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0059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包括在轮毂内以圆周均布的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对应的后置有摩擦片底衬,所述轮毂居中设置有方形油缸,所述方形油缸设置有若干定位螺栓和定位角;所述摩擦片底衬分别通过对应的油缸体定位稍与方形油缸活动连接;所述方形油缸侧边设置有若干活塞,所述活塞前端与摩擦片底衬接触,所述活塞尾端通过分油路通道与总油路通道连通,所述总油路通道与进油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包括在轮毂内以圆周均布的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对应的后置有摩擦片底衬,所述轮毂居中设置有方形油缸,所述方形油缸设置有若干定位螺栓和定位角;所述摩擦片底衬分别通过对应的油缸体定位稍与方形油缸活动连接;所述方形油缸侧边设置有若干活塞,所述活塞前端与摩擦片底衬接触,所述活塞尾端通过分油路通道与总油路通道连通,所述总油路通道与进油口连通。本技术结构简单,制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专利说明】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普遍使用的单缸或双缸毂刹分泵总成采用油缸活塞驱动马蹄形摩擦片,其制动区域只能局限于刹车毂环形的一小部分,产生的制动力较小,再者马蹄形摩擦片的外弧曲率半径与轮毂内摩擦表面的半径不相同,即使相同动作时也不能做到两者同心,以致轮毂内摩擦面受力不均匀,制动平稳性、可靠性差,磨损大,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动受力均匀,动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包括在轮毂内以圆周均布的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对应的后置有摩擦片底衬,所述轮毂居中设置有方形油缸,所述方形油缸设置有若干定位螺栓和定位角;所述摩擦片底衬分别通过对应的油缸体定位稍与方形油缸活动连接;所述方形油缸侧边设置有若干活塞,所述活塞前端与摩擦片底衬接触,所述活塞尾端通过分油路通道与总油路通道连通,所述总油路通道与进油口连通。本技术通过总油路通道的液压油由分油路通道同步驱动对应的活塞再带动摩擦片摩擦轮毂内壁完成制动动作。摩擦片的外弧曲率半径与车轮轮毂内摩擦面的半径相同,制动时摩擦片与车轮轮毂内摩擦面的接触面积大,从而增加刹车的平稳性和增大制动力矩。进油口外接刹车总泵,各分油路通道与总油路通道互相连通,以保证各活塞动作同步并对车轮轮毂内摩擦面产生均匀的作用力。摩擦片底衬的弧形面直接和摩擦片相连,摩擦片底衬通过油缸体定位稍在方形油缸上限位位移确保传动稳定性,制动时定位角阻止摩擦片底衬侧位移;方形油缸通过定位螺栓与车辆悬架相连,车轮轮毂与转动轴相连接,形成车轮的传动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设置为四片。制动时摩擦片与轮毂内壁接触充分,提高制动效率,达到最优的制动效果,同时可大幅延长摩擦片及轮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油缸的每一侧边都设置有一组活塞。制动时摩擦片底衬受力均匀,制动灵敏、高效。 本技术结构简单,制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方形油缸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包括在轮毂3内以圆周均布的摩擦片4,所述摩擦片4对应的后置有摩擦片底衬5,所述轮毂3居中设置有方形油缸I,所述方形油缸I设置有若干定位螺栓6和定位角8 ;所述摩擦片底衬5分别通过对应的油缸体定位稍7与方形油缸I活动连接;所述方形油缸I侧边设置有若干活塞2,所述活塞2前端与摩擦片底衬5接触,所述活塞2尾端通过分油路通道9与总油路通道11连通,所述总油路通道11与进油口 10连通。 所述摩擦片4设置为四片。 所述方形油缸I的每一侧边都设置有一组活塞2。 动作时,刹车总泵产生的高压液压油经进油口 10导入总油路通道11,再通过分油路通道9推动对应的活塞2前位移,根据液体传递压强的原理,液体的高压压强同时作用于各活塞2,各活塞2上得到的压力为活塞2的面积乘以液体的压强;由于是多只活塞2,作用在摩擦片底衬5上的力就是单只活塞2的多倍,所以得到较大摩擦力。本技术的摩擦片4外弧曲率半径与轮毂3内摩擦面的半径相同,刹车时摩擦片4与轮毂3内摩擦表面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从而增加刹车的平稳性和增大制动力矩,同时也减少了摩擦片4和轮毂3的磨损。各分油路通道9与总油路通道11连通,因此各活塞2得到的压强相同,保证了各活塞2同时动作并对轮毂3内摩擦表面产生均匀的作用力。摩擦片底衬5的弧形面直接和摩擦片4相连,摩擦片底衬5另一侧面通过油缸体定位稍7在方形油缸I上限位位移,刹车时油缸体定位稍7和方形油缸I的定位角8阻止了摩擦片底衬5的侧位移确保了制动的稳定性,车轮的转动力由轮毂3经摩擦片4、摩擦片底衬5传给方形油缸I,再由方形油缸I传导至汽车车身完成制动。 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延长了汽车制动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权利要求】1.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包括在轮毂(3)内以圆周均布的摩擦片(4),所述摩擦片(4)对应的后置有摩擦片底衬(5),其特征是:所述轮毂(3)居中设置有方形油缸(1),所述方形油缸(I)设置有若干定位螺栓(6)和定位角(8);所述摩擦片底衬(5)分别通过对应的油缸体定位稍(7)与方形油缸(I)活动连接;所述方形油缸(I)侧边设置有若干活塞(2),所述活塞(2)前端与摩擦片底衬(5)接触,所述活塞(2)尾端通过分油路通道(9)与总油路通道(11)连通,所述总油路通道(11)与进油口( 10 )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摩擦片(4)设置为四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方形油缸(I)的每一侧边都设置有一组活塞(2 )。【文档编号】F16D65/14GK203979219SQ201420440124【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专利技术者】徐晓峰, 王陈宁, 操龙德, 査长礼, 王鹏 申请人:安庆师范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式多缸毂刹分泵装置,包括在轮毂(3)内以圆周均布的摩擦片(4),所述摩擦片(4)对应的后置有摩擦片底衬(5),其特征是:所述轮毂(3)居中设置有方形油缸(1),所述方形油缸(1)设置有若干定位螺栓(6)和定位角(8);所述摩擦片底衬(5)分别通过对应的油缸体定位稍(7)与方形油缸(1)活动连接;所述方形油缸(1)侧边设置有若干活塞(2),所述活塞(2)前端与摩擦片底衬(5)接触,所述活塞(2)尾端通过分油路通道(9)与总油路通道(11)连通,所述总油路通道(11)与进油口(1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峰王陈宁操龙德査长礼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