形气腔1、中间层2、供气管3、供气管4、气门嘴5组成,中间层2是在轮胎制作过程中,用相同的橡胶材料制做而成,中间层2面积略小于或等于轮胎外层1的二分之一,供气管3穿过中间层,与中间层连为一体,供气管3用线状物与供气管4系在一起。图2中的车用轮胎,由环管形气腔1、中间层2、供气管3、供气管4、两个气门嘴5、5a,供气管3插到气门嘴5上,供气管4插到气门嘴5A上。如图3当用供气管3充气时,气体进入轮胎外侧1a与中间层间-->的气腔,中间层向轮胎的内侧1b靠拢。当轮胎的外侧被玻璃扎破或漏气时。如图4,使用供气管4充气,气体进入由中间层2与轮胎内侧1b构成的气腔内,中间层向轮胎外侧1a靠拢,以取代轮胎外侧的作用。为使轮胎长期具有这种功能,在回到目的地或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对爆破轮胎部位进行修补,只有中间层不漏气或爆胎,这只轮胎就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必立即修补或换胎。所设计的轮胎可适用自行车、三轮车、汽车及重型车。所设计的轮胎可是内胎或无内胎的充气轮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轮胎,包括环管形气腔(1)、气门嘴(5)、供气管(4),其特征是:所述环管形气腔(1)内增加一层环形中间层(2),中间层(2)使单一气腔隔离成两个气腔,供气管(3)穿过中间层(2),与中间层(2)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轮胎,包括环管形气腔(1)、气门嘴(5)、供气管(4),其特征是:所述环管形气腔(1)内增加一层环形中间层(2),中间层(2)使单一气腔隔离成两个气腔,供气管(3)穿过中间层(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从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从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