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辐拉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854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辐拉伸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导向装置、下模、压边圈、落料刀、上模、中孔冲头和氮气弹簧;上模板和下模板相对设置,两侧分别通过导向装置连接;下模设置在下模板的上表面,下模的上端中部凸起,凸起中央开有中心通孔;压边圈设置于下模外缘;落料刀固定在下模板上,位于压边圈的外缘;上模固定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位置与下模对应,并且下端中部凹陷,其内侧面形状与下模外侧形状匹配,凹陷中央设有中心通孔,底部与压边圈对应;中孔冲头设置于上模的中央通孔内,与上模固定连接;氮气弹簧,设置于压边圈下方,固定在下模板上,使压边圈可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工件制造成本低,质量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辐拉伸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导向装置、下模、压边圈、落料刀、上模、中孔冲头和氮气弹簧;上模板和下模板相对设置,两侧分别通过导向装置连接;下模设置在下模板的上表面,下模的上端中部凸起,凸起中央开有中心通孔;压边圈设置于下模外缘;落料刀固定在下模板上,位于压边圈的外缘;上模固定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位置与下模对应,并且下端中部凹陷,其内侧面形状与下模外侧形状匹配,凹陷中央设有中心通孔,底部与压边圈对应;中孔冲头设置于上模的中央通孔内,与上模固定连接;氮气弹簧,设置于压边圈下方,固定在下模板上,使压边圈可上下移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工件制造成本低,质量效果好。【专利说明】 一种轮辐拉伸模具
本技术属于车轮轮辐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辐拉伸模具。
技术介绍
车轮轮辐是连接汽车轮毂和轮胎的主要支撑件,也是车轮安全的关键部位。 目前轮辐自动化产线主要采用机械压机,而机械压机主要采用气垫压力作为压边力,现有模具,采用顶杆传递机械压机的气垫压力,作用在压边圈上,压边力在f 10吨,而轮辐拉伸压边力往往在15?25吨,气垫压力远远达不到压力力的工艺压力,存在压边力不足隐患,压边力不够会导致工件拉伸起皱,造成不良品,无法批量生产。并且每次模具安装到设备上必须重新设置压力及顶杆行程,另外气垫压力受设备影响较大,如发生设备故障,就会导致生产停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件制造成本低,质量效果好的轮辐拉伸模具。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轮辐拉伸模具,包括, 上模板和下模板,相对设置,并在上模板、下模板两侧分别通过导向装置连接; 下模,设置在下模板的上表面,下模的上端中部凸起,并向两侧斜向延伸;凸起中央开有中心通孔; 压边圈,设置于下模外缘; 落料刀,固定在下模板上,位于压边圈的外缘; 上模,固定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位置与下模对应,上模的下端中部凹陷,其内侧面形状与下模外侧形状匹配,凹陷中央设有中心通孔,底部与压边圈对应; 中孔冲头,设置于上模的中央通孔内,与上模固定连接; 氮气弹簧,设置于压边圈下方,固定在下模板上,使压边圈可上下移动。 以上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导柱和导套;在上模板固定导柱,在下模板固定导柱插入的导套,对模具起导向作用。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氮气弹簧设有4-6个,环状均布于压边圈下方。 工作时,将料片放置在落料刀上,压机下压上模板使其作向下运动,安装在上模板上的导柱通过插入安装在下模板上的导套起模具的导向作用;上模在上模板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对料片进行冲裁拉伸;在运动过程中,上模板将料片向下拉伸时先接触压边圈,与压边圈接触的氮气弹簧开始作用,向压边圈提供由下往上的顶料力;上模继续向下运动,料片逐渐接触下模,当中孔冲头接触到料片时,中孔冲头在力的作用下冲出轮辐的中心孔;上模板继续下行,直至料片拉伸到预设高度,上模板回程,氮气弹簧同步回复到初始位置,将料片顶出模腔,工人将轮辐料片取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技术用氮气弹簧取代了常规的顶杆,压边力工艺压力稳定,不受设备本身影响;压边力工作位置稳定,简化了模具安装在设备上的调试工作;同时减少了压力调整和顶杆行程调整;同时使得轮辐受力均匀,变形量小,提高了轮辐的质量。 