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地连墙与重力式锚碇共同受力的复合锚碇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893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式地连墙与重力式锚碇共同受力的复合锚碇基础,包括混合式地连墙、内衬砌、帽梁、顶板、底板、内隔墙、填芯和锚体,其中混合式地连墙设置于周圈,由下墙体和上墙体组成;内衬砌紧贴混合式地连墙内侧,由上衬砌、下衬砌组成,分别与上墙体和下墙体牢固连接;帽梁位于混合式地连墙和内衬砌顶部;底板位于内衬砌内侧下部、通过穿孔型钢连接件实现与下衬砌和下墙体的牢固连接;内隔墙与填芯位于底板之上;顶板位于内隔墙与填芯之上,锚体位于顶板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混合式地连墙由临时围护结构变为与内衬砌、底板、顶板共同承受主缆拉力的永久受力结构的转变,减小了悬索桥锚碇基础的规模,增强了基础抗滑移抗倾覆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式地连墙与重力式锚碇共同受力的复合锚碇基础,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式地连墙与重力式锚碇共同受力的复合锚碇基础包括混合式地连墙(1)、内衬砌(2)、帽梁(3)、顶板(4)、底板(5)、内隔墙(6)、填芯(7)和锚体(8),其中:混合式地连墙(1)设置于周圈,内衬砌(2)紧贴于混合式地连墙(1)内侧;帽梁(3)位于混合式地连墙(1)和内衬砌(2)的顶部,底板(5)位于内衬砌(2)的内侧下部;内隔墙(6)和填芯(7)位于底板(5)之上,顶板(4)位于内隔墙(6)和填芯(7)之上,锚体(8)位于顶板(4)之上;锚体(8)包括前支墩(13)、前锚室(14)和后锚室(15);填芯(7)位于后锚室(15)底部由顶板(4)、底板(5)与内隔墙(6)围成的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平张喜刚陈占力吴明远梅刚刘高付佰勇过超黄李骥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