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属于电力输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包括张拉杆及张拉头,张拉杆上设置有张拉爪,张拉头内部设置有挂板,挂板间隙可供张拉爪通过,张拉爪间隙可供挂板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张拉,在张拉杆和张拉头上分别设置张拉爪和挂板,通过旋转二者的相对位置实现张拉杆和张拉头的扣合与脱开,实现了张拉杆与张拉头的快速方便连接。张拉力通过张拉杆的杆体轴向稳定传递至张拉头上,不会产生张拉力的偏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属于电力输送
。本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包括张拉杆及张拉头,张拉杆上设置有张拉爪,张拉头内部设置有挂板,挂板间隙可供张拉爪通过,张拉爪间隙可供挂板通过。本技术采用内张拉,在张拉杆和张拉头上分别设置张拉爪和挂板,通过旋转二者的相对位置实现张拉杆和张拉头的扣合与脱开,实现了张拉杆与张拉头的快速方便连接。张拉力通过张拉杆的杆体轴向稳定传递至张拉头上,不会产生张拉力的偏斜。【专利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属于电力输送
。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混凝土电杆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它价格低且使用寿命长,市场上需求量大。但是承载力越大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其承受的张拉力也越大,这就对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张拉是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到电杆的产品质量。 常规的张拉锚固装置一般包括张拉牵引件、张拉头、紧固支撑件等。专利号为20132014247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弯矩大梢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的张拉装置,其张拉牵引件为张拉爪、张拉头为钢板圈,紧固支撑件为固定盘,还包括撑架。千斤顶的拉轴通过张拉螺母与张拉爪丝扣连接,张拉爪与钢板圈连接,钢筋锚固在钢板圈上。所述固定盘套设于钢板圈外壁,固定盘上设有用于顶住钢模的螺杆,千斤顶的拉轴穿过撑架的通孔,撑架通过撑架上设置的撑脚顶住钢模的法兰板,其撑脚为可拆卸的活动撑脚,并设置于撑架上的撑脚套内。该张拉装置通过张拉爪与钢板圈连接传递张拉力,由于张拉爪通过较长的勾爪与钢板圈连接,在较大张拉力作用下,勾爪容易变形而导致钢板圈上所受的张拉力不均匀,还容易导致张拉爪和钢板圈变形。该张拉装置通过固定盘上的螺杆来顶住钢模,螺杆与钢模之间的受力面积很小,螺杆由于受到较大的压强而容易发生变形,导致钢板圈松动,预应力钢筋张拉效果变弱甚至消失,而且螺杆的紧固需要每个螺杆单独操作,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拉杆和张拉头连接方便且张拉力传递均匀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包括用于固连钢筋的张拉头、用于与千斤顶连接并牵引张拉头的张拉牵引件、通过螺纹装配于张拉头上的用于挡止在钢模上以保持张拉头的张紧状态的螺纹紧固支撑件,所述张拉牵引件为杆状的张拉杆,所述张拉头内部设置有供张拉杆的头部进入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向所述通孔中心延伸的挂板,张拉杆头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用于与所述挂板挡止配合的张拉爪,所述间隔设置的挂板之间留有可供张拉爪通过的挂板间隙,所述的间隔设置的张拉爪之间留有供挂板通过的张拉爪间隙。 所述挂板与对应的张拉爪接触的面为相互配合的斜面或者垂直于张拉杆轴心线的垂直面。 所述张拉头包括内设所述通孔的筒体和设于筒体外围的环形翻沿,所述环形翻沿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连接钢筋的钢筋孔。 所述螺纹紧固支撑件为锚固盘,锚固盘包括盘底和凸设于盘底前端的凸台,凸台具有用于与钢模挡止配合的前端面,所述盘底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张拉头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张拉头筒体的尾部设有外螺纹,与所述锚固盘盘底中心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锚固盘的凸台的外周上设置有旋转柄。 本技术采用内张拉,在张拉杆和张拉头上分别设置张拉爪和挂板,通过旋转二者的相对位置实现张拉杆和张拉头的扣合与脱开,实现了张拉杆与张拉头的快速方便连接。通过设置杆状的张拉杆与千斤顶活塞杆相连,能够使千斤顶的张拉力通过张拉杆的杆体轴向稳定传递至张拉头上,不会产生张拉力的偏斜,张拉爪为张拉杆上的固定凸起,在较大张拉力的作用下,张拉杆和张拉爪均不易产生变形,有效地保证了张拉力的均匀、稳定传递。 