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360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模块、显示单元以及排列于所述显示单元一侧的多个COF封装单元,多个COF封装单元的输出引线与显示单元的栅极引线连接,多个COF封装单元通过信号引线依次串联再连接到栅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通过多个COF封装单元向显示单元提供扫描信号,其中,栅极引线上敷设有第一绝缘图案层,第一绝缘图案层中设置有过孔结构,输出引线由一金属引线通过过孔结构与栅极引线连接,其中,与前一COF封装单元连接的第一过孔结构相比于与后一COF封装单元连接的第二过孔结构具有更小的接触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含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包含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或称LCD(LiquidCrystalDisplay),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板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并且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因此倍受大家青睐,成为显示器的主流。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屏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与背光模组相对设置,由背光模组提供显示光源给液晶显示屏,以使液晶显示屏显示影像。液晶显示屏主要是由两片透明基板以及被封于基板之间的液晶构成。目前液晶显示器是以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屏为主,而背光模组按照光源的位置主要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方式。图1是现有的一种采用COF(ChipOnFilm,常称覆晶薄膜,将IC固定于柔性线路板上晶粒软膜构装技术)封装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栅极驱动模块10、显示单元20以及排列于所述显示单元20一侧的2个COF封装单元30a、30b,2个COF封装单元30a、30b的输出引线与所述显示单元20的栅极引线连接,该2个COF封装单元30a、30b通过信号引线60依次串联再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通过所述2个COF封装单元30a、30b向所述显示单元20提供扫描信号。如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栅极驱动模块10通过信号引线60依次向COF封装单元30a、30b传输信号,传输到后一个COF封装单元30b的信号相较于传输到前一个COF封装单元30a的信号存在更大的衰减,因此在将驱动信号输入到显示单元20后,由于信号的差异使得显示单元20显示图像时,在前一个COF封装单元30a与后一个COF封装单元30b之间的位置出现一条弱线3,即出现H-BLOCK(水平向的灰度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有效的消除H-BLOCK缺陷,提高了面板的显示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模块、显示单元以及排列于所述显示单元一侧的多个COF封装单元,所述多个COF封装单元的输出引线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栅极引线连接,所述多个COF封装单元通过信号引线依次串联再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所述栅极驱动模块通过所述多个COF封装单元向所述显示单元提供扫描信号,其中,所述栅极引线上敷设有第一绝缘图案层,所述第一绝缘图案层中设置有过孔结构,所述输出引线由一金属引线通过所述过孔结构与所述栅极引线连接,其中,与前一COF封装单元连接的第一过孔结构相比于与后一COF封装单元连接的第二过孔结构具有更小的接触面积;其中,所述前一COF封装单元是指该COF封装单元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的信号引线长度较短,所述后一COF封装单元是指该COF封装单元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的信号引线长度较长。优选地,所述栅极引线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由第二绝缘图案层隔离;所述过孔结构包括第一过孔区域和第二过孔区域;所述金属引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区域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金属引线通过所述第二过孔区域与所述第二金属层连接。优选地,所述过孔结构包括多个子过孔,每一子过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优选地,所述第一过孔结构的子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结构的子过孔具有相同的形状和接触面积;所述第一过孔结构的子过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过孔结构的子过孔的数量。优选地,所述第一过孔结构的子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结构的子过孔具有相同的形状和数量;所述第一过孔结构的子过孔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过孔结构的子过孔的接触面积。优选地,所述第一过孔结构包括多个子过孔,每一子过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所述第二过孔结构包括一个子过孔,第二过孔结构的子过孔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一过孔结构中多个子过孔的接触面积之和。优选地,所述金属引线的材料为ITO。优选地,所述COF封装单元的数量为2~4个。优选地,所述COF封装单元的数量为2个。