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基础施工的板凳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93077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深水基础施工的板凳平台结构包括整体平台桁梁、钢管支撑桩、钢锚杆及水中锚碇系统,其中钢管支撑桩上端与整体平台桁梁固接,钢管支撑桩底口通过锚杆与河床基岩固结,整体平台桁梁与水上锚碇系统中的锚绳固接。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较轻、阻水面小,成本低廉,利用潮差实现平台快速安装,利用水上锚碇定位和增加平台稳定,对于桥梁施工中深水、大流速、强潮、河床无覆盖层或少覆盖层条件的基础施工平台搭建提出了简洁实用的处理方法,经过适当改进,可应用其它水上平台的搭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定位钢管支撑桩插入河床少而难以稳定,整体钢围堰工程量大、吊装设备要求高,浮式平台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大等缺陷。(*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作为桥梁水中锚碇系统的辅助装置的深水基 础施工的板凳平台结构。它可广泛适用于在深水、大流速、强潮、河床无覆 盖层或少覆盖层条件下进行桥梁基础施工中,在需要建立水上施工平台时所 须用的。属于桥梁施工

技术介绍
在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中,由于基础位置水深流急,受强潮影响水位变化 频繁,且河床上无覆盖层或少覆盖层,施工平台难以搭建或保持稳定, 一般 采用的插打定位桩形成平台、整体钢围堰平台或浮式平台等施工方案,但这 些方案分别存在定位桩无法打入河床或者插入河床少而难以稳定,整体钢围 堰工程量大、吊装设备要求高,浮式平台稳定性差等问题,给施工带来了一 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水深流急、受强潮影响变化频繁且河床无覆 盖层或少覆盖层等上述不利条件下的桥梁基础施工困难,提出水中锚碇系统 辅助的深水基础施工的板凳平台结构。该平台结构以空间钢桁梁与支撑钢管 桩形成板凳结构,通过钢管桩底部的钢锚杆形成钢管桩与基岩的有效固结, 并以锚碇系统作为平台搭建及形成后的辅助稳定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包括整体平台桁梁、钢管支撑桩、钢锚杆及水中锚碇系统,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深水基础施工的板凳平台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整体平台桁梁、钢管支撑桩、钢锚杆及水中锚碇系统,其中钢管支撑桩上端与整体平台桁梁固接,钢管支撑桩底口通过锚杆与河床基岩固结,整体平台桁梁与水上锚碇系统中的锚绳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佳平黄中华农代培童林鸿邬宗平燕明发王晓敬刘晓霞陈长明章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