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及其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656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扁管型换热器(100)用的扁管(30),其用于连通至集流管以实现制冷剂的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30)包括扁平的中间通道部分(32)和位于所述扁管(30)两端的端部接口部分(31);中间通道部分(32)中形成有多个扁管内筋(34)和微通道(33);所述端部接口部分(31)包括一体成型的过渡段(31a)和大致圆形孔(31b);并且扁平的中间通道部分(32)的周长等于大致圆形孔(31b)的周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微通道扁管型换热器(100),其包括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以及如前所述的扁管(30)。在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扁管(30)时,能够使得制冷剂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变小,同时使得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100)所需的总复合铝材用量得以减少,因而在同等条件下减少扁管(30)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扁管型换热器(100)用的扁管(30),其用于连通至集流管以实现制冷剂的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30)包括扁平的中间通道部分(32)和位于所述扁管(30)两端的端部接口部分(31);中间通道部分(32)中形成有多个扁管内筋(34)和微通道(33);所述端部接口部分(31)包括一体成型的过渡段(31a)和大致圆形孔(31b);并且扁平的中间通道部分(32)的周长等于大致圆形孔(31b)的周长。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微通道扁管型换热器(100),其包括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以及如前所述的扁管(30)。在使用根据本技术的扁管(30)时,能够使得制冷剂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变小,同时使得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100)所需的总复合铝材用量得以减少,因而在同等条件下减少扁管(30)的数量。【专利说明】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及其扁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热泵功能的空调系统用的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世界各国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正在不断完善,这极大地加速了环保制冷剂的推广使用。但是,现阶段在市场上推出的、具有低温室效应潜值的HFC、HC、HFO类制冷剂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可燃性。因此,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世界各国的制冷空调行业对此类制冷剂的灌注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在制冷空调行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可采用全铝钎焊式(或全铝材质钎焊)的方法来生产,同时广泛地使用在家用或者汽车空调的冷凝器或蒸发器中,特别是使用在具有热泵功能的空调系统的换热器中。 传统的扁管换热器的集流管一般地通过挤压铝圆管或者焊接铝圆管而成型,其外径一般比插入其中的多孔扁管的尺寸大2-8_。在同等设计的情况下,集流管的内腔的直径越大,所需要的制冷剂灌注量就越多。 另外,传统的扁管需要插入到集流管中;制冷剂从集流管分配到各个扁管的过程中的阻力较大,不利于整个系统的阻力的降低。 中国技术专利CN201964816U公开了一种异型管口的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该换热扁管包括有多个微通道,扁管的端口向前收缩构成一喇叭状过渡段,过渡段的口部为异型,与该异型口相匹配地连接有异型管。所述异型管的断面为圆形、多边形、直槽口形、椭圆形或D形。同时,该换热器由多个异型管口的微通道换热扁管并排地连接在两个集流管之间而构成。相邻的两个异型管口的微通道换热扁管之间设有散热片。 在上述中国技术专利中,换热扁管的直径缩小,使得制冷剂的充注阻力进一步增大。在换热器的
中期待能够使得制冷剂在从集流管分配到各个扁管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得到减少。 为了实现减少制冷剂从集流管分配到各个扁管的过程中的阻力以及减少制冷剂的灌注量,开发和设计一种新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一直都是换热器
的技术人员在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换热扁管的制冷剂的分配阻力较大、灌注量较高等缺点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扁管型换热器用的扁管,其用于连通至集流管以实现制冷剂的流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包括扁平的中间通道部分和与中间通道部分32 —体成型的、位于所述扁管两端的端部接口部分; 中间通道部分中形成有彼此大致平行的多个扁管内筋和由所述扁管内筋所分隔形成的多个微通道; 所述端部接口部分包括一体成型的过渡段和用于连通至集流管的大致圆形孔;并且 所述扁平的中间通道部分的周长等于所述大致圆形孔的周长。 优选的,所述微通道的数量为6至25个。 优选的,所述微通道的数量为10或12个。 优选的,所述扁管内筋和微通道遍布于整个中间通道部分的内侧进行均匀地分布。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扁管型换热器,其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第一集流管和位于相反的第二侧的第二集流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型换热器还包括多个如前所述的大致平行的扁管; 并且,每个扁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大致圆形孔连通至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便实现制冷剂的流动。 优选的,所述微通道扁管型换热器还包括散热翅片,其放置在相邻的扁管之间或套设在扁管的外周。 优选的,所述扁管内筋和微通道遍布于整个中间通道部分的内侧进行均匀地分布。 优选的,在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的周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连续分布的冲孔部分以及由冲孔部分所形成的向外突伸的冲孔凸缘。 优选的,扁管的大致圆形孔的内径和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的冲孔凸缘的外径大致相同,并且扁管的大致圆形孔嵌套配合到冲孔凸缘上。 优选的,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任一上设置有用于供制冷剂进入和流出的压板。 根据本技术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在制造和使用时,能够显著地减少制冷剂的灌注量和制冷循环系统阻力,并且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 现有的扁管换热器的集流管在使用钎焊工艺时通常需要采用复合铝材,而复合铝材的材料成本要比同系列的非复合铝材高很多。本技术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采用分设组装且钎焊式的集流管,因此仅仅是和扁管想接触的集流管部分需要使用复合铝材。扁管的截面周长得以减少,相应地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的总材料用量也减少。相比较于现有的扁管换热器,根据本技术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的扁管数量可以减少20% _40%。 通过参考以下附图所示的和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本
的一般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白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的集流管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集流管的集流管管座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的一个示例性扁管在加工之前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的一个示例性扁管在加工之后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讨论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下面通过对本技术进行示意性说明的方式来说明其实施例,但是所述实施例并不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例如,举例说明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与另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以产生再一个实施例。本技术旨在包括这些以及其它修改和变化,它们都在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之内。 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100的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100包括位于第一侧(即图1的左侧)的第一集流管10、位于相反的第二侧(即图1的右侧)的第二集流管20、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多个成排的扁管30。每个扁管30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所述扁管30例如由挤出机而挤出成型。 为了强化扁管30的散热效果,可在扁管30的外周安装有波形翅片60。出于示意性的目的,仅在图1最顶侧的扁管30上示出了所安装的波形翅片60。可以理解,在微通道型扁管换热器100的实际结构中,在每个扁管30的外周都安装有波形翅片60。 如图1所示,在成排的扁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管型换热器(100)用的扁管(30),其用于连通至集流管以实现制冷剂的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30)包括扁平的中间通道部分(32)和与中间通道部分(32)一体成型的、位于所述扁管(30)两端的端部接口部分(31);中间通道部分(32)中形成有彼此大致平行的多个扁管内筋(34)和由所述扁管内筋(34)所分隔形成的多个微通道(33);所述端部接口部分(31)包括一体成型的过渡段(31a)和用于连通至集流管的大致圆形孔(31b);并且所述扁平的中间通道部分(32)的周长等于所述大致圆形孔(31b)的周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坤豪
申请(专利权)人: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