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提供显示光源给液晶显示面板,以使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影像,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如前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置过孔结构的接触面积,达到调整COF封装单元的输出引线与显示单元的栅极引线的连接部分的电阻值,使得经过前一个COF封装单元与经过后一个COF封装单元输入到显示单元的驱动信号的衰减大小相近,解决了由于信号差异使得显示单元显示图像时,在前一个COF封装单元与后一个COF封装单元之间的位置出现H-BLOCK缺陷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COF封装单元的输出引线与显示单元的栅极引线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即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与不同的COF封装单元连接的不同过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优选地COF封装单元的输出引线与显示单元的栅极引线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优选地不同的过孔结构对比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优选地不同的过孔结构对比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优选地不同的过孔结构对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了由于信号差异使得显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出现H-BLOCK缺陷的问题,提高了面板的显示质量。为了更好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结构,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1以及液晶显示面板2,所述背光模组1提供显示光源给液晶显示面板2,以使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影像。参阅图3-5,该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2至少包括栅极驱动模块10、显示单元20以及排列于所述显示单元20一侧的2个COF封装单元30a、30b,2个COF封装单元30a、30b的输出引线40与显示单元20的栅极引线50连接,2个COF封装单元30a、30b通过信号引线60依次串联再连接到栅极驱动模块10,栅极驱动模块10通过该2个COF封装单元30a、30b向显示单元20提供扫描信号。具体地,图3中的A部分,COF封装单元30a、30b的输出引线40与显示单元20的栅极引线50的连接结构如图4所示,显示单元20栅极引线50上敷设有第一绝缘图案层70a,第一绝缘图案层70a中设置有过孔结构80,COF封装单元30a、30b的输出引线40由金属引线90通过过孔结构80与栅极引线50连接。其中,如图5所示,与前一COF封装单元30a连接的第一过孔结构80a相比于与后一COF封装单元30b连接的第二过孔结构80b具有更小的接触面积。由于第一过孔结构80a的接触面积小于第二过孔结构80b的接触面积,即在连接的线路上具有更大的电阻,信号从前一COF封装单元30a传输到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模块(10)、显示单元(20)以及排列于所述显示单元(20)一侧的多个COF封装单元(30a、30b),所述多个COF封装单元(30a、30b)的输出引线(40)与所述显示单元(20)的栅极引线(50)连接,所述多个COF封装单元(30a、30b)通过信号引线(60)依次串联再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通过所述多个COF封装单元(30a、30b)向所述显示单元(20)提供扫描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引线(50)上敷设有第一绝缘图案层(70a),所述第一绝缘图案层(70a)中设置有过孔结构(80),所述输出引线(40)由一金属引线(90)通过所述过孔结构(80)与所述栅极引线(50)连接,其中,与前一COF封装单元(30a)连接的第一过孔结构(80a)相比于与后一COF封装单元(30b)连接的第二过孔结构(80b)具有更小的接触面积;其中,所述前一COF封装单元(30a)是指该COF封装单元(30a)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的信号引线(60)长度较短,所述后一COF封装单元(30b)是指该COF封装单元(30b)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的信号引线(60)长度较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模块(10)、显示单元(20)以及排列于所述显示单元(20)一侧的多个COF封装单元(30a、30b),所述多个COF封装单元(30a、30b)的输出引线(40)与所述显示单元(20)的栅极引线(50)连接,所述多个COF封装单元(30a、30b)通过信号引线(60)依次串联再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通过所述多个COF封装单元(30a、30b)向所述显示单元(20)提供扫描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引线(50)上敷设有第一绝缘图案层(70a),所述第一绝缘图案层(70a)中设置有过孔结构(80),所述输出引线(40)由一金属引线(90)通过所述过孔结构(80)与所述栅极引线(50)连接,其中,与前一COF封装单元(30a)连接的第一过孔结构(80a)相比于与后一COF封装单元(30b)连接的第二过孔结构(80b)具有更小的接触面积;其中,所述栅极引线(50)包括第一金属层(50a)和第二金属层(50b),第一金属层(50a)和第二金属层(5b)之间由第二绝缘图案层(70b)隔离;所述过孔结构(80)包括第一过孔区域(81)和第二过孔区域(82);所述金属引线(90)通过所述第一过孔区域(81)与所述第一金属层(50a)连接,所述金属引线(90)通过所述第二过孔区域(82)与所述第二金属层(50b)连接;其中,所述前一COF封装单元(30a)是指该COF封装单元(30a)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的信号引线(60)长度较短,所述后一COF封装单元(30b)是指该COF封装单元(30b)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模块(10)的信号引线(60)长度较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