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总成及壳体装配构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0756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总成及壳体装配构造。该壳体装配构造中,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容纳室。第二本体是安装在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一释放孔、及至少一第一穿孔。第一卡掣件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本体的第一容纳室,第一卡掣件是对应于第二本体的第一释放孔,并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掣部对应于第二本体的第一穿孔。第一弹性件提供一弹力作用在第一卡掣件,使第一卡掣件朝向第二本体的第一释放孔。第一壳体安装在第二本体,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对应于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组装时,第一壳体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相抵接,并借助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施加在第一卡掣件,使第一壳体稳固地安装在第二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总成及壳体装配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的装配构造,特别是指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通常是采用螺钉装配,但采用螺钉装配的壳体组件在装配和拆卸时耗时较长,装配后无法保证各螺钉的拧紧力相同。颁给Chen等人的美国专利技术专利US8,164,898B2号虽揭示有一种不须螺钉的装配构造,但该案在组装构件上显得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以实现组装构件更为精简、且装卸更为快速的壳体装配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第一卡掣件、一第一弹性件、及一第一壳体,其特点是:所述第一本体包含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其中,该第二侧部是对应于该第一侧部,该第一侧部具有一第一容纳室;所述第二本体是安装在该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一释放孔、及至少一第一穿孔对应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容纳室;所述第一卡掣件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容纳室,该第一卡掣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掣部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一穿孔,其中,该第一卡掣件是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一释放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一弹力作用在该第一卡掣件,使该第一卡掣件朝向该第二本体的第一释放孔;及所述第一壳体是安装在该第二本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其中,该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对应于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组装时,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相抵接,并借助该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施加在该第一卡掣件,使该第一壳体稳固地安装在该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容纳室大致上是平行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部,且沿着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部的长度设置。其中,还包括一第一固定件设置在该第一本体,该第一固定件具有一容纳孔供该第一弹性件的局部容置。其中,所述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具有一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抵接部具有一第二接触面可与该第一接触面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卡掣部的第一接触面与该第一抵接部的第二接触面之一是一斜面。其中,还包括一第一凸体自该第一卡掣部的第一接触面的一部份延伸,该第一凸体可以与该第一抵接部的第二接触面相抵接。其中,还包括一第二凸体自该第一抵接部的第二接触面的一部份延伸,该第二凸体可以与该第一卡掣部的第一接触面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具有一第一导引面,该第一抵接部具有一第二导引面对应于该第一导引面,用以易于导引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的位移。其中,所述第一导引面与该第二导引面之一是一斜面。其中,所述第一卡掣部是一圆柱体,该第一导引面是一曲面。其中,所述第一卡掣部是一矩形体,该第一导引面是该矩形体的一边。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壳体的第二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接部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连接部而能相互组装卡掣定位。其中,还包括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该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二抵接部对应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连接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总成,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第一卡掣件、一第一弹性件、一第二卡掣件、一第二弹性件、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其特点是:所述第一本体包含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其中,该第二侧部是对应于该第一侧部,该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二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本体安装在该第一本体,该第二本体对应于该第一本体包含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其中,该第一侧部具有一第一释放孔及至少一第一穿孔,该第二侧部具有一第二释放孔及至少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掣件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之间,并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一释放孔,该第一卡掣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掣部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一弹力作用在该第一卡掣件,使该第一卡掣件朝向该第二本体的释放孔;所述第二卡掣件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之间,并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释放孔,该第二卡掣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掣部对应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二穿孔;及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一弹力施加在该第二卡掣件,使该第二卡掣件借助该弹力保持在一预定的位置,并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释放孔;所述第一壳体安装在该第二本体,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其中,该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对应于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该第一壳体的第二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接部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壳体安装在该第一本体,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该第二壳体的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接部对应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二壳体的第二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二抵接部对应于该第二卡掣件的第二卡掣部;其中,组装该第一壳体至该第二本体时,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卡接部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连接部相卡接,且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相卡接,借助该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施加在该第一卡掣件,使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抵接部稳固地与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相卡接,该第一壳体能稳固地安装在该第二本体;其中,组装该第二壳体至该第一本体时,该第二壳体的第二卡接部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连接部相卡接,且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抵接部与该第二卡掣件的第二卡掣部相卡接,借助该第二弹性件的弹力施加在该第二卡掣件,使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抵接部稳固地与该第二卡掣件的第二卡掣部相卡接,该第二壳体能稳固地安装在该第一本体。