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8988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碇系统,包括混凝土底板、锚碇块体、缆索、锚固件,所述锚碇块体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底板的两端和两侧的锚碇块体都安装有锚固件,缆索将底板两端的锚固件与两侧的锚碇块体上的锚固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当地震作用发生时,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滑动位移产生的滑移力通过缆索传递到远离底板的锚碇上,而锚碇由于与主体结构解耦且为稳定岩体或者完全埋置于土中的块体,抗滑移能力强,作用原理类似于船只的锚具,可以限制结构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从而达到抗滑移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厂厂房安全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保证核电厂厂房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整体滑移失稳的锚碇系统
技术介绍
核电厂的生产相关厂房较多,其中抗震I类、II类的厂房其重要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抗震I类厂房或起到了包容放射性物质不外泄、或起到了保证核电厂在事故工况下的其缓解事故的各项安全措施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根据目前的核安全相关规范GB50267-97的要求,抗震I类或抗震II类的建筑、构筑物需要在SSE级地震作用下保证基础的抗滑移稳定。具体地说就是在高加速度的地震下,厂房需要保持整体不发生滑动。然而按照目前的技术,抗滑移力全部由厂房的底板与地基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地下室外墙产生的被动土压力来抵抗。当厂房坐落于较软的、摩擦系数较小的土层上,或者地下室埋深很浅时,则在高加速度的地震作用下,难以保证其抗滑移的稳定性。故这些厂房不得不另外选址或者进行大范围的地基处理,代价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厂房外的锚碇系统,可充分提高核电厂抗震I类、II类厂房的抗滑移性能,解决在软土地基上厂房抗滑移能力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锚碇系统,包括混凝土底板、锚碇块体、缆索、锚固件,锚碇块体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混凝土底板的两端和两侧的锚碇块体都安装有锚固件,缆索将混凝土底板两端的锚固件与两侧的锚碇块体的锚固件相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缆索外侧包裹缆索保护管,缆索可以设置有多根。在一个实施例中,锚碇块体可以是埋置在土层中的大体积的混凝土块体,或者是天然形成的,符合要求的稳定岩石、山体边坡。当地震作用发生时,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滑动位移产生的滑移力通过缆索传递到远离底板的锚碇上,而锚碇由于与主体结构解耦且为稳定岩体或者完全埋置于土中的块体,抗滑移能力强,作用原理类似于船只的锚具,可以限制结构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从而达到抗滑移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锚碇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锚碇系统包括混凝土底板1、锚碇块体2,缆索3,锚固件4,缆索保护管5。该混凝土底板为核电厂厂房坐落于地基上的基础结构,直接承担地震作用产生的水平滑移力。锚碇块体,为广义概念,既可以是埋置在土层中的大体积的混凝土块体,也可以是天然形成的,符合要求的稳定岩石、山体边坡。锚固件为常规的预应力或非预应力锚固产品,用于连接缆索与锚碇,或者缆索与厂房混凝土底板,缆索为常规预应力或非预应力钢索或钢筋,两端分别连接在基础端锚固件和锚碇端锚固件上,预应力与非预应力的选择原则是:当锚碇为山体或者通过充分计算在相应的预应力作用下不会发生位移的,可采用预应力钢索;当锚碇为人工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或者可能会位移的物项,则采用非预应力钢筋。缆索一般都埋置于地下,缆索保护管,一般为PVC或其他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根据需要采用普通管或波纹管的形式。缆索3 —端通过锚固件4与混凝土底板I连接,缆索外侧用缆索保护管5进行防腐蚀保护。缆索3的另一端通过锚固件4与锚碇块体2进行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锚碇块体2可以是混凝土块体或者自然形成的稳定山体。所述混凝土底板1,为混凝土材质构成,尺寸为1200mm厚,平面尺寸15mx30m。销碇块体2,为自然稳定的山体,或者为尺寸BXLXH = 5mX3mX3m的混凝土块体,沿混凝土底板I布置多块。缆索3为HRB400级钢筋,钢筋直径为40mm,布置多根。锚固件4材质为Q345B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为预制成品。缆索保护管5为PVC材质的波纹管。当本专利技术安装完成后,在地震作用发生时,混凝土底板I的水平滑移力通过两侧的缆索3传递到锚碇上。由于缆索3的长细比极大,可不考虑其受压,只考虑其受拉,所以混凝土底板与锚碇自振频率完全解耦,通过缆索3限制底板的滑动,从而达到抗滑移的作用。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主权项】1.一种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板、锚碇块体、缆索、锚固件,所述锚碇块体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的两端和两侧的锚碇块体都安装有锚固件,所述缆索将底板两端的锚固件与两侧的锚碇块体的锚固件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外侧包裹缆索保护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为多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为厂房的基础,其平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为任意大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块体为混凝土块体或自然稳定的山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块体由多个大质量的混凝土块组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为大直径钢筋或者钢绞线形成的钢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的材质为高强度结构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保护管为PVC或其他非金属材质的波纹管。【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碇系统,包括混凝土底板、锚碇块体、缆索、锚固件,所述锚碇块体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底板的两端和两侧的锚碇块体都安装有锚固件,缆索将底板两端的锚固件与两侧的锚碇块体上的锚固件相连接。本专利技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当地震作用发生时,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滑动位移产生的滑移力通过缆索传递到远离底板的锚碇上,而锚碇由于与主体结构解耦且为稳定岩体或者完全埋置于土中的块体,抗滑移能力强,作用原理类似于船只的锚具,可以限制结构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从而达到抗滑移的功能。【IPC分类】E02D27/34, E02D5/74【公开号】CN105133606【申请号】CN201510504748【专利技术人】叶苏疏, 陈一鹏, 褚濛 【申请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5年8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板、锚碇块体、缆索、锚固件,所述锚碇块体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的两端和两侧的锚碇块体都安装有锚固件,所述缆索将底板两端的锚固件与两侧的锚碇块体的锚固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苏疏陈一鹏褚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