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支承单元以及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967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5:15
一种座椅支承单元(20),其被用于婴儿车(10)并对座椅进行支承。座椅支承单元包括:框架组件(35)和安装于框架组件上的层叠板组件(40)。层叠板组件包括:无纺布(42)、分别层叠于无纺布的两侧的一对布料(41、4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座椅支承单元(20),其被用于婴儿车(10)并对座椅进行支承。座椅支承单元包括:框架组件(35)和安装于框架组件上的层叠板组件(40)。层叠板组件包括:无纺布(42)、分别层叠于无纺布的两侧的一对布料(41、43)。【专利说明】座椅支承单元以及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婴儿车中使用并对座椅(seat)进行支承的座椅支承单元(seatsupporting unit)以及婴儿车。
技术介绍
例如,如JP56-8576U所公开的那样,供婴儿乘坐的婴儿车被广泛使用。一直以来,在多数的婴儿车中,在具有框材和安装于框材上的片状布材(sheet-like fabric)的支承体上支承有具有缓冲性的座椅(seat)。片状布材通过将其缘部翻转而缝纫在一起从而形成筒状部。此外,通过使框材穿过片状布材的筒状部而延伸,从而将片状布材安装于框材上。 然而,预先在片状布材上形成筒状部,然后使框材在片状布材的筒状部中穿过的操作、即以往的支承体的片状布材向框材上的安装操作为非常繁琐的操作。另外,在片状布材上需要形成用于供安全带等穿过的贯穿孔等,并对贯穿孔的周围进行加强。因此,片状布材的制作本身也很繁琐,其结果为,将致使制造成本上升。而且,在以往的婴儿车中,不易将片状布材以张紧的状态安装于框材上。因此,如果婴儿乘坐在婴儿车上,片状布材会以大幅陷落的方式发生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冲击吸收性、振动吸收性将降低,婴儿车的乘坐体验将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这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制造且廉价、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婴儿向婴儿车上乘坐时的变形的座椅支承单元。 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seat supporting unit)被用于婴儿车,并对座椅(seat)进行支承,其中,该座椅支承单元(seat supporting unit)包括:框架组件;层叠板组件,其安装于所述框架组件上,所述层叠板组件包括无纺布、和分别层叠于所述无纺布的两侧的一对布料。 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具备:座部支承体;背部支承体,其以相对于所述座部支承体而能够摆动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座部支承体,所述背部支承体包括:连接于所述座部支承体上的所述框架组件、和安装于所述框架组件上的层叠板组件。 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通过利用热冲压加工而将所述无纺布和位于所述无纺布的两侧的一对布料一体化,从而形成所述层叠板组件。 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无纺布以及位于所述无纺布的两侧的一对布料通过热熔敷而相互接合。 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层叠板组件包括沿着所述框架组件的外轮郭而以曲面状延伸的曲面部。 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位于所述曲面部处的所述层叠板组件的无纺布,与位于所述曲面部以外的所述层叠板组件的其他至少一部分处的无纺布相比,被进一步压缩。 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位于所述层叠板组件的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处的无纺布,与位于所述一部分以外的所述层叠板组件的其他至少一部分处的无纺布相比,被进一步压缩。 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层叠板组件具有延伸出至与所述框架组件对置的位置处的延伸突出部,在所述延伸突出部上形成有供用于对所述层叠板组件与所述框架组件进行连结的结合件贯穿的孔。 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位于所述延伸突出部处的所述层叠板组件的无纺布,与位于所述延伸突出部以外的所述层叠板组件的其他至少一部分的无纺布相比,被进一步压缩。 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层叠板组件形成有贯穿孔,位于所述贯穿孔的周缘的部分处的所述层叠板组件的无纺布,与位于所述周缘的部分以外的所述层叠板组件的其他至少一部分处的无纺布相比,被进一步压缩。 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具有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支承单元中的任意一个和支承所述支承单元的婴儿车主体。 本专利技术的层叠板组件为在婴儿车中对座椅进行支承的部位所使用的层叠板组件,所述层叠板组件具有无纺布、和分别层叠于所述无纺布的两侧的一对布料。 本专利技术的层叠板组件可通过利用热冲压加工将所述无纺布和位于所述无纺布的两侧的一对布料一体化而形成。 在本专利技术的层叠板组件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无纺布以及位于所述无纺布的两侧的一对布料通过热熔敷而相互接合。 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廉价且容易地制造座椅支承单元,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婴儿乘坐时的座椅支承单元的变形。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且为在座椅支承单元的背部支承体立起的状态下表示出婴儿车的立体图。 图2为在背部支承体放倒的状态下表示出图1的婴儿车的座椅支承单元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出座椅支承单元的层叠板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在沿着图3的IV-1V线的剖面中表示出层叠板组件的层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在沿着图3的V-V线的剖面中表示出层叠板组件的层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与图2对应的图,且为表示座椅支承单元20的一个改变例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座椅支承单元20的另一个改变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4为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1以及图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0的整体结构。图示的婴儿车10具有:具有前腿15以及后腿16的婴儿车主体11、支承于婴儿车主体11上的座椅支承单元(seatsupporting unit) 20。在座椅支承单元20上支承有座椅(seat)。座椅可以使用具有缓冲性的现有的座椅,优选为相对于座椅支承单元20能够拆装。婴儿将在该座椅上乘坐或睡觉。 在本实施方式中,婴儿车主体11具有:具有前腿15以及后腿16的主体框架1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接于主体框架13的手推把手18。在该婴儿车10中,把手18相对于主体框架13而能够摆动。把手18可固定于图1所示的背面推动位置(后方位置)和向前方摆动的对面推动位置(前方位置)。作为使把手18相对于主体框架131而能够摆动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例如JP2008-254688A中所公开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0能够以前腿15、后腿16以及把手18相互接近的方式折叠。为了能够实现折叠,婴儿车主体11中的多数的结构组件被设置为被相互枢接。另夕卜,将在后文中详细叙述的座椅支承单元20的一部分还可以作为可使婴儿车主体11进行折叠动作用的连杆而发挥功能。而且,座椅使用具有柔软性的织物等形成,能够伴随着婴儿车10的折叠动作进行变形。作为使婴儿车10以及婴儿车主体11能够折叠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例如JP2008-254688A中所公开的结构。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婴儿车10、婴儿车主体11以及座椅支承单元20修饰的“前”、“后”、“上”以及“下”的用语,只要没有特殊的指示,则是指以乘坐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婴儿车10的婴儿为基准的“前”、“后”、“上”以及“下”。因此,“前后方向”相当于连结图1中的纸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支承单元,其被用于婴儿车,并对座椅进行支承,所述座椅支承单元包括:框架组件;层叠板组件,其被安装于所述框架组件上,所述层叠板组件包括无纺布、和分别层叠于所述无纺布的两侧的一对布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舟仓健二有本晋作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