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德铭专利>正文

免充气螺旋弹簧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041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不用充气的轮胎,以螺旋弹簧代替橡胶内胎作为缓冲减震装置,免去了一般橡胶轮胎经常性的充气、修补工作,使用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轮胎无需保养维修,长期无费用运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充气螺旋弹簧轮胎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轮胎,尤其适用于自行车、人力三轮车、人力平板车等轻型低速车辆。众所周知,现有一切运输车辆的车轮,均以充气橡胶轮胎作为缓冲减震装置。充气轮胎的最大缺点在于,内胎只要产生一个微小的破裂点,整个轮胎立即失效,车辆便不能使用。而由于内胎的脆弱性,以及气候和路况的复杂性,内胎发生破裂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这就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充气轮胎的上述缺陷,为使用者提供一种不需经常充气和修补的方便轮胎。本技术采用螺旋弹簧代替橡胶内胎作为缓冲减震机构,它由套在车轮钢圈上的环状螺旋弹簧以及覆盖其外的橡胶胎面构成。具体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融合式结构,即螺旋弹簧与橡胶胎面融合为一体,轮胎外形为无端圆环或两端带有接头的开口式弹性软管;另一种为分离式结构,即螺旋弹簧与橡胶胎面互相分开,螺旋弹簧装在橡胶胎面的空腔内,一起套在车轮钢圈上。分离式结构的优点是螺旋弹簧与橡胶胎面可分别更新。为使通过弹簧传递到胎面的载荷均匀分散,避免橡胶体发生过快的局部磨损,在弹簧圆环的最外圆周上焊接一圈薄带状的弹性材料。分离式结构的弹簧圆环内圆周上压合一圈橡胶体,以固定螺旋弹簧各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为:1.由于取消了橡胶内胎,轮胎无需充气,因而免去了传统轮胎经常性的打气、修补等工作,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2.减震效果好。只要选取合适的弹性材料,根据载荷大小及特性确定适当的弹性线材直径和弹簧圈数,都可以获得理想的缓冲减震效果。3.轮胎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不用维修,长期无费用运行,直至磨损报废为止,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经济效益良好。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结构:图1是螺旋弹簧轮胎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融合式结构的A-A剖面(局部)图;图3是分离式结构中螺旋弹簧的A-A剖面(局部)图;图4是融合式结构的B-B断面图;图5是分离式结构的B-B断面图。从图1中看到,本技术的螺旋弹簧轮胎由橡胶胎面1和被其所包裹的螺旋弹簧2构成,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轮胎,使用时直接套在车轮钢圈上。从图2和图4中看到,融合式结构的螺旋弹簧2埋藏在胎面橡胶体1内,在螺旋弹簧2的最外圆周上连接有薄带状的弹性材料3。从图3和图5中看到,分离式结构的螺旋弹簧2最外圆周上连接有薄带状的弹性材料3,在最内圆周上压合有带状橡胶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充气螺旋弹簧轮胎,其特征在于它由套在车轮钢圈上的环状螺旋弹簧(2)和覆盖其外的橡胶胎面(1)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充气螺旋弹簧轮胎,其特征在于它由套在车轮钢圈上的环状螺旋弹簧(2)和覆盖其外的橡胶胎面(1)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螺旋弹簧轮胎,其特征在于螺旋弹簧(2)与橡胶胎面(1)融合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螺旋弹簧轮胎,其特征在于螺旋弹簧(2)同橡胶胎面(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德铭
申请(专利权)人:黎德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