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229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牵引装置,其包括一机架、一中心支撑轴、一网状辊筒、一第一轴承、一第二轴承、一连接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第一轴承的传动侧法兰、一连接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抽气侧法兰,所述传动侧法兰与一电机输出转轴联动,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传动侧法兰联动,所述中心支撑轴上固设有两夹角成70°~120°的真空区隔板,其中,两所述真空区隔板、所述网状辊筒、所述传动侧法兰和所述抽气侧法兰围设成一封闭的真空区,一用于抽空空气的抽真空管穿过所述抽气侧法兰并固设于在所述真空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牵引装置具有与材料单面接触、柔性张力隔断、牵引张力调节灵活的优点,并且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牵引装置,其包括一机架、一中心支撑轴、一网状辊筒、一第一轴承、一第二轴承、一连接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第一轴承的传动侧法兰、一连接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抽气侧法兰,所述传动侧法兰与一电机输出转轴联动,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传动侧法兰联动,所述中心支撑轴上固设有两夹角成70°~120°的真空区隔板,其中,两所述真空区隔板、所述网状辊筒、所述传动侧法兰和所述抽气侧法兰围设成一封闭的真空区,一用于抽空空气的抽真空管穿过所述抽气侧法兰并固设于在所述真空区内。本技术的真空牵引装置具有与材料单面接触、柔性张力隔断、牵引张力调节灵活的优点,并且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广。【专利说明】真空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片带材状料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工领域内,经常需要将胶水涂到纸张、薄膜、铝箔等片带材料的表面并复合另外的片带状材料并烘干,以便达到特定的工艺要求。例如,将PET膜涂胶并复合铝箔烘干,从而制造成用于防潮防氧化的包装,如奶粉等食品;将PVC膜表面涂胶并硬化处理,从而使材料具有耐磨耐划的特性;将尼龙布表面涂胶并与橡胶片复合,从而得于耐高压耐磨损的轮胎材料。 在涂胶复合的设备中,由于材料通过路径的长度很长,往往需要分段牵引材料,一方面避免接断材料,另一方面材料在不同的段有不同的张紧度要求,这些都需要牵引装置来发挥作用。现有的牵引装置一般有两种,如图1所示的压辊牵引装置和图2所示的Ω型牵引装置,图1或图2中材料的运动方向V如分别如图中的箭头所示。 现有的两种张力牵引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接触材料的两面,导致涂胶面被破坏,无法满足工艺要求;第二、压辊牵引装置容易由于压力导致材料变形,同时由于材料无法与辊面滑动,容易被拉断,在生产线速度高的场合下尤其频繁。第三、Ω型牵引装置,由于材料与辊筒的包角过大,材料弯曲率过大而损坏,尤其在材料较硬的情况下往往导致材料变形而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牵引装置存在的破坏涂胶面、拉断、变形等缺陷,提供一种真空牵引装置。 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种真空牵引装置,其包括一机架、一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中心支撑轴、一网状辊筒、分别套设于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两端的一第一轴承和一第二轴承、一连接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第一轴承的传动侧法兰、一连接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抽气侧法兰,所述传动侧法兰与一电机输出转轴联动,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传动侧法兰联动,其特点在于,所述中心支撑轴上固设有两夹角成70°?120°的真空区隔板,其中,两所述真空区隔板、所述网状辊筒、所述传动侧法兰和所述抽气侧法兰围设成一封闭的真空区,一用于抽空空气的抽真空管穿过所述抽气侧法兰并固设于在所述真空区内。 较佳地,所述真空牵引装置还包括两固设于所述中心支撑轴上且位于所述真空区内的轴承座、一固设于两所述轴承座之间的直线滑轨、两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直线滑轨上的滑套,各所述滑套上固设有两扇形的幅宽调节隔板,其中,两所述幅宽调节隔板、两所述真空区隔板和所述网状辊筒围设成一封闭的变幅真空区,所述抽真空管固设在所述变幅真空区内。 较佳地,所述真空牵引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穿设在所述第二轴承上的手轮、一双向滚珠丝杆、一连接所述手轮和所述双向滚珠丝杆并传动的联轴器、两设于所述双向滚珠丝杆上并与所述双向滚珠丝杆联动的滚珠丝杆螺母,所述滚珠丝杆螺母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 较佳地,两所述真空区隔板的夹角为90°。 