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671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包括一第一基底、一透明导电图案以及一非遮光性装饰层。第一基底具有一周围区。透明导电图案是设置在第一基底上。透明导电图案包括多个透明感应电极以及多条透明导线。透明导线是至少部分设置在周围区内。各透明导线是与对应的至少一个透明感应电极相连。非遮光性装饰层是设置在周围区的第一基底与透明导线之间,且非遮光性装饰层的光密度是小于或等于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包括一第一基底、一透明导电图案以及一非遮光性装饰层。第一基底具有一周围区。透明导电图案是设置在第一基底上。透明导电图案包括多个透明感应电极以及多条透明导线。透明导线是至少部分设置在周围区内。各透明导线是与对应的至少一个透明感应电极相连。非遮光性装饰层是设置在周围区的第一基底与透明导线之间,且非遮光性装饰层的光密度是小于或等于3。【专利说明】触控板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单一透明导电图案分别在开口区内形成透明感应电极以及在周围区内形成透明导线的触控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触控感应技术迅速地发展,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mobilephone)、全球定位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电脑(tablet PC)、个人数码助理(PDA)以及笔记本计算机(laptop PC)等均有与触控功能结合的产品推出。在上述各电子产品中,主要是将原有的显示功能与触控感应功能进行整合而形成触控显示装置。目前较主流的触控显示装置是由一显示板与一触控板互相黏合而成的外挂式触控显示板。触控板以结构上来区分又可大致可分为双片玻璃式(glass/glass)与单片玻璃式(one glasssolution, 0GS)触控板。单片玻璃式触控板是将触控感应组件直接形成在保护玻璃(coverglass)上,故可因此减少玻璃基底的使用数量,达到薄型化与结构简化的效果。在一般单片玻璃式触控板中,周围区域设置有金属导线用以与位于开口区内的透明感应电极电连接,且周围区域一般设置有黑色矩阵用以形成遮光效果,进而避免周围区域的金属导线影响外观质量。由于金属导线与透明感应电极是由不同的材料所形成,而两者间的导电特性也有所差异,故金属导线与透明感应电极相连接处也容易发生例如静电破坏等问题而影响到触控板的可靠性。此外,目前市场上也有需求在触控板的周围区呈现不同的外观颜色效果,而需在周围区设置非遮光性的装饰层。然而,一般非遮光性装饰层容易有光密度过低以及透光性太强等问题,使得周围区域的金属导线可通过非遮光性装饰层而被人眼识别,严重影响到触控板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板。利用单一透明导电图案分别在开口区内形成透明感应电极以及在周围区内形成透明导线,用以搭配周围区的非遮光性装饰层,进而达到提高触控板的可靠性以及改善外观质量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板。触控板包括一第一基底、一透明导电图案以及一非遮光性装饰层。第一基底具有一周围区。透明导电图案是设置在第一基底上。透明导电图案包括多个透明感应电极以及多条透明导线。透明导线是至少部分设置在周围区内。各透明导线是与对应的至少一个透明感应电极相连。非遮光性装饰层是设置在周围区的第一基底与透明导线之间,且非遮光性装饰层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 0D)是小于或等于3。【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剖线所绘示的剖视示意图。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板的透明导电图案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 触控板111 第一基底IllA 内表面IllB外表面112 第二基底 112A内表面112B 外表面120 非遮光性装饰层130 桥接电极 140 绝缘块150 透明导电图案150C透明连接线150S 透明感应电极150T透明导线150X 第一轴向电极150Y第二轴向电极200 触控板250 透明导电图案250RX信号接收电极250S透明感应电极250TX信号传递电极300 触控板350 透明导电图案350S透明感应电极400 触控板460 粘合层Rl 开口区R2 周围区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A、图4B以及图4C。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的触控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剖线所绘示的剖视示意图。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板的透明导电图案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的各附图仅为示意用以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100,触控板100包括一第一基底111、一透明导电图案150以及一非遮光性装饰层120。第一基底111具有一开口区Rl以及一周围区R2。周围区R2是位于开口区Rl的至少一侧。本实施例的周围区R2是围绕开口区Rl的四周,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周围区R2仅与开口区Rl的部分边缘相邻设置。第一基底111可包括硬质基底例如玻璃基底、保护基底(cover lens)、保护玻璃(cover glass)、可挠式基底或薄膜基底(flexible substrate/film substrate)例如塑胶基底或其他适合材料所形成的基底,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基底111优选是为一保护基底,但并不以此为限。透明导电图案150是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上。透明导电图案150包括多个透明感应电极150S以及多条透明导线150T。透明感应电极150S主要是设置在开口区Rl内并部分延伸到周围区R2,且透明导线150T是至少部分设置在周围区R2内。各透明导线150T是与对应的至少一个透明感应电极150S相连并一体成形。换句话说,透明导电图案150优选是经由对一透明导电材料层进行一图案化工艺所形成,而透明导线150T与透明感应电极150S也就是经由此图案化工艺之后形成,并因此透明导线150T与透明感应电极150S是在形成时即彼此图形相连。上述的透明导电图案150也可经由对一金属材料层进行一图案化工艺而形成的金属网格(metal mesh)图案。举例来说,如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上述的金属网格图案可以包括各种尺寸相同或大小形状不拘的连续几何形状堆栈,例如图4A中所示的菱形图案、图4B中所示的正方形或矩形图案以及图4C中所示的六角形图案。本专利技术所举的金属网格图案的形状并不限于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的形状而可视需要使用其他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的金属网格图案。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后续的各实施例中的透明导电图案均可视需要经由对一金属材料层进行一图案化工艺而形成的金属网格图案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位于开口区Rl内进行触控感应的透明感应电极150S是与位于周围区R2的透明导线150T—体成形并图形相连,且透明感应电极150S与透明导线150T是由同一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故透明感应电极150S与透明导线150T相连接处并无不同材料间的接触面存在,因此可避免发生静电破坏等电相关问题并进而提高触控板100的可靠性。上述的透明导电材料层可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 oxide, IZO)、氧化招锋(aluminum zinc oxide, AZO)、氧化铟嫁锋(ind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底,具有一周围区;一透明导电图案,设置在该第一基底上,该透明导电图案包括:多个透明感应电极;以及多条透明导线,至少部分设置在该周围区内,其中各该透明导线是与对应的至少一个该透明感应电极相连;以及一非遮光性装饰层,设置在该周围区的该第一基底与该些透明导线之间,其中该非遮光性装饰层的光密度是小于或等于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琪吴明坤枋郁宸吕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