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3942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栅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相互交叉形成多个子像素;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薄膜晶体管,与对应的数据线、栅线及像素电极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内还设置有公共电极线,且至少所述一个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线和与其位于同一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可以减小公共电极的电阻,降低公共电极信号的压降,提高显示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栅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相互交叉形成多个子像素;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薄膜晶体管,与对应的数据线、栅线及像素电极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内还设置有公共电极线,且至少所述一个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线和与其位于同一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可以减小公共电极的电阻,降低公共电极信号的压降,提高显示均匀性。【专利说明】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不装置(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以轻薄、节约空间、低能耗、低辐射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以及公共信息显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显示技术。液晶显示的画面质量是这些产品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诸多的因素中,液晶显示均匀性是一个重要参数。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阵列基板上包括纵横交错的数据线和栅线,这些数据线和栅线交错,从而在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形成一个个的子像素,在每一子像素都设置有一个TFT,其中TFT的栅极与栅线连接,漏极与像素电极连接,源极与数据线连接,在栅线传输的栅极驱动信号和数据线传输的数据信号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在液晶层形成电场,进而通过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来实现显示。 传统的水平电场模式(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均设置在阵列基板上,其中每一子像素内设置一像素电极,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相互绝缘设置,并覆盖整个显示区域,在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外围设置有公共电极线,公共电极与公共电极线连接,由公共电极线提供信号。这种传统的水平电场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公共电极采用一整块的ITO(氧化铟锡)电极,由于其自身电阻的存在,其靠近公共电极线的区域和远离公共电极线的区域会产生公共电极压降大的问题,从而影响显示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降低公共电极信号的压降,提高显示均匀性。 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 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栅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相互交叉形成多个子像素; 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 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公共电极; 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薄膜晶体管,与对应的数据线、栅线及像素电极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内还设置有公共电极线,且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线和与其位于同一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且相互绝缘,且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公共电极处于不同层,并通过位于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绝缘层上的过孔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屏蔽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屏蔽电极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或者,所述第一屏蔽电极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或者,所述第一屏蔽电极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不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线同层设置,并与所述公共电极线直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屏蔽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屏蔽电极与所述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或者,所述第二屏蔽电极与所述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或者,所述第二屏蔽电极与所述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不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屏蔽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线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二屏 蔽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 进一步的,设置有所述公共电极线的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完全覆盖形成对应的子像素的所述数据线和/或所述栅线; 或者,设置有所述公共电极线的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部分覆盖形成对应的子像素的所述数据线和/或所述栅线; 或者,设置有所述公共电极线的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未覆盖形成对应的子像素的所述数据线和/或所述栅线。 进一步的,所述公共电极在与同一子像素内的所述薄膜晶体管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切口部。 进一步的,所述公共电极上设有第一狭缝; 所述像素电极上设有第二狭缝或者所述像素电极为板状电极。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中,至少一部分子像素内分别单独设置有公共电极,并且该公共电极由与其位于同一子像素内的公共电极线来提供信号,与传统的阵列基板相比,可减小公共电极的电阻,降低公共电极信号的压降,提高显示均匀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个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个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个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个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个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为一整块ITO电极覆盖在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并由位于显示区外围的公共电极线来提供信号,公共电极压降大,会影响显示均匀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能够减少公共电极压降,提高显示均匀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100 ; 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100上的多条栅线200和多条数据线300,多条栅线200和多条数据线300相互交叉形成多个子像素; 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400 ; 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与所述像素电极400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公共电极700 ; 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薄膜晶体管,与对应的数据线300、栅线200及像素电极400连接,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501与对应的栅线200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502与对应的数据线300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503与对应的像素电极400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内还设置有公共电极线600,且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线600和与其位于同一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700连接。 上述方案中,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线600可以布置在子像素内,并且布置有公共电极线600的子像素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栅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相互交叉形成多个子像素;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内的薄膜晶体管,与对应的数据线、栅线及像素电极连接;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内还设置有公共电极线,且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线和与其位于同一子像素内的所述公共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鸿飞乔勇先建波李文波李盼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