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式滚筒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015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2:50
一种针刺式滚筒干燥机,主要由滚筒、针刺板、隔离板板等几部分组成。在滚筒内壁上设计有沿滚筒轴线方向呈螺旋分布有指向出料口方向的L螺旋型抄板,随着滚筒的旋转使物料向出料口方向移动,并从出料口自动排出,实现连续干燥。在滚筒的滑槽底端固定隔离板,顶端固定传动轴,针刺板通过弹簧与隔离板相连,并限制于滑槽内,传动轴随滚筒转动的同时,带动偏心轮挤压针刺板向下运动,使针尖扎向干燥物料,之后针刺板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原位。通过抄板的翻搅和针刺板的扎孔,能大大加快水分的溢出,缩短干燥时间,减少物料的腐烂,提高干燥物料的质量,并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针刺式滚筒干燥机,主要由滚筒、针刺板、隔离板板等几部分组成。在滚筒内壁上设计有沿滚筒轴线方向呈螺旋分布有指向出料口方向的L螺旋型抄板,随着滚筒的旋转使物料向出料口方向移动,并从出料口自动排出,实现连续干燥。在滚筒的滑槽底端固定隔离板,顶端固定传动轴,针刺板通过弹簧与隔离板相连,并限制于滑槽内,传动轴随滚筒转动的同时,带动偏心轮挤压针刺板向下运动,使针尖扎向干燥物料,之后针刺板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原位。通过抄板的翻搅和针刺板的扎孔,能大大加快水分的溢出,缩短干燥时间,减少物料的腐烂,提高干燥物料的质量,并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专利说明】一种针刺式滚筒干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块状农作物的干燥,特别是一种用于大块状物料干燥的针刺式滚筒干燥机,属于农作物干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干燥方式采用晾晒式,需要有较大的晾晒场地,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已使得可用于晾晒的场地大大减少,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劳力,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容易受到晾晒环境的污染,而且干燥时间长,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当有降雨来临时,还必需进行遮盖和防水。这样干燥后的产品质量较差,品质难以保证。因此,为了提高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针对被干燥物料的特点专利技术了各种各样的干燥设备,如:射泵式真空冻干设备、氮气干燥机、真空油炸果蔬脆片设备、微波真空干燥机、太阳能成套干燥设备、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等。 对于大块状肉质较厚的物料(块根、块茎、水果等)的干燥一直是一个难点,因为肉质厚,水分蒸发慢,干燥时间长,能耗高。现有的干燥方式有的是把原料切割小后进行干燥,但是有的物料不适合切割小后干燥,如咸鱼、梅子、天麻等。针对于这些问题,设计了针刺式干燥机,在不影响被干燥物料外观的前提下,对物料进行针扎形成微小孔洞,以利于水分的输送,加快干燥速率,减少干燥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干燥过程腐烂变质,提高干燥质量和干燥效率,而且还减少了能量的消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针刺式滚筒干燥机,主要由滚筒、传动轴、针刺板、隔离板、支架组成。其中滚筒(8)类似于传统滚筒干燥机的滚筒,由金属制成,形似一个圆筒,其外表面附有齿圈(16)和轨道(7),为滚筒的旋转提供动力和支撑点;轨道(7)卡在支架滚轮(3)上,支架装有行走轮(1),可以方便干燥机的移动。滚筒两端呈喇叭状,分别为进风口(9)和出风口(4),在靠近进风口(9)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0),靠近出风口(4)的上部是进料口(6),这样可使出口处的物料得到充分干燥,同时利用余热对刚进入的物料进行预热,以提高干燥效率;进风口(9)和出风口(4)处安装网罩(5),可防止物料落入进风口(9)或从出风口 (4)泄露。在滚筒的内壁上设计有沿滚筒轴线方向呈螺旋分布的L螺旋型抄板(8-1),螺旋方向为:从进料口(6)方向指向出料口(10),这样可使物料在翻抄的同时沿出料口(10)方向移动,通过合理调控滚筒的转速,可使物料到达滚筒出口时完成干燥,并由出料口(10)排出,实现连续干燥,减少批量式干燥卸料不便的问题。 