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秀鹏专利>正文

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355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的充气装置由气筒、注气活塞、活塞连杆、充气管构成,充气装置为自行车车身的构成部分,车架的鞍座支承立梁由充气装置的气筒构成。特点是自行车的车身结构中带有充气装置,可随时为车胎充气而不必另备打气筒,消除了现有自行车因车胎充气带来的麻烦和不便,而现有自行车的优点没有改变。(*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代步工具,特别是一种自行车。目前,自行车已成为人们外出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往来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它不仅能够代步而且还可随身托带物品。但是,现有的自行车自身没有充气装置,车胎充气需另外备置打气筒。无论是自备打气筒还是使用公用打气筒,自行车胎充气都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麻烦和不便。尤其是远道外出骑车旅游,打气筒是必备的携带工具之一,尽管麻烦和累赘。否则,行车途中车胎充气不足,因不能充气或不能及时充气而使行程被延误以改受困中途。再者,随着人们生活、学习、工作节凑的加快,自行车车胎充气所带来的麻烦与不便给人们的影响也将越来越突出,为了适应人们对自行车使用越来越高的要求,应对现有自行车加以改进。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自行车进行改进,消除现有自行车车胎充气给人们带来的麻烦与不便,提供一种车身结构中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的充气装置为构成车身的一部分,车架的鞍座支承立梁由充气装置的气筒构成。充气装置由气筒、注气活塞、活塞连杆、充气管构成,充气装置的结构与现有打气筒相同。为了适应不同车架结构要求,保证行车安全及充气装置工作-->的有效性及充气操作的方便,带有充气装置的车架的一种结构型式是:充气装置的气管即为车架的鞍座支承立梁,其下端伸出车架后轮支承横梁之外。气筒上端固定有鞍座固定管锁紧定位机构。鞍座固定管插入气筒,与气筒内活塞固定联接的活塞连杆固定在伸入气筒内的鞍座固定管顶端部。鞍座固定管解除锁定后上下运动充气装置即可对车胎充气。车架的另一种结构型式是:气筒为车架鞍座支承立梁的一部分与后轮支承横梁、链盘中轴轴承套固定连接,其端部伸出后轮支承横梁外。与鞍座固定管联接的鞍座支承管为车架鞍座支承立梁的另一部分,气筒上端与支承管下端相互搭接并固定构成车架的鞍座支承立梁。与位于气筒的活塞联接的活塞连杆由气筒上端部伸出,连杆顶端部装置手柄。手柄可转向,使用时手柄或与气筒轴线垂直,行车时手柄转向,手柄线向与气筒轴线平行。充气筒下端处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充气管密封连接。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的车架的再一种结构型式为:采用现有自行车车架结构,车架的鞍座支承立梁制成气筒,与气筒内注气活塞联接的活塞连杆由鞍座固定管伸出,连杆端部装有手柄以便于充气操作。手柄位于鞍座内,鞍座为开启式。充气时将鞍座翻折开启,利用手柄使活塞上、下运动即可为车胎充气,行车时将鞍座翻回锁,定鞍座即被固定。为了使充气装置充气时省力,充气装置有一个增压器。增压器为一具有密封腔的筒体,气体进口与气筒出气口通过输气管密-->封连通,其出气口与充气管密封连接。增压器固定在靠近气筒处的后轮支承横梁上。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的车身结构中带有充气装置,可随时为车胎充气不必另外备置打气筒,消除了现有自行车因车胎充气给人们带来的麻烦与不便。充气装置构成车架的一部分,与现有自行车车架结构基本相同,因而自行车的使用、搬运、存放方便等优点没有改变。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图,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为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车架鞍座支承立梁由充气装置的气筒构成,气筒下端部伸出后轮支承横梁的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结构图。图2为充气装置的气筒构成车架鞍座支承立梁一部分的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结构图。图3为采用现有自行车车架结构,气筒为车架鞍座支承立梁的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结构图。图4为图2中A向局部视图。图5为图3中B向局部视图。图6为充气装置的增压器结构及安置部位局部视图。如图所示,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的充气装置为车架的构成部分。如图1所示结构,充气装置的气筒(1)构成车架的鞍座支承立梁,其下端部伸出后轮支承横架(8)之外,以保证充气时活塞-->的行程,活塞(3)位于气筒内,与活塞连杆(9)固定联接。鞍座固定管(2)插入气筒内,鞍座固定管由固定在气筒端部的卡环(7)、锁柄(5)及位于鞍座固定管上的定位销(6)构成的锁紧定位机构锁紧、和定位。活塞连杆固定在鞍座固定管端部,气筒下端部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充气软管(4)密封连接,行车时充气软管铺附固定在后轮挡泥板上。充气时,鞍座固定管解除锁定,上、下运动鞍座即可为车胎充气。图2所示结构为气筒(15)构成车架鞍座支承立梁的一部分,鞍座支承管(17)构成车架鞍座支承立梁的另一部分。支承管与气筒上部搭接并由锁舌(16)固定。气筒下端部伸出车架后轮支承横梁之外,与气筒内活塞(14)固定联接的活塞连杆(12)伸出气筒,连杆端部装于手柄(11)。为了保证自行车行车安全可靠,充气时手柄轴成与气筒轴线垂直,行车时手柄向箭头方向转向使其轴线与气筒轴线平行。气筒下端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充出软管(13)密封连接。图3所示采用现有自行车车架结构的带有充气装置的自行车结构图。充气装置的气筒(23)与其他支承梁连接即构成车架。位于气筒内的注气活塞(22)与活塞连杆(25)固定联接,活塞连杆由鞍座固定管(24)伸出。连杆端装有手柄(26)并位于鞍座内。鞍座(18)的支撑架与固定在鞍座固定管上的支承梁(27)铰接,鞍座能翻折开启。鞍座有锁固螺钉(28),以便行车时将鞍座锁紧固定在鞍座支承梁上。气筒下端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充气软管(21)密封-->连接。充气装置的增压器如图6所示,其结构与现有打气筒增压器完全相同,为一具有密封腔的筒体。增压器(29)进气口通过输气管(30)与气筒出气口密封连接,其出气口与充气软管(28)密封连接,增压器固定在后车架的后轮支承横梁的靠近气筒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代步工具,特别是一种自行车,其特征是有充气装置,它由气筒、注气活塞、活塞连杆、充气管构成,所说自行车车架的鞍座支承立梁由充气装置的气筒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步工具,特别是一种自行车,其特征是有充气装置,它由气筒、注气活塞、活塞连杆、充气管构成,所说自行车车架的鞍座支承立梁由充气装置的气筒构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说充气装置的气筒为车架鞍座支承立梁,其下端部伸出车架后轮支承横梁之外,气筒上端部有鞍座固定管锁紧定位机构,鞍座固定管插入气筒内,与气筒内注气活塞联接的活塞连杆固定在伸入气筒内的鞍座固定管的顶端部。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说充气装置的气筒为构成车架鞍座支承立梁的一部分,其下端部伸出车架后轮支承横梁之外,与鞍座固定管联接的鞍座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鹏
申请(专利权)人:刘秀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