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560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具有一中央区以及一周围区位于中央区的至少一侧。触控板包括一第一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多个第二子电极。第一子电极设置在中央区,且第二子电极设置在周围区。第二子电极在周围区的图案密度大于第一子电极在中央区的图案密度,用以使得周围区的子电极所形成的耦合电容效应大于或等于中央区的子电极所形成的耦合电容效应,进而提高周围区的触控辨识效果以及提高周围区在触控操作时的线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具有一中央区以及一周围区位于中央区的至少一侧。触控板包括一第一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多个第二子电极。第一子电极设置在中央区,且第二子电极设置在周围区。第二子电极在周围区的图案密度大于第一子电极在中央区的图案密度,用以使得周围区的子电极所形成的耦合电容效应大于或等于中央区的子电极所形成的耦合电容效应,进而提高周围区的触控辨识效果以及提高周围区在触控操作时的线性度。【专利说明】触控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在周围区的子电极图案密度大于中央区的子电极图案密度的触控板。
技术介绍
触控板的技术发展非常多样化,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以及光学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板由于具有高准确率、多点触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触控解析度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中高阶消费性电子产品使用的主流触控技术。电容式触控板的操作原理是使用感应电极来检测触控点位的电容变化,并利用不同方向轴上连接各个电极的连接线将信号传回而完成定位。在一般的电容式触控板中,位于边缘区的子电极会被边缘切割得不完整,且与其相邻的子电极数目也小于位于中央区的子电极。因此,位于边缘区的子电极所产生的耦合电容效应会比中央区的子电极小,进而影响到边缘区的触控辨识效果以及由边缘区与中央区在触控操作时的线性度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板,利用将周围区的子电极图案密度设计成大于中央区的子电极图案密度,达到提高周围区的触控辨识效果以及提高周围区在触控操作时的线性度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板,具有一中央区以及一周围区位于中央区的至少一侧。触控板包括一第一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多个第二子电极。第一子电极是设置在中央区,且第二子电极是设置在周围区。第二子电极在周围区的图案密度大于第一子电极在中央区的图案密度。 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板利用将周围区的子电极图案密度设计成大于中央区的子电极图案密度,使得周围区的子电极之间所形成的耦合电容效应大于或等于中央区的子电极之间所形成的耦合电容效应,进而达到提高周围区的触控辨识效果以及提高周围区在触控操作时的线性度等目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剖线所绘示的剖视图。 图4为沿图2中B-B’剖线所绘示的剖视图。 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板的子电极的局部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C-C’剖线所绘示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6中D-D’剖线所绘示的剖视图。 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0为沿图9中E-E’剖线所绘示的剖视图。 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九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i^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2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2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2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2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106触控板111第一基底 112第二基底120第一感测电极 120A第一子电极120B第二子电极 120C第一连接线12IX第一轴向电极 122X第一轴向电极123C第一连接线 130第二感测电极130A第三子电极 130B第四子电极130C第二连接线 130G缺口13IY第二轴向电极 132C第二连接线132Y第二轴向电极 133C第二连接线140绝缘层 140P绝缘块150第一走线 160第二走线180粘着层 190装饰层201-209触控板 220第一感测电极220A第一子电极 220B第二子电极225第一感测电极 225B第二子电极230第二感测电极 230A第三子电极230B第四子电极 231H第一中空区232H第二中空区 234第二感测电极234B第四子电极 235第二感测电极235B第四子电极 235H第二中空区239第二感测电极239B第四子电极 250第一走线 258第一走线 260第二走线 263第二走线268第二走线 270第三走线278第三走线 300触控板L对称直线 Rl中央区R2周围区 Wl宽度W2宽度 W3宽度X行方向 Y列方向Z垂直投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数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 如图1到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101具有一中央区Rl以及一周围区R2,且周围区R2位于中央区Rl的至少一侧。本实施例的周围区R2位于中央区Rl的两侧,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周围区R2围绕中央区Rl的四周或使周围区R2仅与中央区Rl的部分边缘相邻设置。触控板101包括一第一基底111、一第一感测电极120以及一第二感测电极130。第一感测电极120与第二感测电极130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上。第一基底111可包括玻璃基底、硬质覆盖板(cover lens)、塑胶基底、柔性覆盖板、柔性塑胶基底、薄玻璃基底或一顯示器的基底,其中,上述覆蓋板至少在一側設置有一裝飾層(圖未示),而上述顯示器的基底可為一液晶顯示器的彩色濾光基底或一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封裝蓋。第一感测电极120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120A以及多个第二子电极120B。第一子电极120A设置在中央区R1,且第二子电极120B设置在周围区R2。第二感测电极130与第一感测电极120未直接电连接,也可说第二感测电极130与第一感测电极120电绝缘。第二感测电极130包括多个第三子电极130A以及多个第四子电极130B。第三子电极130A设置在中央区R1,且第四子电极130B设置在周围区R2。各第三子电极130A在中央区Rl的设置位置异于各第一子电极120A的设置位置,且各第三子电极130A与各第一子电极120A电绝缘。各第四子电极130B在周围区R2的设置位置异于各第二子电极120B的设置位置,且各第四子电极130B与各第二子电极120B电绝缘。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子电极120A与各第三子电极130A在中央区Rl彼此互相交错排列设置,且各第二子电极120B与各第四子电极130B在周围区R2彼此互相交错排列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同样的一单位面积大小中,例如lcmX2cm或3cmX3cm的面积大小中,第二子电极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中央区以及一周围区位于该中央区的至少一侧,该触控板包括:一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设置在该中央区;以及多个第二子电极,设置在该周围区,其中该些第二子电极在该周围区的图案密度大于该些第一子电极在该中央区的图案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姿伶陈国兴苏振豪叶政谚陈昱廷刘锦璋苏国彰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