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4769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碇系统,包括混凝土底板、锚碇块体、缆索、锚固件,所述锚碇块体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底板的两端和两侧的锚碇块体都安装有锚固件,缆索将底板两端的锚固件与两侧的锚碇块体上的锚固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当地震作用发生时,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滑动位移产生的滑移力通过缆索传递到远离底板的锚碇上,而锚碇由于与主体结构解耦且为稳定岩体或者完全埋置于土中的块体,抗滑移能力强,作用原理类似于船只的锚具,可以限制结构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从而达到抗滑移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核电厂厂房安全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保证核电厂厂房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整体滑移失稳的锚碇系统
技术介绍
核电厂的生产相关厂房较多,其中抗震I类、II类的厂房其重要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抗震I类厂房或起到了包容放射性物质不外泄、或起到了保证核电厂在事故工况下的其缓解事故的各项安全措施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根据目前的核安全相关规范GB50267-97的要求,抗震I类或抗震II类的建筑、构筑物需要在SSE级地震作用下保证基础的抗滑移稳定。具体地说就是在高加速度的地震下,厂房需要保持整体不发生滑动。然而按照目前的技术,抗滑移力全部由厂房的底板与地基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地下室外墙产生的被动土压力来抵抗。当厂房坐落于较软的、摩擦系数较小的土层上,或者地下室埋深很浅时,则在高加速度的地震作用下,难以保证其抗滑移的稳定性。故这些厂房不得不另外选址或者进行大范围的地基处理,代价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厂房外的锚碇系统,可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板、锚碇块体、缆索、锚固件,所述锚碇块体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的两端和两侧的锚碇块体都安装有锚固件,所述缆索将底板两端的锚固件与两侧的锚碇块体的锚固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板、锚碇块体、缆索、锚固
件,所述锚碇块体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的两端和两侧的锚碇块体
都安装有锚固件,所述缆索将底板两端的锚固件与两侧的锚碇块体的锚固件相
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外侧包裹缆索保
护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为多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为厂房的
基础,其平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为任意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苏疏陈一鹏褚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