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长型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334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长型电机,旨在提供一种能自动使电机卡死并有效保护车体外壳和后视镜的表面的壳体长型电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壳体长型电机,包括外壳本体、盖板、转轴套筒、传动装置和微电机,外壳本体与盖板连接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微电机和传动装置,外壳本体和盖板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套筒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限制转轴套筒转角的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普遍适用于控制汽车后视镜转动的后视镜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长型电机,旨在提供一种能自动使电机卡死并有效保护车体外壳和后视镜的表面的壳体长型电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壳体长型电机,包括外壳本体、盖板、转轴套筒、传动装置和微电机,外壳本体与盖板连接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微电机和传动装置,外壳本体和盖板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套筒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限制转轴套筒转角的限位装置,本技术普遍适用于控制汽车后视镜转动的后视镜电机。【专利说明】一种壳体长型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汽车后视镜转动的后视镜电机。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情形需要收起汽车外后视镜。比如说雨天盖车时;停车位空间有限时;在驾驶过程中车辆需通过的空间有限时等等。传统汽车外后视镜一般只能在车外手动旋转,最近也出现了可以在车内控制后视镜转动的后视镜电机,通过在车内控制一个双向按钮来调节后视镜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带动后视镜角度的改变,壳体长型电机就是其中一种后视镜电机,包括外壳本体、盖板、转轴套筒、传动装置和微电机,外壳本体与盖板固定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微电机和传动装置,外壳本体和盖板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套筒设置于安装孔内。由于后视镜的转角一般是规定了转动的极限位置,需要电机在转动至一定角度后卡死,而目前市面上的壳体长型电机一般依靠后视镜和车体外壳之间的抵触使电机卡死,长此以往会对车体外壳和后视镜的表面造成刮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使电机卡死并有效保护车体外壳和后视镜的表面的壳体长型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长型电机,包括外壳本体、盖板、转轴套筒、传动装置和微电机,外壳本体与盖板连接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微电机和传动装置,外壳本体和盖板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套筒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限制转轴套筒转角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具体设置为转轴套筒外侧设有沿转轴套筒周向的凹槽,凹槽沿转轴套筒周向的深度由深至浅,外壳本体内侧设有沿转轴套筒径向的设置的顶杆槽,顶杆槽内设有顶杆,顶杆一端与凹槽抵接,另一端设有弹簧,弹簧与顶杆槽端面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后视镜转至极限位置时,在壳体长型电机内部终止后视镜旋转运动,防止对车体外壳和后视镜的表面发生刮擦在车体外壳造成刮痕,当调节后视镜角度时,内部的微电机将带动传动装置带动转轴套筒旋转,顶杆一端将沿凹槽滑动直至顶杆与凹槽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微电机输出的力,此时转轴套筒将无法继续旋转,使微电机卡死从而有效保护车体外壳和后视镜的表面。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装置具体设置为微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第一蜗轮同轴上设置有第二蜗杆,转轴套筒外侧柱面上设置有第二蜗轮,第二蜗杆与第二涡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机输出轴上的的输出功率经过两组蜗轮蜗杆传至转轴套筒上,在保证电机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多次能量转换所带来的能量的逐级损失。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装置采用铜质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传动装置的强度和韧性,不会由于转轴套筒的卡死而损坏传动装置。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在转轴套筒柱面上沿转轴套筒周向均匀设置多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方便寻找凹槽使之对准顶杆位置进行装配,方便转轴套筒的安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壳体长型电机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技术壳体长型电机实施例的转轴套筒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本体;2、盖板;3、转轴套筒;4、传动装置;5、微电机;6、空腔;7、安装孔;8、凹槽;9、顶杆;10、弹簧;11、第一蜗杆;12、第二蜗杆;13、第一蜗轮;14、第二蜗轮;15、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壳体长型电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种壳体长型电机,包括外壳本体1、盖板2、转轴套筒3、传动装置4和微电机5,外壳本体I与盖板2连接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有微电机5和传动装置4,外壳本体I和盖板2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7,所述转轴套筒3设置于安装孔7内,所述空腔6内设有用于限制转轴套筒3转角的限位装置15,使后视镜转至极限位置时,在壳体长型电机内部终止后视镜旋转运动,防止对车体外壳和后视镜的表面发生刮擦在车体外壳造成刮痕。 所述转轴套筒3外侧设有沿转轴套筒3周向的凹槽8,凹槽8沿转轴套筒3周向的深度由深至浅,外壳本体I内侧设有沿转轴套筒3径向的设置的顶杆9槽,顶杆9槽内设有顶杆9,顶杆9 一端与凹槽8抵接,另一端设有弹簧10,弹簧10与顶杆9槽端面相抵接。当调节后视镜角度时,内部的微电机5将带动传动装置4带动转轴套筒3旋转,顶杆9 一端将沿凹槽8滑动直至顶杆9与凹槽8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微电机5输出的力,此时转轴套筒3将无法继续旋转,使微电机5卡死从而有效保护车体外壳和后视镜的表面。 所述传动装置4具体设置为微电机5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蜗杆11,第一蜗杆11与第一蜗轮13啮合,第一蜗轮13同轴上设置有第二蜗杆12,转轴套筒3外侧柱面上设置有第二蜗轮14,第二蜗杆12与第二涡轮12啮合,使电机输出轴上的的输出功率经过两组蜗轮蜗杆传至转轴套筒3上,在保证电机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多次能量转换所带来的能量的逐级损失。 所述传动装置4采用铜质材料,保证了传动装置4的强度和韧性,不会由于转轴套筒3的卡死而损坏传动装置4。 所述凹槽8在转轴套筒3柱面上沿转轴套筒3周向均匀设置多处(由于一般后视镜的转角只需在O到90度之间,加上各凹槽8之间的空隙推荐设置为三处),在安装时方便寻找凹槽8使之对准顶杆9位置进行装配,方便转轴套筒3的安装。【权利要求】1.一种壳体长型电机,包括外壳本体、盖板、转轴套筒、传动装置和微电机,外壳本体与盖板连接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微电机和传动装置,外壳本体和盖板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套筒设置于安装孔内,其特征是: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限制转轴套筒转角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具体设置为转轴套筒外侧设有沿转轴套筒周向的凹槽,凹槽沿转轴套筒周向的深度由深至浅,外壳本体内侧设有沿转轴套筒径向的设置的顶杆槽,顶杆槽内设有顶杆,顶杆一端与凹槽抵接,另一端设有弹簧,弹簧与顶杆槽端面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长型电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具体设置为微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哨合,第一蜗轮同轴上设置有第二蜗杆,转轴套筒外侧柱面上设置有第二蜗轮,第二蜗杆与第二涡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长型电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采用铜质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长型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凹槽在转轴套筒柱面上沿转轴套筒周向均匀设置多处。【文档编号】B60R1/072GK203958005SQ201420367261【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日 【专利技术者】王旭峰 申请人:浙江海华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长型电机,包括外壳本体、盖板、转轴套筒、传动装置和微电机,外壳本体与盖板连接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微电机和传动装置,外壳本体和盖板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套筒设置于安装孔内,其特征是: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限制转轴套筒转角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具体设置为转轴套筒外侧设有沿转轴套筒周向的凹槽,凹槽沿转轴套筒周向的深度由深至浅,外壳本体内侧设有沿转轴套筒径向的设置的顶杆槽,顶杆槽内设有顶杆,顶杆一端与凹槽抵接,另一端设有弹簧,弹簧与顶杆槽端面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