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密封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580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密封垫圈,包括垫圈(1)和密封圈(2),垫圈(1)为环形,密封圈(2)为近菱形,垫圈(1)和密封圈(2)相贴合,贴合面的截面为梯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靠密封圈与结构件及螺栓杆的多重挤压面实现密封,不需要对原结构件进行更改,施工工艺基本相同,效果可靠。垫圈(1)材料采用TC1板材,密封圈(2)采用5080F丁腈橡胶胶料,比原密封件重量减轻5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垫圈,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油箱结构装配的新型密封垫圈
技术介绍
在油箱装配过程中,通常采用封垫圈来保证螺栓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如HB1-504,这种密封垫圈一般由1个钢制的垫圈和一个橡胶制的平板胶圈组合而成,在密封垫圈安装后,靠橡胶制的平板胶圈与结构件之间的挤压实现密封。但是密封垫圈上螺栓孔与螺栓光杆之间通常存在不小于0.1mm的间隙,并且每个孔的实际尺寸都不同,当胶圈压缩后的膨胀量不大于这个间隙时,会降低密封的可靠性。此外,此类密封垫圈的材料常采用30CrMnSiA,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密封垫圈,包括垫圈1和密封圈2,垫圈1为环形,密封圈2为近菱形,垫圈1和密封圈2相贴合,贴合面的截面近似为梯形,靠近最外侧有一处平直段。本技术所述密封垫圈,依靠密封圈与结构件及螺栓杆的多重挤压面实现密封,不需要对原结构件进行更改,施工工艺基本相同,效果可靠。垫圈1材料采用TC1板材,密封圈2采用5080F丁腈橡胶胶料,比原密封件重量减轻5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新型密封垫圈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新型密封垫圈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所述:附图标记说明:1.垫圈;2.密封圈。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密封垫圈,包括1个垫圈1和1个密封圈2,垫圈1与密封圈2的贴合面截面大致呈梯形,靠近最外侧有一处平直段。垫圈1为一种外形为环形的垫片,材料为TC1板材,与密封圈的贴合面的截面近似为梯形,最外侧有一处平直段。密封圈2为近菱形的胶垫,与垫圈配合面的截面近似为梯形,材料为5080F丁腈橡胶胶料。将垫圈1和密封圈2组合后作为螺栓的垫片安装,为了保证密封可靠性,要求垫圈与密封圈的表面,必须是清洁、无裂纹、无毛刺且无机械损伤(凹陷、划伤等)的。安装在结构件上,要求结构件与垫圈贴合的部位表面的粗糙度不小于Ra3.2,且结构件上的螺栓孔制倒角,优选为45°倒角。如图2所示,密封垫圈在安装时,要求螺栓孔轴线与结构件平面成直角,通常密封垫圈安装在螺栓头下。若安装在螺母下,要求螺栓的光杆部分必须进入垫圈0.5~2mm,以保证密封圈与螺栓光杆的紧密配合。采用这种密封垫圈不需要对原结构件进行更改,施工工艺基本相同,依靠密封圈与结构件及螺栓杆的多重挤压面实现密封,效果可靠。进过对比计算,以M6密封垫圈为例,其重量为0.81kg/千个,原密封垫圈重量为2.31kg/千个,减重达到50%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密封垫圈,包括垫圈(1)和与之相贴合的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1)与密封圈(2)的贴合面的截面大致呈梯形,靠近最外侧有一处平直段; 所述垫圈(1)是一种环形的垫片; 所述密封圈(2)是一种截面呈近菱形的胶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密封垫圈,包括垫圈(1)和与之相贴合的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1)与密封圈(2)的贴合面的截面大致呈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涛刘亚军郑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