2、本技术的上模与下模配合紧密,有效缓解了带飞边的现象,节约了原料,降低了轮辐的制造成本。 3、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机械压机或液压机均可使用,适用性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上模板,2-导柱,3-导套,4-下模板,5-落料刀,6-压边圈,7_下模,8-氮气弹簧,9-中孔冲头,10-上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种轮福拉伸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4、导向装置、下模7、压边圈6、落料刀5、上模10、中孔冲头9和氮气弹簧8。上模板I和下模板4相对设置,上模板1、下模板4两侧分别通过导向装置连接;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导柱2和导套3 ;在上模板I固定导柱2,在下模板4固定导柱2插入的导套3。 下模7设置在下模板4的上表面,下模7的上端中部凸起,并向两侧斜向延伸;凸起中央开有中心通孔。压边圈6设置于下模7外缘。落料刀5固定在下模板4上,位于压边圈6的外缘。上模10,固定在上模板I的下表面,位置与下模7对应,上模10的下端中部凹陷,其内侧面形状与下模7外侧形状匹配,凹陷中央设有中心通孔,底部与压边圈6对应。中孔冲头9设置于上模10的中央通孔内,与上模10固定连接。设有4个氮气弹簧8,并环状均布于压边圈6下方,固定在下模板4上,使压边圈6可上下移动。 工作时,将料片放置在落料刀5上,压机下压上模板I使其作向下运动,安装在上模板I上的导柱2通过插入安装在下模板4上的导套3起模具的导向作用;上模10在上模板I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对料片进行冲裁拉伸;在运动过程中,上模板10将料片向下拉伸时先接触压边圈6,与压边圈6接触的氮气弹簧8开始作用,向压边圈6提供由下往上的顶料力;上1旲10继续向下运动,料片逐渐接触下|旲7,当中孔冲头9接触到料片时,中孔冲头9在力的作用下冲出轮辐的中心孔;上模板I继续下行,直至料片拉伸到预设高度,上模板I回程,氮气弹簧8同步回复到初始位置,将料片顶出模腔,工人将轮辐料片取下。 实施例2: 一种轮辐拉伸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4、导向装置、下模7、压边圈6、落料刀 5、上模10、中孔冲头9和氮气弹簧8。上模板I和下模板4相对设置,上模板1、下模板4两侧分别通过导向装置连接;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导柱2和导套3 ;在上模板I固定导柱2,在下模板4固定导柱2插入的导套3。 下模7设置在下模板4的上表面,下模7的上端中部凸起,并向两侧斜向延伸;凸起中央开有中心通孔。压边圈6设置于下模7外缘。落料刀5固定在下模板4上,位于压边圈6的外缘。上模10,固定在上模板I的下表面,位置与下模7对应,上模10的下端中部凹陷,其内侧面形状与下模7外侧形状匹配,凹陷中央设有中心通孔,底部与压边圈6对应。中孔冲头9设置于上模10的中央通孔内,与上模10固定连接。设有6个氮气弹簧8,并环状均布于压边圈6下方,固定在下模板4上,使压边圈6可上下移动。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轮福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板(I)和下模板(4),相对设置,所述的上模板(I)、下模板(4)两侧分别通过导向装置连接; 下模(7),设置在下模板(4)的上表面,下模(7)的上端中部凸起,并向两侧斜向延伸;凸起中央开有中心通孔; 压边圈(6),设置于下模(7)外缘; 落料刀(5 ),固定在下模板(4 )上,位于压边圈(6 )的外缘; 上模(10),固定在上模板(I)的下表面,位置与下模(7)对应,上模(10)的下端中部凹陷,其内侧面形状与下模(7)外侧形状匹配,凹陷中央设有中心通孔,底部与压边圈(6)对应; 中孔冲头(9),设置于上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辐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4),相对设置,所述的上模板(1)、下模板(4)两侧分别通过导向装置连接;下模(7),设置在下模板(4)的上表面,下模(7)的上端中部凸起,并向两侧斜向延伸;凸起中央开有中心通孔;压边圈(6),设置于下模(7)外缘;落料刀(5),固定在下模板(4)上,位于压边圈(6)的外缘;上模(10),固定在上模板(1)的下表面,位置与下模(7)对应,上模(10)的下端中部凹陷,其内侧面形状与下模(7)外侧形状匹配,凹陷中央设有中心通孔,底部与压边圈(6)对应;中孔冲头(9),设置于上模(10)的中央通孔内,与上模(10)固定连接;氮气弹簧(8),设置于压边圈(6)下方,固定在下模板(4)上,使压边圈(6)可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志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