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及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2420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7:34
一种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及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方法,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在具有设置于支承构造体(20)顶部侧的大梁(22)及吊臂(23)上移动的吊具(24)的起重机(10)振动时,使支承构造体的振动减少,具有:检测振动的振动检测传感器(30);在向大梁(22)及吊臂(23)上移动时进行驱动的吊具驱动部;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算出支承构造体的振动速度的算出部;根据算出部的算出信号,判定对支承构造体(20)是否需要进行抑制振动控制的判定部;当通过判定部判定需要进行抑制振动控制时,将调整吊具(24)的移动速度的指令信号向吊具驱动部发送的指令信号发送部。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抑制振动改造,并且能够应对幅度较宽频率的地震、大地震、强风等引起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在具有设置于支承构造体(20)顶部侧的大梁(22)及吊臂(23)上移动的吊具(24)的起重机(10)振动时,使支承构造体的振动减少,具有:检测振动的振动检测传感器(30);在向大梁(22)及吊臂(23)上移动时进行驱动的吊具驱动部;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算出支承构造体的振动速度的算出部;根据算出部的算出信号,判定对支承构造体(20)是否需要进行抑制振动控制的判定部;当通过判定部判定需要进行抑制振动控制时,将调整吊具(24)的移动速度的指令信号向吊具驱动部发送的指令信号发送部。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抑制振动改造,并且能够应对幅度较宽频率的地震、大地震、强风等引起的振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因地震、强风等引起振动时集装箱起重机等。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日本各地发生了大地震,在工厂及港口设施中,集装箱起重机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防备今后可能发生的大地震,避免或减少大地震发生时因地震对集装箱起重机造成的损伤、破坏,已经对提高集装箱起重机的耐震性进行研究,开发了各种避震技术及抑制振动技术。 避震技术是在集装箱起重机的行走部等上安装阻尼器等避震装置,使集装箱起重机不会随着地基的摇动而摇晃的技术。抑制振动技术是在集装箱起重机的支承构造体等上设置抑制振动装置,抑制集装箱起重机摇晃的技术。但是,因为避震装置不能过于大型化,所以不足以应对大地震,而抑制振动装置大多只对特定的频率成分有效,所以,存在难以应对大地震发生初期的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避震装置及抑制振动装置的问题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I中已经公开了一种技术,即在集装箱起重机的支承脚部设置避震用水平方向位移吸收装置,并且在集装箱起重机的上部设置抑制振动用配重阻尼装置。基于该技术的起重机的避震/抑制振动复合装置是利用配重消除地震力来进行控制的装置,也适合应对大地震发生初期及应对长周期的地震,能够有效降低大地震发生时作用于起重机的巨大外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20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因为利用本来静止不动的机械室作为配重,所以需要另外用来驱动该机械室的装置,这样就增加了成本。而且,在机械室中,操纵集装箱起重机的主绕组以及起降、横向移动而使用的缆线,以及驱动作为配重的本来静止不动的机械室是相当困难的。为了提高集装箱起重机的耐震性,优选能够应对幅度较宽的频率及大地震、特别能够容易地进行抑制振动改造的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现有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所具有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抑制振动改造、且能够应对幅度较宽的频率及大地震或强风等引起的振动的、重新改良的。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在具有设置于支承构造体顶部侧的大梁及吊臂上移动的吊具的起重机振动时,使所述支承构造体的振动减少,其具有:检测所述振动的振动检测传感器;在所述吊具向所述大梁及吊臂上移动时进行驱动的吊具驱动部;根据所述振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算出所述支承构造体的振动速度的算出部;根据所述算出部的算出信号,判定对所述支承构造体是否需要进行抑制振动控制的判定部;通过所述判定部判定需要进行所述抑制振动控制时,将调整所述吊具的移动速度的指令信号向所述吊具驱动部发送的指令信号发送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利用起重机所具有的吊具,能够对支承构造体进行主动抑制振动控制,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抑制振动改造,并且能够应对幅度较宽的频率的地震、大地震、强风等弓I起的振动。 此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所述判定部在所述支承构造体的所述振动速度为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需要进行所述抑制振动控制。 这样,在支承构造体的振动速度为设定值以下之前,能够对起重机的支承构造体进行主动抑制振动控制。 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在所述支承构造体的底部侧还具有避震装置,所述判定部在所述避震装置开始工作的情况下,判定需要进行所述抑制振动控制。 这样,包括大地震发生初期在内,能够对起重机的支承构造体进行主动抑制振动控制。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可以具有:向所述起重机的电力接受部提供电力的普通电源;在所述振动时所述普通电源停电的情况下,向所述电力接受部提供电力的应急电源;当发生所述停电时,将向所述电力接受部提供电力的电力供给源由所述普通电源切换为所述应急电源的电源切换装置。 这样,在振动时发生停电的情况下,也能够对起重机的支承构造体进行主动抑制振动控制。 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涉及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方法在具有设置于支承构造体顶部侧的大梁及吊臂上移动的吊具的起重机振动时,使所述支承构造体的振动减少,其包括:检测所述振动的振动检测工序;根据所述振动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算出所述支承构造体的振动速度的振动速度算出工序;根据所述振动速度算出工序的算出结果,判定对所述支承构造体是否需要进行抑制振动控制的是否需要判定工序;在通过所述是否需要判定工序判定需要进行所述抑制振动控制时,将调整所述吊具的移动速度的指令信号向所述吊具的驱动部发送的指令信号发送工序。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在因地震等使起重机的支承构造体发生由地震发生等引起的振动时,通过控制已经设置于起重机上的吊具的驱动,能够进行主动抑制振动控制,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抑制振动改造。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起重机结构概况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概况的框图; 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方法的概况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起重机结构概况的主视图; 图5是表不同一实施方式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概况的框图; 图6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方法的概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本专利技术适合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并非不合理地限定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所有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法并非必要。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附图,针对适用于本专利技术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起重机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起重机结构概况的主视图。 集装箱起重机10是为了将搭载于靠拢港口 12的集装箱船14的集装箱16卸载于陆地上、并向集装箱船14装载陆地上的集装箱16,沿港口 12行走且在陆地与集装箱船14的舱口上之间进行往返移动的起重机。集装箱起重机10具有:可移动地设置于沿港口 12敷设的行走轨道18上的支承构造体20 ;设置于支承构造体20顶部侧的大梁22 ;从支承构造体20的顶部侧向大海侧伸出的、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而设置的吊臂23 ;在大梁22及吊臂23上移动的吊具24。 如图1所示,在支承构造体20的底部侧设有在行走轨道18上滚动的行走装置26,支承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起重机的抑制振动控制系统在具有设置于支承构造体顶部侧的大梁及吊臂上移动的吊具的起重机振动时,使所述支承构造体的振动减少,其具有:检测所述振动的振动检测传感器;在所述吊具向所述大梁及所述吊臂上移动时进行驱动的吊具驱动部;根据所述振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算出所述支承构造体的振动速度的算出部;根据所述算出部的算出信号,判定对所述支承构造体是否需要进行抑制振动控制的判定部;在通过所述判定部判定需要进行所述抑制振动控制时,将调整所述吊具的移动速度的指令信号向所述吊具驱动部发送的指令信号发送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浩二草野利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机械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