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腊喜专利>正文

炉膛及具有该炉膛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666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膛及具有该炉膛的燃烧器,该炉膛包括炉膛本体,炉膛本体呈圆环状,炉膛本体的内壁沿径向收缩并沿轴向向下倾斜形成锥形环面;锥形环面的底部沿炉膛本体的径向收缩形成用于与燃烧器连接的第一安装边;炉膛本体内部设有圆环状的托盘,托盘与锥形环面之间形成回流区域,托盘为镂空结构,托盘之上设有多个沿托盘的周向分布的储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去了传统的采用耐火砖堆砌炉膛的工序,维护成本低,方便运输,且炉膛本体内部设有圆环状的托盘,托盘与锥形环面之间形成回流区域,托盘之上设有多个储热片,提高了燃烧器燃烧时的热能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炉膛及具有该炉膛的燃烧器,该炉膛包括炉膛本体,炉膛本体呈圆环状,炉膛本体的内壁沿径向收缩并沿轴向向下倾斜形成锥形环面;锥形环面的底部沿炉膛本体的径向收缩形成用于与燃烧器连接的第一安装边;炉膛本体内部设有圆环状的托盘,托盘与锥形环面之间形成回流区域,托盘为镂空结构,托盘之上设有多个沿托盘的周向分布的储热片。本技术省去了传统的采用耐火砖堆砌炉膛的工序,维护成本低,方便运输,且炉膛本体内部设有圆环状的托盘,托盘与锥形环面之间形成回流区域,托盘之上设有多个储热片,提高了燃烧器燃烧时的热能利用效率。【专利说明】炉膛及具有该炉膛的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厨具燃烧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厨具领域的炉膛及具有该炉膛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烧器炉灶一般采用耐火砖堆砌炉膛,如酒店、机关或者学校食堂等大型炉灶的炉膛均采用耐火砖,并由人工堆砌而成。现有的燃烧器用炉膛不便维修和运输,若燃烧器的内部构件有损坏,需要先对炉膛进行物理破换后,才能对内部构件进行替换维修,既费时费力、浪费能源,又增加了维护成本,且现有的炉膛与燃烧器结合后,燃料的燃烧利用效率并不高,除了对燃烧器做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外,通过对炉膛的结构进行改造亦能改善燃料的燃烧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运输及热能利用效率高的炉膛及具有该炉膛的燃烧器,以解决现有的炉膛维护成本高及热能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炉膛,包括炉膛本体,炉膛本体呈圆环状,炉膛本体的内壁沿径向收缩并沿轴向向下倾斜形成锥形环面; 锥形环面的底部沿炉膛本体的径向收缩形成用于与燃烧器连接的第一安装边; 炉膛本体内部设有圆环状的托盘,托盘与锥形环面之间形成回流区域,托盘为镂空结构,托盘之上设有多个沿托盘的周向分布的储热片。 进一步地,托盘的外环边至内环边沿炉膛本体的轴向向下倾斜,托盘向下倾斜的角度小于锥形环面向下倾斜的角度。 进一步地,储热片呈扇环形,储热片的上表面向外凸出有通气孔,多个储热片覆盖锥形环面。 进一步地,储热片的下表面设有支撑边。 进一步地,支撑边位于储热片上用于衔接外环边与内环边的两侧边的下方。 进一步地,炉膛本体的顶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边,第二安装边上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炉膛本体的顶端向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定位凸台。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边的下表面设有用于设置隔热材料的凹槽。 进一步地,炉膛本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对热量进行回收的余热回收孔,余热回收孔位于回流区域处。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上述的炉膛,燃烧器为燃油燃烧器或者燃气燃烧器。