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308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它包括底座(11)、开孔板(10)、芯块(5)、底板(4)和盖板(3),底座(11)内设置有一型腔,型腔下方依次设置有下陷区和注胶口(8),开孔板(10)上设置有渗胶孔(7),开孔板(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9),所述的芯块(5)与底板(4)通过螺栓连接,在芯块(5)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预制体(6),底板(4)上与预制体(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流胶通道(2),盖板(3)上与流胶通道(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溢胶口(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一个注胶口注入树脂,简化注胶过程,提高注胶效率;可快速浸润预制体底面,避免了产生干斑、贫胶等故障而导致制件报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它包括底座(11)、开孔板(10)、芯块(5)、底板(4)和盖板(3),底座(11)内设置有一型腔,型腔下方依次设置有下陷区和注胶口(8),开孔板(10)上设置有渗胶孔(7),开孔板(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9),所述的芯块(5)与底板(4)通过螺栓连接,在芯块(5)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预制体(6),底板(4)上与预制体(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流胶通道(2),盖板(3)上与流胶通道(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溢胶口(1)。本技术从一个注胶口注入树脂,简化注胶过程,提高注胶效率;可快速浸润预制体底面,避免了产生干斑、贫胶等故障而导致制件报废。【专利说明】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隔板框梁结构在飞机的机身结构中广泛采用,所述的隔板框梁结构大致为船式结构,内腔分布若干隔板,形成若干个小腔体。复合材料的隔板框梁结构通常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成型。先是将纤维布在一半模具上铺叠形成预制体,然后将两半模合模,在密闭条件下将树脂注入到模腔内浸润满预制体,固化树脂后完成制件制造。 目前的隔板框梁结构RTM成型模具由底座、芯块、底板、盖板四部分组成,底座轮廓大致为长方体,在其中挖出型腔,作为隔板框梁结构的外型面成型模,并在型腔底面上开出数个注胶口 ;芯块外形面作为隔板框梁结构的内型面成型模,芯块依据隔板的数量有若干块,通过与底板连接组合成整体,底板上钻制有流胶通道;盖板盖在底座与底板上面,通过若干螺栓与底座连接进行合模,盖板上钻有若干溢胶口,与底板上的流胶通道一一对应。 在芯块上铺叠纤维形成预制体,之后将所有芯块与底板连接组合为整体,以芯块在下底板在上的方式嵌入到底座型腔内,盖上盖板,连接螺栓,完成合模。树脂由底座型腔底面的多个注胶口注入并浸润预制体,直至整个隔板框梁结构预制体被树脂浸润,树脂从溢胶口渗出后结束注胶。但是该工艺采用的多点注胶方式注胶效率过低,易产生干斑、贫胶等故障,导致制件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可有效解决传统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效率低,易产生干斑、贫胶等故障而导致制件报废的问题。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它包括底座、开孔板、芯块、底板和盖板,底座内设置有一型腔,型腔下方依次设置有下陷区和注胶口,所述的开孔板上设置有渗胶孔,开孔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开孔板的形状与下陷区相配合且恰好镶嵌在下陷区内,开孔板未设置支撑柱的一侧与型腔的底面相平齐,所述的芯块与底板通过螺栓连接,芯块远离底板的一侧嵌入到型腔内,在芯块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预制体,底板上与预制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流胶通道,盖板设置在底板之上且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盖板上与流胶通道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溢胶口。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柱均匀分布在开孔板上。 所述的渗胶孔均匀设置在开孔板上。 所述的渗胶孔为圆孔或椭圆孔。 当树脂通过注胶口进入底座后,沿着支撑柱间的沟槽快速溢满整个开孔板下方,然后树脂在注胶压力下从开孔板上的渗胶孔中溢出,沿整个底面开始浸润预制体,直至浸满整个预制体,树脂通过流胶通道、溢胶口流出,纤维预制体与树脂的混合体固化后即为需要制造的隔板框梁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隔板框梁结构的注胶成型模具进行结构改进,使得树脂进入注胶口后,沿着支撑柱间的沟槽快速溢满整个开孔板下方,通过开孔板上的渗胶孔沿整个底面快速浸润预制体,相比之前的多点注胶提高了注胶效率,避免了由于注胶时间过长、注胶不充分等原因而产生干斑、贫胶等故障,进而导致制件报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技术开孔板与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溢胶口,2-流胶通道,3-盖板,4-底板,5-芯块,6_预制体,7_渗胶孔, 8-注胶口,9-支撑柱,10-开孔板,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它包括底座11、开孔板10、芯块5、底板4和盖板3,底座11内设置有一型腔,型腔下方依次设置有下陷区和注胶口 8,所述的开孔板10上设置有渗胶孔7,开孔板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9,支撑柱9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沟槽(以下简称流胶槽),开孔板10的形状与下陷区相配合且恰好镶嵌在下陷区内,开孔板10未设置支撑柱9的一侧与型腔的底面相平齐,所述的芯块5与底板4通过螺栓连接,芯块5远离底板4的一侧嵌入到型腔内,在芯块5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预制体6,预制体6为纤维材质,底板4上与预制体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流胶通道2,盖板3设置在底板4之上且通过螺栓与底座11相连,盖板3上与流胶通道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溢胶口 I。 如图2所示,所述的支撑柱9均匀分布在开孔板10上;所述的渗胶孔7均匀设置在开孔板10上;渗胶孔7为圆孔或椭圆孔。 当树脂通过注胶口 8进入底座11后,沿着纵横交错的流胶槽快速溢满整个开孔板10下方,然后树脂在注胶压力下从开孔板10上的渗胶孔7中溢出,沿整个底面开始浸润预制体6,直至浸满整个预制体6,树脂通过流胶通道2、溢胶口 I流出,纤维预制体与树脂的混合体固化后即为需要制造的隔板框梁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1)、开孔板(10)、芯块(5)、底板(4)和盖板(3),底座(11)内设置有一型腔,型腔下方依次设置有下陷区和注胶口(8),所述的开孔板(10)上设置有渗胶孔(7),开孔板(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9),开孔板(10)的形状与下陷区相配合且恰好镶嵌在下陷区内,开孔板(10)未设置支撑柱(9)的一侧与型腔的底面相平齐,所述的芯块(5)与底板(4)通过螺栓连接,芯块(5)远离底板(4)的一侧嵌入到型腔内,在芯块(5)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预制体(6),底板(4)上与预制体(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流胶通道(2),盖板(3)设置在底板(4)之上并通过螺栓与底座(11)相连,盖板(3 )上与流胶通道(2 )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溢胶口( 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9)均匀分布在开孔板(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胶孔(7)均匀设置在开孔板(1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胶孔(7)为圆孔或椭圆孔。【文档编号】B29C33/00GK203957215SQ2014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1)、开孔板(10)、芯块(5)、底板(4)和盖板(3),底座(11)内设置有一型腔,型腔下方依次设置有下陷区和注胶口(8),所述的开孔板(10)上设置有渗胶孔(7),开孔板(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9),开孔板(10)的形状与下陷区相配合且恰好镶嵌在下陷区内,开孔板(10)未设置支撑柱(9)的一侧与型腔的底面相平齐,所述的芯块(5)与底板(4)通过螺栓连接,芯块(5)远离底板(4)的一侧嵌入到型腔内,在芯块(5)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预制体(6),底板(4)上与预制体(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流胶通道(2),盖板(3)设置在底板(4)之上并通过螺栓与底座(11)相连,盖板(3)上与流胶通道(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溢胶口(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杰闫超罗辑程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