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一民专利>正文

一种带滑轮组的多功能装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8182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7:13
一种带滑轮组的多功能装卸机,在起重臂上固定多个动滑轮,在底座上固定相应个数的定滑轮,在支架上固定有液压千斤顶,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车轴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与重物连结,粗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顺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然后向下搬动液压手柄千斤顶会通过活塞杆将起重臂向上顶,从而带动动滑轮和细钢丝绳将重物提起;缓缓的逆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液压千斤顶内液体回流,活塞杆对起重臂的支持力减小,活塞杆下降,重物也随之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用手动方式操作又能用电动方式操作,有轮子能很好的移动、转弯,使用简便,适用范围广泛。(*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带滑轮组的多功能装卸机,在起重臂上固定多个动滑轮,在底座上固定相应个数的定滑轮,在支架上固定有液压千斤顶,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车轴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与重物连结,粗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顺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然后向下搬动液压手柄千斤顶会通过活塞杆将起重臂向上顶,从而带动动滑轮和细钢丝绳将重物提起;缓缓的逆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液压千斤顶内液体回流,活塞杆对起重臂的支持力减小,活塞杆下降,重物也随之下降。本技术既能用手动方式操作又能用电动方式操作,有轮子能很好的移动、转弯,使用简便,适用范围广泛。【专利说明】一种带滑轮组的多功能装卸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卸机,尤其涉及一种既能手动操作又能电动操作的带滑轮组的多功能装卸机。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将较重的重物进行装卸、搬运时,有的采用多人一起手工搬运的方式,但这样通常费时,费力且需要多人一起合作;有的采用用油的机械进行搬运,但通常这样的机械体积大,在搬运的过程中机械的移动和转弯不够灵活,且使用费用很高;而且如果这种用油的机械不是吊车则对于从井中或从陡峭的坡下将重物提上来会显得无能为力;很多用电来工作的机械虽然结构简单,使用费用低但通常是将电葫芦固定在某处来完成重物的装卸,这些机械通常移动起来很不方便,且停电时这些机械将无法工作。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转弯都快速灵活且既能采用手动操作又能采用电动操作的多功能装卸机,在有电源的情况下能使用此多功能装卸机省力省时的完成装卸、搬运工作;在没有电源或停电时,也能一个人使用此多功能装卸机独立完成装卸、搬运工作,且没有任何费用开支。 通过国内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210478723.3,名称为“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提升机构及强夯机”的专利技术的原理与本技术的原理有相似之处: 申请号为201210478723.3,名称为“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提升机构及强夯机”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缸驱动的强夯机提升机构及强夯机,该提升机构用于非脱钩式强夯机中,包括油缸、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及用于连接夯锤的绳索,其中:油缸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强夯机的车体、第二端连接定滑轮组;绳索在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上卷绕后,用于连接夯锤;油缸伸缩运动时,定滑轮组随油缸运动,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之间的距离增加或减小,绳索末端相应地上提或下落。此专利技术通过油缸驱动定滑轮组,并通过定定滑轮组来拓展行程,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作业平稳、可靠性高、夯能损失小等优点。 申请号为201210478723.3的专利技术由于其体积和重量都很大,且使用费用高,所以不适宜在空间较小的场所工作,也不适宜用于600公斤以内的重物的装卸。综上所述,对较重的重物进行装卸、搬运虽然有很多种装置可以实现,但也存在各种缺陷,所以在对较重的重物进行装卸、搬运时如何做到省时、省力、省钱、且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也能一个人顺利完成装卸工作仍需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如何在装卸、搬运重物时能同时做到省时、省力、省钱、用人又少; 2.如何在装卸、搬运重物时移动、转弯都能快速灵活; 3.如何在装卸、搬运重物时在没有电源或停电时也能顺利完成装卸、搬运工作; 4.如何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完成装卸、搬运工作,例如从井中或从陡峭的坡下将重物提上来,并放置到一定位置。