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炉膛及具有该炉膛的燃烧器,通过提供圆环状的炉膛本体,且炉膛本体的内壁沿径向收缩并沿轴向向下倾斜形成锥形环面,该环形环面的底部设有与燃烧器连接的第一安装边,从而使得省去了传统的采用耐火砖堆砌炉膛的工序,且维护成本低,方便运输,进一步地,炉膛本体内部设有圆环状的托盘,托盘与锥形环面之间形成回流区域,托盘之上设有多个储热片,提高了燃烧器燃烧时的热能利用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炉膛和燃油燃烧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储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炉膛中托盘上放置一块储热片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炉膛中托盘上布满储热片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炉膛本体;11、锥形环面;12、第一安装边;13、第二安装边;14、定位孔; 15、定位凸台;16、凹槽;17、余热回收孔;20、托盘;30、储热片; 31、通气孔;32、支撑边;33、外环边;34、内环边;40、回流区域; 50、燃烧器外腔;51、进风口 ;60、燃烧器内腔; 61、通孔;62、进油口;70、聚火上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膛,该炉膛包括炉膛本体10,炉膛本体10呈圆环状,炉膛本体10的内壁沿径向收缩并沿轴向向下倾斜形成锥形环面11 ;锥形环面11的底部沿炉膛本体10的径向收缩形成用于与燃烧器连接的第一安装边12 ;炉膛本体10内部设有圆环状的托盘20,托盘20与锥形环面11之间形成回流区域40,托盘20为镂空结构,托盘20之上设有多个沿托盘20的周向分布的储热片30。 本实施例炉膛本体10采用金属一体铸造而成,且炉膛本体10形成锥形环面11以构成聚热腔体,炉膛本体10在锥形环面11的底部设置第一安装边12,以方便燃油燃烧器或者燃气燃烧器的外腔体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炉膛省去了传统的采用耐火砖堆砌炉膛的工序,且维护成本低,方便运输,且本实施例炉膛本体10内部设有圆环状的托盘20,托盘20与锥形环面11之间形成回流区域40,托盘20之上设有多个储热片30,在燃烧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储热片30回流至回流区域40,从而形成对回流区域40内的空气的预热和对流效应,提高了燃烧器燃烧时的热能利用效率。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托盘20的外环边33至内环边34沿炉膛本体10的轴向向下倾斜,托盘20向下倾斜的角度小于锥形环面11向下倾斜的角度,从而保证托盘20与锥形环面11之间形成一定的回流区域40,从而增强热能的利用效率。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储热片30呈扇环形,储热片30的上表面向外凸出有通气孔31,多个储热片30覆盖锥形环面11。燃烧器工作时,储热片30之上的热量经通气孔31扩散至回流区域40内,以与回流区域40内的空气形成对流效应,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储热片30的下表面设有支撑边32,以使得储热片30与托盘20之间形成一定的空腔区域,增强储热片30的储热效果。 优选地,参照图2,支撑边32位于储热片30上用于衔接外环边33与内环边34的两侧边的下方,使得各储热片30与托盘20之间形成独立的空腔区域,进一步增强各储热片30的储热效果。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炉膛本体10的顶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边13,第二安装边13上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孔14,第二安装边13经定位孔14固定安装于移动车架或者炉灶上,实现炉膛的整体固定,操作快捷方便。优选地,第二安装边13的下表面设有用于设置隔热材料的凹槽16,本实施例通过在该凹槽16中放置如保温石棉等隔热材料,以减少燃气燃烧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热量流失,且能延长与炉膛本体10相连的车架或者炉灶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3和图4,炉膛本体10的顶端向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定位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膛,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本体(10),所述炉膛本体(10)呈圆环状,所述炉膛本体(10)的内壁沿径向收缩并沿轴向向下倾斜形成锥形环面(11);所述锥形环面(11)的底部沿所述炉膛本体(10)的径向收缩形成用于与燃烧器连接的第一安装边(12);所述炉膛本体(10)内部设有圆环状的托盘(20),所述托盘(20)与所述锥形环面(11)之间形成回流区域(40),所述托盘(20)为镂空结构,所述托盘(20)之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托盘(20)的周向分布的储热片(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腊喜
申请(专利权)人:刘腊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