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4487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设置在上基板与下基板间的液晶层,下基板包括复数个扫描线与复数个数据线相交所划分成的复数个像素单元和连接扫描线与数据线的复数个开关单元,以及复数个公共电极线,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第三透明电极层,其中,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下方,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层,以使两者形成第一存储电容;第三透明电极层,设置于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上方,第三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层,以使两者形成第二存储电容。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面板的总存储电容值得到了提高,有效减缓了馈通电压对显示画质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面板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存储电容来削弱馈通效应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面板制造领域,超视角高清晰技术(AHVA)已经是一项家喻户晓的技术,由于此种面板技术具有近乎无色偏的有益特征,其已广泛的被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是更大屏幕的监视器与家用电视屏上,此外,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面板制造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资源来进一步的开发这个技术。基于超视角高清晰这一面板技术,其现阶段主要的研发方向是高解析度以及高像素密度(PPI)的视网膜技术,不过,虽然具有高解析度及高像素密度优势的视网膜技术可以带给人们超高质感的画面图像,但是在技术面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等效电路图,此液晶显示面板100包含扫描驱动单元111、数据驱动单元112、复数条扫描线121和复数条数据线122,此复数条扫描线121和数据线122处于不同层,以形成空间上相交(两者不相互导通),从而划分出复数个像素单元130,每一个像素单元130包括了薄膜晶体管123、液晶电容127和存储电容128,该液晶电容127是由像素电极124与公共电极125形成的,其中,液晶电容127与存储电容128是并联的。此外,该薄膜晶体管123包括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111的栅极1231、连接至数据驱动单元112的源极1232以及连接至像素电极124的漏极1233。当液晶显示面板100工作时,施加电压至像素电极124和公共电极125,液晶电容就会形成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场,此时,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就会随着施加的像素电压而改变,从而控制通过液晶层的光通过率,进而控制液晶显示面板各个像素单元的亮度。为了获得较佳的显示效果,则需要维持一定的像素电压,即像素电极124与公共电极125之间的电压。请结合图1参考图2,为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的示意图。当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00工作时,扫描驱动单元111通过扫描线121施加扫描信号Vg至薄膜晶体管123的栅极1231,施加公共电压信号Vcom至公共电极125,数据驱动单元112通过数据线122施加数据信号Vs至薄膜晶体管123的源极1232,在每一帧时间段内,公共电极125的电位维持一定值不变。当扫描信号Vg处于高电平时,薄膜晶体管123被开启;当扫描信号Vg处于低电平时,薄膜晶体管123被关闭,从薄膜晶体管123被开启之间到被关闭的后一段时间内,源极1232会维持一高于公共电极125的电位不变(其中,在一些时段中源极1232会维持一低于公共电极125的电位不变,此种情况常见于现有技术中,故不在此赘述),当薄膜晶体管123被开启时,漏极1233的电位即开始上升直到与源极1232的电位相等,以使得与漏极1233电性连接的像素电极124与公共电极125之间维持一定电压。不过,由于薄膜晶体管123存在馈通效应,即当栅极1231被关闭的瞬间,会使得漏极1233的电位相较于源极1232的电位发生较大幅度的降低,其降低的电位差即被称为馈通电压,漏极1233的电位变化情形如图2中Vd的波形所示,由于馈通效应产生的馈通电压,使得漏极1233的电位降低,从而间接使得像素电极124的电位降低,进而液晶电容127两端电压值即会小于标准的像素电压。另外,由于像素是由交流信号驱动的,其正负极性的偏差通过实际制程后会被放大,进一步的造成馈通电压的差异,使得像素的光通过率在正负极性变动下发生改变。所以,由于馈通效应的存在,在薄膜晶体管123关闭后,液晶显示面板100就会出现不同的光通过率,即出现闪烁现象,从而影响整个画面图像品质。那么,利用视网膜技术生产的液晶显示面板同样面临着馈通效应的负面影响,且相比于一般的面板,由于利用视网膜技术生产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像素密度,即像素面积较小使得其存储电容Cst的容量也相对较小,所以这样的面板更容易引起馈通效应并发生串扰(Cross-talk),甚至是漏电效应的恶化。因此,如何在高密度像素的情况下降低馈通效应,是面板制造商一直以来努力想要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在高像素密度下馈通效应给液晶显示面板带来的负面效应,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存储电容来削弱馈通效应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设置在该上基板与该下基板间的液晶层,该下基板包括复数个扫描线与复数个数据线相交所划分成的复数个像素单元和连接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的复数个开关单元,以及复数个公共电极线,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第三透明电极层,其中,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下方,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层,以使两者形成第一存储电容;该第三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上方,该第三透明电极层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层,以使两者形成第二存储电容。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下基板包含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图案化形成在该下基板上,以形成该复数个扫描线与该复数个公共电极线;该第二金属层图案化形成在该第一金属层上方,以形成该复数个数据线,其中,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层,以使得该第一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以及该半导体层形成该开关单元。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第二透明电极层是公共电极层,该第一透明电极层和该第三透明电极层是像素电极层,其中,该第二透明电极层连接该公共电极线以获得一公共电压。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第二透明电极层是像素电极层,该第一透明电极层和该第三透明电极层是公共电极层,其中,该第一透明电极层和该第三透明电极层连接该公共电极线以获得一公共电压。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下基板之间。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用以间隔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使得两者不能电性导通。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绝缘层之间。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第二金属层与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隔层。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第一间隔层包含一有机层。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设置在该上基板与该下基板间的液晶层,该下基板包括复数个扫描线与复数个数据线相交所划分成的复数个像素单元和连接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的复数个开关单元,以及复数个公共电极线,其特征在于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第三透明电极层,其中,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下方,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层,以使两者形成第一存储电容;该第三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上方,该第三透明电极层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层,以使两者形成第二存储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设置在该上基板与该下基
板间的液晶层,该下基板包括复数个扫描线与复数个数据线相交所划分成的复
数个像素单元和连接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的复数个开关单元,以及复数个公共
电极线,其特征在于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第
三透明电极层,其中,
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下方,该第一透明电极层
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层,以使两者形成第一存储电容;
该第三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上方,该第三透明电极层
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层,以使两者形成第二存储电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下基板包含第一金属层
和第二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图案化形成在该下基板上,以形成该复数个扫描
线与该复数个公共电极线;该第二金属层图案化形成在该第一金属层上方,以
形成该复数个数据线,其中,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设置有半导体
层,以使得该第一金属层、该第二金属层以及该半导体层形成该开关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是公共
电极层,该第一透明电极层和该第三透明电极层是像素电极层,其中,该第二
透明电极层连接该公共电极线以获得一公共电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是像素
电极层,该第一透明电极层和该第三透明电极层是公共电极层,其中,该第一
透明电极层和该第三透明电极层连接该公共电极线以获得一公共电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

\t该第一金属层与该下基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
属层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用以间隔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
使得两者不能电性导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
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绝缘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层与该第一透
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隔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隔层包含一有机
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隔层包含有机层
和保护层,该有机层设置于该保护层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该第
二透明电极层及该第三透明电极层由氧化铟锡、氧化锡、氧化铟锡锌和氧化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公勍黄书豪苏松宇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