较佳地,所述真空区隔板与所述中心支撑轴是通过螺纹连接的。 较佳地,所述第一轴承是双列角接触轴承。 较佳地,所述第二轴承是深沟球轴承。 较佳地,所述传动侧法兰和所述抽气侧法兰是通过螺纹与所述网状辊筒的两端相连接的。 较佳地,所述网状辊筒的表面上包覆有100目以上的不锈钢网。 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的各较佳实施例。 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真空牵引装置具有与材料单面接触、柔性张力隔断、牵引张力调节灵活的优点,并且避免材料被拉断、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广,甚至可适用于双面涂胶的材料的牵弓I。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压辊牵引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Ω型牵引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真空牵引装置的运动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真空牵引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真空牵引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真空牵引装置,其包括一机架、一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中心支撑轴11、一网状棍筒12、分别套设于中心支撑轴11的两端的一第一轴承8和一第二轴承14、一连接网状辊筒12与第一轴承8的传动侧法兰9、一连接网状辊筒12与第二轴承14的抽气侧法兰13,传动侧法兰9与一电机输出转轴联动,网状辊筒12与传动侧法兰9联动。中心支撑轴11上固设有两夹角成90°的真空区隔板7,除此之外,两真空区隔板7的夹角还可以是70°?120°之间的任意角。两真空区隔板7、网状辊筒12、传动侧法兰9和抽气侧法兰13围设成一封闭的真空区,一用于抽空空气的抽真空管穿过抽气侧法兰13并固设于在所述真空区内。真空区隔板7与中心支撑轴11是通过螺纹连接的。传动侧法兰9和抽气侧法兰13是通过螺纹与网状辊筒12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一轴承8是双列角接触轴承。第二轴承14是深沟球轴承。网状辊筒12的表面上包覆有100目以上的不锈钢网。 所述真空牵引装置还包括两固设于所述中心支撑轴11上且位于所述真空区内的轴承座6、一固设于两轴承座6之间的直线滑轨2、两可滑动地套设于直线滑轨2上的滑套4,各滑套4上固设有两扇形的幅宽调节隔板3,其中,两幅宽调节隔板3、两真空区隔板7和网状辊筒12围设成一封闭的变幅真空区,所述抽真空管固设在所述变幅真空区内。 所述真空牵引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穿设在第二轴承14上的手轮15、一双向滚珠丝杆5、一连接手轮15和双向滚珠丝杆10并传动的联轴器1、两设于双向滚珠丝杆10上并与双向滚珠丝杆10联动的滚珠丝杆螺母5,滚珠丝杆螺母5与滑套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张力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请结合图3理解,材料的运动方向V为图中的箭头方向,材料通过真空辊,并完全包覆住真空区间,即材料在网状辊面上的包角要大于两根纵向隔板组成的夹角,同时材料的宽度要大于两端可移动隔板的距离。 Patm----大气压 Pvac----负气压 1、驱动支撑轴:辊面牵引旋转的反作用力支撑与抽气功能。 2、牵引力作用于辊面。 3、VPR输入张力较大,输出张力较小,实现正向扭矩牵弓I。 4、扭矩实现原理: T= (Patm-Pvac) (S)真空区面积 (f)材料与辊面摩擦力系数 (R)辊面半径 (K)修正系数 本实施例的真空牵引装置具有以下改进: 第一、单面接触材料,避免对材料涂胶面的损坏,保证了产品质量。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牵引装置,其包括一机架、一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中心支撑轴、一网状辊筒、分别套设于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两端的一第一轴承和一第二轴承、一连接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第一轴承的传动侧法兰、一连接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抽气侧法兰,所述传动侧法兰与一电机输出转轴联动,所述网状辊筒与所述传动侧法兰联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轴上固设有两夹角成70°~120°的真空区隔板,其中,两所述真空区隔板、所述网状辊筒、所述传动侧法兰和所述抽气侧法兰围设成一封闭的真空区,一用于抽空空气的抽真空管穿过所述抽气侧法兰并固设于在所述真空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疆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