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8018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流延冷却装置,包括一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有平移安装板,平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自动升降装置,平移安装板的另一端设有平移装置,平移安装板的中部设有一直立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边缘设有安装流延棍和冷却辊的安装槽,安装板的正面设有驱动安装流延棍的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冷却辊的第二驱动电机,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正压风刀装置和用于调节正压风刀装置高度的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以调节模头挤出薄膜厚度的正压风刀装置,正压风刀装置自动调节挤出熔体后的薄膜厚度,气刀调节辊可根据薄膜厚度,调节压辊与流延棍之间的距离,确保挤出的薄膜厚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冷却薄膜速度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流延冷却装置,包括一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有平移安装板,平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自动升降装置,平移安装板的另一端设有平移装置,平移安装板的中部设有一直立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边缘设有安装流延棍和冷却辊的安装槽,安装板的正面设有驱动安装流延棍的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冷却辊的第二驱动电机,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正压风刀装置和用于调节正压风刀装置高度的调节装置。本技术采用可以调节模头挤出薄膜厚度的正压风刀装置,正压风刀装置自动调节挤出熔体后的薄膜厚度,气刀调节辊可根据薄膜厚度,调节压辊与流延棍之间的距离,确保挤出的薄膜厚度一致。本技术还具有冷却薄膜速度快的优点。【专利说明】—种流延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塑模制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流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挤出流延成型需要经过挤出后通过模头前端的缝隙流出,形成薄膜,离开模头后,熔体经过一个短的间隙,到达流延辊,经过熔体与流延辊或冷却辊进行冷却而使其固化。 目前,现有的流延冷却装置在模头挤出时,由于缝隙无法控制,导致形成的薄膜厚度难以控制,使薄膜厚度不均,表面条纹等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薄膜厚度,冷却速度快的流延冷却装置。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延冷却装置,包括一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平移安装板,所述平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自动升降装置,所述平移安装板的另一端设有平移装置,所述平移安装板的中部设有一直立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边缘设有安装流延棍和冷却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正面设有驱动安装流延棍的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冷却辊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正压风刀装置和用于调节正压风刀装置高度的调节装置。 作为本技术流延冷却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正压风刀装置包括压刀固定座,所述压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压辊支架、第二压辊支架和第三压辊支架,所述第一压辊支架、第二压辊支架和第三压辊支架的末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压辊支架、第二压辊支架和第三压辊支架的连接处设有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支架和第三压辊支架之间设有一调压辊,所述第一压辊支架上设有一气刀,所述第一压辊支架和所述第二压辊支架之间设有一气刀调节辊。 作为本技术流延冷却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有一用于清洁所述流延棍的清洁棍。 作为本技术流延冷却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压辊与所述流延棍之间具有一距 1? ? ο 作为本技术流延冷却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距离a的值为0.6mm"1.8mm。 作为本技术流延冷却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平移装置上设有一牵引辊支架,在所述牵弓I辊支架上设有一牵弓I辊。 作为本技术流延冷却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一导向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采用可以调节模头挤出薄膜厚度的正压风刀装置,正压风刀装置自动调节挤出熔体后的薄膜厚度,气刀调节辊可根据薄膜厚度,调节压辊与流延棍之间的距离,确保挤出的薄膜厚度一致。本技术还具有冷却薄膜速度快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正风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名称:1、安装底板2、平移安装板3、自动升降装置4、平移装置5、安装板6、流延棍7、冷却辊8、安装槽9、第一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电机11、正压风刀装置12、调节装置13、清洁辊14、牵引辊支架15、牵引辊16、导向辊111、压刀固定座 112、第一压辊支架 113、第二压辊支架 114、第三压辊支架115、压辊116、调压辊117、气刀 118、气刀调节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流延冷却装置,包括一安装底板1,安装底板I上设有平移安装板2,平移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自动升降装置3,平移安装板2的另一端设有平移装置4,平移安装板2的中部设有一直立的安装板5,安装板5的上端边缘设有安装流延棍6和冷却辊7的安装槽8,安装板5的正面设有驱动安装流延棍6的第一驱动电机9和驱动冷却辊7的第二驱动电机10,安装板5的一侧设有正压风刀装置11和用于调节正压风刀装置11高度的调节装置12。 如图2所示,正压风刀装置11包括压刀固定座111,压刀固定座111上设有第一压辊支架112、第二压辊支架113和第三压辊支架114,第一压辊支架112、第二压辊支架113和第三压辊支架114的末端连接,在第一压辊支架112、第二压辊支架113和第三压辊支架114的连接处设有一压辊115,第二压辊支架113和第三压辊支架114之间设有一调压辊116,第一压辊支架112上设有一气刀117,第一压辊支架112和第二压辊支架113之间设有一气刀调节辊118。 优选的,安装板5的中部设有一用于清洁流延棍6的清洁辊13。清洁辊13用于清洁流延棍6表面多余的薄膜介质,增加薄膜表面的光泽度。 优选的,压辊115与流延棍6之间具有一距离a。压辊115与流延棍6之间的距离a可以自动调节,保证薄膜厚度的均一性。 优选的,距离a的值为0.6mnTl.8_。 优选的,平移装置12上设有一牵弓I辊支架14,在所述牵弓I辊支架14上设有一牵弓I辊15。牵引辊15用于牵引薄膜的流动,便于输送薄膜。 优选的,安装板5上还设有一导向棍16。导向棍16用于薄膜的导向。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熔体经过模头挤出后,经过压辊115与流延棍6之间的缝隙,形成薄膜,离开模头后,熔体经过一个短的间隙,到达流延辊6,经过熔体与流延辊6或冷却辊7进行冷却而使其固化,流延辊6的直径可以选用60(Tl500mm,冷却辊7的直径可选用30(T600mm,冷却辊7的温度控制在15°C?35 °C,温度越低,薄膜的透明度越好,拉伸强度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流延冷却装置,包括一安装底板(I),所述安装底板(I)上设有平移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自动升降装置(3),所述平移安装板(2)的另一端设有平移装置(4),所述平移安装板(2)的中部设有一直立的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上端边缘设有安装流延棍(6)和冷却辊(7)的安装槽(8),所述安装板(5)的正面设有驱动安装流延棍(6)的第一驱动电机(9)和驱动冷却辊(7)的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安装板(5)的一侧设有正压风刀装置(11)和用于调节正压风刀装置(11)高度的调节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风刀装置(11)包括压刀固定座(111),所述压刀固定座(111)上设有第一压辊支架(112)、第二压辊支架(113)和第三压辊支架(114),所述第一压辊支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延冷却装置,包括一安装底板(1),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有平移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自动升降装置(3),所述平移安装板(2)的另一端设有平移装置(4),所述平移安装板(2)的中部设有一直立的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上端边缘设有安装流延棍(6)和冷却辊(7)的安装槽(8),所述安装板(5)的正面设有驱动安装流延棍(6)的第一驱动电机(9)和驱动冷却辊(7)的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安装板(5)的一侧设有正压风刀装置(11)和用于调节正压风刀装置(11)高度的调节装置(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雄王一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