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拮抗细菌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514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拮抗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拮抗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XJAU-117,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937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XJAU-117是从核桃树腐烂病带病枝条中分离获得,对果树的腐烂病的拮抗作用显著而且高效,可以有效的抑制腐烂病病原菌的生长,防治其引起的植物病害,是一株防效高,环境安全性好的生物防治潜力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拮抗菌菌株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拮抗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XJAU-117,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9370。本专利技术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XJAU-117是从核桃树腐烂病带病枝条中分离获得,对果树的腐烂病的拮抗作用显著而且高效,可以有效的抑制腐烂病病原菌的生长,防治其引起的植物病害,是一株防效高,环境安全性好的生物防治潜力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专利说明】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拮抗细菌菌株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拮抗菌菌株,特别涉及一种拮抗果树腐烂病病害多种病原真菌的 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果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等,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 枝干和树皮,严重时造成枝枯,结果能力下降,以致整株死亡。幼树和苗木也可被害,但发病 较少。发病初期从外表不易识别,如果掀开枝干的表皮,可见到暗褐色致红褐色湿润的小斑 或黄褐色的干斑,有时,内部病变面积已较大了,而从外部仍不好识别。受害较重时皮层腐 烂坏死,用手指按下即下陷。病皮极易剥离,烂皮层红褐色,湿腐状时有酒糟味。发病后期, 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并在上产生黑褐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成为再发 病的传染源。 果树腐烂病是真菌引致的植物病害,通常在果树进入结果期后,开始发生,随着树 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多,持续低温、冻害,夏季高温、干燥,管理粗 放等都能导致树势衰弱,致使腐烂病成为果树进入盛果期后发病面积最广、危害最严重的 病害。 目前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防治成本高且不彻底,长期、反复 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引起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农药残留增加,食品安全性问题日益严 重;并且化学农药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腐烂病防治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株从核桃树腐烂 病带病枝条中分离获得的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利用其拮抗作用,对果 树腐烂病病害进行安全、有效、环保的生物防治。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 XJAU-117在防治 果树腐烂病方面的应用,尤其是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 XJAU-117在防治核桃腐烂 病、杏树腐烂病、苹果腐烂病、杨树腐烂病等多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其微生物保藏号 是CGMCC No. 9370 ;分类命名是: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保藏时间:2014年6月 23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单位: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 其中,所述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具有拮抗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 作用,能够高效防治果树腐烂病。 本专利技术所述拮抗菌菌株的形态特征: 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形状为杆状,鞭毛特 征不明显,单菌落为圆形,乳白色、奶油状、不透明、中央隆起、光滑、边缘完整、易乳化。 本专利技术拮抗果树腐烂病菌的细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的是在分离核 桃树腐烂病病菌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病斑边缘病健交界处取样分离得到的, 其分离筛选方法为: 1.选取3块5X5醒的带病斑的植物组织块,用75%乙醇和3% NaCIO进行表面 消毒(将组织块置于75%乙醇后迅速取出,然后置于3% NaCIO中消毒5min),再用无菌水 清洗3次,用灭菌滤纸将组织块表面的水吸干,将3块组织块均匀放在PDA平板培养基的表 面,在28°C的培养箱内恒温培养,每24h观察一次; 2.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一个组织块周围出现明显的抑菌圈,将该细菌通过划线法 纯化至含LB培养基的平板上28°C恒温培养,培养48h后观察菌落形态,挑取不同菌落形态 的菌株通过划线法再次纯化培养,得到纯菌株,4°C保存菌种备用; 3.将核桃腐烂病病原菌接种于PDA平板上,在28°C下培养3天,用直径5mm的打 孔器打取菌落生长一致的菌块,点接于PDA平板中央,病菌两侧2cm处划线接入步骤2纯化 的菌株,以只接病原菌为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28°C恒温培养; 4.待对照组的病原菌长满整个培养皿后,观察其抑菌带的有无,选取抑菌带最宽 的菌株。 其中,PDA培养基的配方为:去皮土豆200g,葡萄糖17g,琼脂15g,蒸馈水lOOOmL, pH自然;LB培养基的配方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lOg,调pH值至7. 2,定容 至100〇11^(固体加1.5%的琼脂粉)。 本专利技术所述拮抗菌菌株的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如下: 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最适培养基为LB培养基,最适的生长温 度为35°C和43°C,最适生长pH值为7 ;为好氧菌,厌氧条件下生长微弱;在含有7%和10% NaCl的液体培养基生长良好;可利用丙二酸盐及柠檬酸盐做碳源;菌株过氧化氢试验为阳 性反应;可使明胶液化;有菌膜形成;甲基红试验呈阳性反应;V-P试验为红色,为阳性反 应。 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上所述拮抗菌菌株的各种代谢产物。 还包括:通过培养所述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得到的菌株培养 物、发酵培养液或发酵培养液的过滤液。 其中,所述拮抗菌菌株发酵培养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为NB培养基。 特别是,所述NB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 10g, ρΗ7· 0-7. 2,定容至 1000mL。 液体培养时,将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 XJAU-1172ml接种于盛有50mLNB 培养基的150mL三角瓶中,于35°C、180r/min振荡培养48h,获得的发酵液、发酵液离心处理 后的上清液、上清液采用无菌滤膜过滤后的无菌滤液、发酵混合物即可用于防治果树腐烂 病。 还包括:以所述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为活性成分的生物菌剂。 特别是,所述菌剂中还可包含菌剂制备中常用的载体和辅料。 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所述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在防治果树腐 烂病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的病原菌为核桃树腐烂病病原菌、杏树腐烂病病原菌、苹果腐烂病病原 菌、杨树腐烂病病原菌。 特别是,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在防治果树腐烂病中的应用包 括:将菌株接种液体培养基中,在180rpm/min、3(TC条件下,进行恒温发酵培养,培养48h 后,发酵液、发酵液离心处理后的上清液、上清液采用无菌滤膜过滤后的无菌滤液、发酵混 合物用于拮抗果树腐烂病病原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拮抗菌菌株Bacillus pumilusXJAU‑117,分类命名是: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保藏编号为CGMCC No.9370;保藏时间:2014年6月23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朱银飞田呈明梁英梅李建贵王晓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