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带滑轮组的多功能装卸机,该多功能装卸机有底架、支架、车轮、起重臂、钢索和钢丝绳,起重臂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又被固定在底架上,底架下安装有车轮,并通过车轮行走;其特点是:在起重臂上固定多个动滑轮,在底座上固定相应个数的定滑轮,在支架上固定有液压千斤顶,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车轴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与重物连结,粗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顺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然后向下搬动液压手柄会将重物提起;逆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重物会下降。 进一步地,固定在起重臂上的动滑轮个数总是比固定在底座上的定滑轮个数多I个;可根据要提起的重物的重量来决定所使用的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是液压千斤顶,千斤顶阀门有两个挡位,升挡和降挡;顺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至升档位置,然后向下搬动液压手柄会将重物提起;逆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重物会下降,重物下降的速度与逆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的速度成正比。 进一步地,所述起重臂与支架之间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结,起重臂能绕铰接处小幅度转动;起重臂与活塞杆之间也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结。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后万向轮与两个车轮平时都着地,而两个前万向轮平时离地面有一定距离;这样的结构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当多功能装卸机在地面不很平整的环境中移动时前万向轮不易撞到地面,其二是当重物超过300公斤时,多功能装卸机会前倾,这时两个前万向轮会着地,使得原本由两个橡胶车轮着地点作为支点变成了由两个前万向轮着地点作为支点,从而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多功能装卸机的力矩,能保持多功能装卸机的平衡,不至于翻倒。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后方装有两个后万向轮,在底架前方装有两个前万向轮,在底架中间靠前的位置装有两个大的橡胶车轮,使得多功能装卸机能快速平稳的移动、转弯和保持平衡 进一步地,在底架上固定有微型电葫芦,微型电葫芦直接与细钢丝绳连接,细钢丝绳的一端绕在微型电葫芦上,另一端绕过起重臂最前方的动滑轮与重物连结;通过控制微型电葫芦转动的方向来提起和放下重物。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本技术采用滑轮组与千斤顶来实现重物的提起,一个人就能独立的进行重物的装卸、搬运,且能起到省力、省时的作用; 2.本技术可以不用耗油和不耗电的情况下完成装卸、搬运工作,能节约费用开支; 3.本技术也可以用微型电葫芦来完成装卸、搬运工作,高效省力,操作简单; 4.本技术的起重臂、支架和底架都是采用宽厚的钢铁制成,非常坚固,使用寿命长; 5.本技术的底架下方装有宽大的橡胶车轮和万向轮使得多功能装卸机的移动和转弯都快速灵活,且两个前万向轮不着地能使多功能装卸机在地面不很平整的环境中移动时前万向轮不易撞到地面,两个前万向轮还能在重物超过300公斤时仍保持装卸机的平衡; 6.本技术能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完成装卸、搬运工作,适用范围广泛;例如能从井中或从陡峭的坡下将重物提上来,并放置到一定位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手动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电动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本技术底架处的俯视图; 图4是本技术千斤顶阀门处的放大图(图中虚线为转动阀门时阀门的运动轨迹); 图中:1底座、2定滑轮、3起重臂、4动滑轮、5、活塞杆6支架、7千斤顶、8液压手柄、9微型电葫芦、10底架、11后万向轮、12前万向轮、13车轮、14车轴、15细钢丝绳、16粗钢丝绳、17重物、18千斤顶阀门、19降挡、20升挡、21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底架10、支架6、起重臂3都由钢铁制成,且有3条钢索21将支架6与起重臂3连接,结构坚固,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滑轮组的多功能装卸机,包括底架、支架、车轮、起重臂、钢索和钢丝绳,起重臂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又被固定在底架上,底架下安装有车轮,并通过车轮行走;其特点是:在起重臂上固定多个动滑轮,在底座上固定相应个数的定滑轮,在支架上固定有液压千斤顶,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车轴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与重物连结,粗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顺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然后向下搬动液压手柄会将重物提起;逆时针转动千斤顶阀门重物会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民刘鹏飞刘亮荣
申请(专利权)人:刘一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