其中,所述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具有一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抵接部具有一第二接触面,以及还包括一第一凸体,该第一凸体自该第一卡掣部的第一接触面的一部份延伸,该第一凸体与该第一抵接部的第二接触面相抵接,以及还包括一第二凸体,该第二凸体自该第一抵接部的第二接触面的一部份延伸,该第二凸体与该第一卡掣部的第一接触面相抵接。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总成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组装示意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掣总成与本体间的安装分解示意图。图4A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卡掣件与第一本体间的安装分解示意图。图4B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卡掣件组装在本体的示意图。图5A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掣件与第一本体间的安装分解示意图。图5B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卡掣件组装在本体的示意图。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与本体间的安装分解示意图。图7A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部与第二本体间的局部安装分解示意图。图7B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第二侧部与第二本体间的局部安装组合示意图。图8A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部与设在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卡掣件间的安装分解示意图。图8B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部与设在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卡掣件间的组装示意图。图8C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部与设在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卡掣件间的组装剖视示意图。图9A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部与设在该第一本体的第二种形式的第一卡掣件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总成及壳体装配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第一卡掣件、一第一弹性件、及一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含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其中,该第二侧部是对应于该第一侧部,该第一侧部具有一第一容纳室;所述第二本体安装在该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一释放孔、及至少一第一穿孔对应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容纳室;所述第一卡掣件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容纳室,该第一卡掣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掣部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一穿孔,其中,该第一卡掣件是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一释放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一弹力作用在该第一卡掣件,使该第一卡掣件朝向该第二本体的第一释放孔;及所述第一壳体安装在该第二本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其中,该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对应于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组装时,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相抵接,并借助该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施加在该第一卡掣件,使该第一壳体稳固地安装在该第二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第一卡掣件、一第一弹性件、及一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含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其中,该第二侧部是对应于该第一侧部,该第一侧部具有一第一容纳室;所述第二本体安装在该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一释放孔、及至少一第一穿孔对应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容纳室;所述第一卡掣件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容纳室,该第一卡掣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掣部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一穿孔,其中,该第一卡掣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端是对应于该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二端是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一释放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一弹力作用在该第一卡掣件,使该第一卡掣件朝向该第二本体的第一释放孔;及所述第一壳体安装在该第二本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其中,该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对应于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组装时,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相抵接,并借助该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施加在该第一卡掣件,使该第一壳体稳固地安装在该第二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室大致上是平行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部,且沿着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部的长度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固定件设置在该第一本体,该第一固定件具有一容纳孔供该第一弹性件的局部容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具有一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抵接部具有一第二接触面可与该第一接触面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掣部的第一接触面与该第一抵接部的第二接触面之一是一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凸体自该第一卡掣部的第一接触面的一部份延伸,该第一凸体可以与该第一抵接部的第二接触面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凸体自该第一抵接部的第二接触面的一部份延伸,该第二凸体可以与该第一卡掣部的第一接触面相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具有一第一导引面,该第一抵接部具有一第二导引面对应于该第一导引面,用以易于导引该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卡掣部的位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面与该第二导引面之一是一斜面。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掣部是一圆柱体,该第一导引面是一曲面。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掣部是一矩形体,该第一导引面是该矩形体的一边。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装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二本体的第二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壳体的第二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接部对应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连接部而能相互组装卡掣定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霙林淑珍陈珊瑶
申请(专利权)人: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