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设置套装在张拉头上的锚固盘,在张拉力稳定后,可以通过旋转锚固盘使其顶压在钢模上,能实现锚固盘对钢模的快速紧固顶压,而且锚固盘通过其周围的盘壁与钢模顶压,采用外固定方式,受力面积大,使张拉力均匀稳定地作用在钢模上。另外,锚固盘盘壁围成了一个空间,张拉头位于该空间内部,张拉杆穿过张拉头内部,三个构件从内向外套接,结构紧凑,节省了空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张拉杆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张拉头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的锚固盘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锚固盘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的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包括用于固连钢筋的张拉头3、用于与千斤顶活塞杆6连接并牵引张拉头3的张拉牵引件及通过螺纹装配于张拉头3上的用于挡止在钢模7上以保持张拉头3处于张紧状态的螺纹紧固支撑件。所述张拉牵引件为杆状的张拉杆2,所述张拉头3内部设置有供张拉杆2的头部进入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向所述通孔中心延伸的挂板302,张拉杆2头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用于与所述挂板302挡止配合的张拉爪202,张拉爪202为沿张拉杆杆体201外周面均匀间隔分布的凸起,所述间隔设置的挂板302之间留有可供张拉爪202通过的挂板间隙,所述的间隔设置的张拉爪202之间留有供挂板302通过的张拉爪间隙。张拉杆2尾部外壁设置有连接螺纹并通过连接螺母5与千斤顶活塞杆6上的螺纹丝扣配合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挂板302与张拉爪202接触的面为相互配合的斜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张拉头包括内设所述通孔的筒体303和设于筒体303头部外围的环形翻沿,所述环形翻沿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连接钢筋的钢筋孔301,预应力钢筋穿过钢筋孔301并固定在张拉头3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紧固支撑件为锚固盘4,锚固盘4包括盘底402和凸设于盘底前端的凸台401,凸台401具有用于与钢模挡止配合的前端面,所述盘底402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张拉头3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张拉头筒体303的尾部设有外螺纹,与锚固盘盘底402中心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凸台401为固定连接于所述盘底上沿盘底周向均匀分布的凸起,所述锚固盘4的凸台401的外周上设置有旋转柄。 在上述实施例中,与千斤顶固定连接设置的有张拉撑脚1,所述张拉撑脚I包括支撑盘102和焊接连接在支撑盘上的支撑筒体101,所述支撑筒体101为一端焊接在支撑盘102上的圆筒体,支撑筒体101的另一端具有能顶压在钢模7上的与支撑筒体轴线垂直的环形平面,所述支撑盘102中心设置有供千斤顶活塞杆6通过的通孔。 上述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张拉撑脚I固定在千斤顶固定座上,将张拉撑脚I的支撑筒体101顶压在钢模7上,将千斤顶活塞杆6穿过张拉撑脚支撑盘102中心的通孔并与张拉杆连接,将预应力钢筋穿过张拉头3上对应的钢筋孔301并固定后,将张拉头3通过其筒体303尾部上的外螺纹连接于锚固盘4盘底4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张拉锚固装置,包括用于固连钢筋的张拉头(3)、用于与千斤顶连接并牵引张拉头的张拉牵引件、通过螺纹装配于张拉头(3)上的用于挡止在钢模上以保持张拉头(3)的张紧状态的螺纹紧固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牵引件为杆状的张拉杆(2),所述张拉头(3)内部设置有供张拉杆(2)的头部进入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向所述通孔中心延伸的挂板(302),张拉杆(2)头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用于与所述挂板挡止配合的张拉爪(202),所述间隔设置的挂板(302)之间留有可供张拉爪(202)通过的挂板间隙,所述的间隔设置的张拉爪(202)之间留有供挂板(302)通过的张拉爪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杰,胡鑫,刘湘莅,许长清,翟建峰,戎改丽,张卫平,宋刚,杜慧斌,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