滚筒中的抄板排布如2所示,图中箭头为滚筒转动方向,螺旋线型排布的L螺旋型抄板(8-1),形似与L,但前部呈135°角弯折,横截面如图7所示。为获得均匀的撒料,抄板(8-1)的安装角小于90°。抄板的螺旋型排布,当抄板(8-1)上物料随滚筒转动撒落时,物料撒落面呈斜面,大大提高其撒料分布的均匀度。这样,增大了热风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增强物料湿热交换,提高干燥均匀度和生产速率。 针刺式滚筒干燥机中心轴部位为带小齿圈(16)的传动轴(13),传动轴(13)通过齿轮与滚筒(8)相连,通过滚筒(8)的转动带动传动轴(13)转动,偏心轮(17)固定在传动轴(13);传动轴(13)两端固定在滑槽(14)的顶端,滑槽(14)底端固定带小孔的隔离板(12),隔离板轴(12-1)两端固定在滑槽(14)的底端。针刺板(11)通过弹簧(15)与隔离板(12)相连并固定在滑槽(14)中,其轴两端卡在滑槽(14)内,使其与隔离板(12)平行,且针刺板(11)上的尖针(11-2)与隔离板小孔(12-1)——对应。当传动轴(13)转动时,其上的偏心轮(17)随之旋转,由于偏心轮旋转半径的不一致,当长半轴转向针刺板(11)时,针刺板(11)即被挤压向下运动,尖针(11-2)从而扎破干燥物料的表面,当偏心轮(17)转过针刺板(11)时,针刺板(11)在弹簧(15)的作用下又回到初始位置,黏在尖针(11-2)上的物料也因隔离板(12)的阻挡而与尖针(11-2)分离,直到偏心轮(17)长半轴再一次转至针刺板(11)时,针刺板(11)又向下运动,透过小孔扎向干燥物料,如此周而复始。滚筒内焊接有L螺旋型抄板(8-1),在滚筒的转动过程中,抄板可把物料抄起并均匀洒落下来,延长物料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时间,加快干燥速率。通过调节滚筒的转速,可使被干燥的物料含水率低于预设值时,物料也刚好到达滚筒的物料出口处,由出料口( 10)排出,再进一步干燥,防止因扎孔过度而影响其干燥后的外观和质量。 该专利技术用于主要大块物料的前期干燥处理,干燥过程中,物料被不断地扎针,内部的水分快速溢出,干燥速率得以提高;通过控制转速,当物料运送到出口时,含水率可降到预设值,并自动排出,进行下一步干燥,以防过度扎孔,影响干燥后物料的外观。同时通过螺旋型设计的L螺旋型抄板(8-1)可使得撒料更均匀,进一步提高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减少物料的腐烂,提高干燥后物料的质量,并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针刺式滚筒干燥机结构示意图 图2:滚筒横截面抄板排布示意图 图3:传动轴 图4:针刺板 图5:隔离板 图6:滑槽 图7:抄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走轮;2_支架;3_滚轮;4_出风□ ;5-网罩;6_进料□ ;7_轨道;8_滚筒;8-1_抄板;9_进风口 ; 10-出料口 ; 11-针刺板;11-1针刺板轴;11-2尖针;12-隔离板;12-1隔尚板轴;12-2-隔尚板小孔;13-传动轴;14_滑槽;15_弹簧;16_齿圈;17-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针刺式滚筒干燥机,是以传统的滚筒干燥机为原型来设计。干燥滚筒的外部同传统型干燥机,由钢板经过弯折焊接而成。 L螺旋型抄板(8-1)是薄片钢板经过弯折而成,其折弯面分四面,a面,b面,c面,d面(如图所示),四面的宽度比值为2:1:1:1,弯折角均为135°,如图7所示;抄板高度H为所干燥物料直径的5?10倍,但不超过滚筒直径的十分之一;弯折好的抄板(8-1)与滚筒展开后轴线方向成45°角,与滚筒面所成角为80°焊接而成,两抄板(8-1)间的距离为干燥物料的30?50倍。 在滚筒两端为喇叭状的进风口(9)和出风口(4),进、出风口(4)与滚筒间通过推力轴承链接,滚筒两端的喇叭状进出风口(4)固定于支架(2)上,进、出风口对滚筒(8)起支撑和固定作用,同时亦保证滚筒的自由旋转。滚筒外表面中间装(16),并由齿圈(16)为滚筒提供传动动力,滚筒置于支架(2)上,由滚筒轨道(7)与支架滚轮(3)相接。接着在进、出风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刺式滚筒干燥机,其特征是:主要由滚筒(8)、传动轴(13)、针刺板(11)、隔离板(12)、支架组成,且传动轴(13)、针刺板(11),隔离板(12)安装在滚筒两端进、出风口处的滑槽(14)内;传动轴(13)固定于滑槽(14)的顶部,隔离板(12)固定于滑槽(14)的底部;针刺板(11)通过弹簧(15)与隔离板(12)相连,并可在传动轴转动时,偏心轮(17)的挤压和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在滑槽(14)内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旭冷从斌李明罗熙谭礼军宋向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